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蓉

作品数:367 被引量:1,183H指数:17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70篇期刊文章
  • 9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7篇医药卫生
  • 10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95篇细胞
  • 130篇骨髓
  • 78篇贫血
  • 74篇血细胞减少
  • 50篇血细胞减少症
  • 50篇细胞减少
  • 49篇血细胞
  • 45篇免疫
  • 44篇淋巴
  • 42篇免疫相关性
  • 41篇全血细胞
  • 41篇全血细胞减少
  • 39篇再生障碍性贫...
  • 39篇障碍性贫血
  • 38篇综合征
  • 37篇增生
  • 36篇障碍性
  • 36篇骨髓增生
  • 36篇骨髓增生异常
  • 33篇造血

机构

  • 337篇天津医科大学...
  • 30篇中国医学科学...
  • 9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2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北京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北京隆福医院

作者

  • 366篇付蓉
  • 294篇邵宗鸿
  • 189篇王化泉
  • 169篇刘鸿
  • 156篇李丽娟
  • 152篇邢莉民
  • 144篇吴玉红
  • 142篇宋嘉
  • 136篇瞿文
  • 133篇关晶
  • 131篇王国锦
  • 130篇刘惠
  • 126篇阮二宝
  • 124篇王晓明
  • 87篇梁勇
  • 76篇王一浩
  • 73篇王珺
  • 61篇刘春燕
  • 42篇王红蕾
  • 26篇施均

传媒

  • 76篇中华血液学杂...
  • 47篇中国实用内科...
  • 40篇中华医学杂志
  • 20篇中国实验血液...
  • 18篇中华内科杂志
  • 14篇中华医学会第...
  • 9篇临床血液学杂...
  • 9篇中国肿瘤临床
  • 9篇中国肺癌杂志
  • 7篇天津医药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4篇第十一届全国...
  • 3篇中国免疫学会...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国外医学(输...
  • 2篇中国医刊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第七届全国血...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年份

  • 6篇2023
  • 8篇2022
  • 8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10篇2018
  • 12篇2017
  • 15篇2016
  • 45篇2015
  • 29篇2014
  • 13篇2013
  • 37篇2012
  • 17篇2011
  • 24篇2010
  • 46篇2009
  • 20篇2008
  • 25篇2007
  • 5篇2006
  • 10篇2005
  • 9篇2004
3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ST治疗低危MDS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类起源于恶性造血干/祖细胞的异质性明显的克隆型疾病,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异常和无效造血为特点.临床上以单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为表现,晚期多进展为造血功能衰竭或转为白血病.低危MDS难与IRP、...
付蓉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药物治疗临床疗效
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类骨髓浆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尽管MM的治疗有所进展,但大部分患者均会复发或耐药,因此亟需新的治疗靶点。除了遗传缺陷和骨髓微环境紊乱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表观遗传学调控异常在MM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表观遗传因子的突变往往与基因组不稳定、耐药性和疾病进展有关,且这些突变在治疗后有所增加,尤其是组蛋白甲基化和DNA甲基化修饰酶。本文就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在MM中的作用进行综述,重点讨论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histone methyltransferases,HMTs)和组蛋白去甲基化酶(histone demethylases,HDMs)在M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刘惠付蓉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表观遗传学组蛋白甲基转移酶组蛋白去甲基化酶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2014年
目的分析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初步探讨Tregs与NHL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3年12月初诊NHL患者38例为观察组,20例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化疗前后及对照组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s比例进行检测和对比。结果初诊NHL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s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的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s比例较化疗前组均显著减低(P<0.05),完全缓解组与部分缓解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诊的NHL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s水平明显升高,经有效化疗后其水平显著降低,监测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s水平对于判断NHL预后具有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颖付蓉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化学治疗流式细胞术免疫抑制
Th17细胞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
李静岳兰竹王化泉刘春燕刘惠陶景莲齐薇薇王一浩张薇付蓉邵宗鸿
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被引量:7
2013年
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immuno-related hemocytopenia,IRH)是近十余年从骨髓衰竭性疾病中分离出的一类新的疾病体系。其发病机制是由于某种未知病原刺激后,主要抗原呈递细胞树突状细胞亚群出现异常,引起下游T淋巴细胞调控失衡,导致B淋巴细胞数量、亚群、功能异常,进而产生仅针对骨髓造血细胞的自身抗体,通过介导巨噬细胞吞噬、激活补体原位溶血或封闭造血细胞膜上的功能蛋白,抑制造血细胞增殖分化而导致骨髓衰竭或无效造血〔1-10〕。临床上,IRH常被误诊为不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且疗效欠佳,迁延不愈。因此,正确诊断IRH,将其与其他骨髓衰竭性疾病鉴别开是临床上提高疗效的前提。以往IRH的诊断主要依靠骨髓库姆试验(BMMNC-Coombs试验)或流式细胞术(FCM)检测骨髓造血细胞膜自身抗体,近几年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IRH的诊断亦不断进展,现阐述如下。
刘惠付蓉邵宗鸿
关键词: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自身抗体流式细胞术骨髓衰竭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病理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04年
付蓉邵宗鸿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病理机制骨质破坏微环境破骨细胞
经验性成功治疗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合并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一例报道
例主因间断皮肤瘀斑、面色苍白、乏力1年,加重伴发热患者为例,根据患者的发病特征,初步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给予利血生及中药治疗,症状和血象无改善.为进一步检查进行转院治疗,血常规检查结果诊断为全血细胞减少合并严重中枢神经...
邵宗鸿宋嘉王化泉邢莉民关晶王珺李丽娟付蓉阮二宝瞿文梁勇王晓明刘鸿吴玉红王国锦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理机制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树突细胞亚群及淋巴细胞转录因子T-bet的表达
目的:探讨树突细胞(DC)亚群和淋巴细胞转录因子T-bet、GATA-3表达在获得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免疫失衡中的意义。方法:对21例初治SAA患者(初治组)和8例恢复患者(恢复组)及16例健康人(对照组)采用...
王珺邵宗鸿付蓉李丽娟刘惠
文献传递
肿瘤坏死因子-β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效应T细胞损伤骨髓造血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效应T细胞(CD8+HLA-DR+T细胞)损伤骨髓造血的影响,探讨TNF-β在SAA免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免疫磁珠阳性分选15例SAA患者骨髓CD8+HLA-DR+T细胞作为效应细胞,以阴性分选去除15名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D3+T细胞后作为靶细胞,两者混合培养,于体系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TNF-β(终浓度分别为0、15、25、50 ng/ml)为实验组,并设空白对照组,孵育72小时后,通过流式细胞术以Annexin V检测靶细胞凋亡状况,采用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IL-10、IFN-γ水平。结果:空白对照组及3个实验组细胞凋亡比例分别为(49.85±20.33)%、(51.65±20.34)%、(55.94±20.19)%、(57.72±19.45)%,TNF-β终浓度为50 ng/ml组及25 ng/ml组均明显高于空白组和15 ng/ml组细胞凋亡比例(P<0.05),但空白组与15 ng/ml组,25 ng/ml组与50 ng/ml组细胞凋亡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空白对照组及各实验组培养上清IL-10浓度分别为(217.99±29.47)ng/ml、(216.47±29.00)ng/ml、(212.15±13.19)ng/ml、(218.01±28.61)ng/ml,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β终浓度50 ng/ml组培养上清IFN-γ水平[(593.50±48.18)ng/ml]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544.85±69.77)ng/ml],15 ng/ml组[(567.38±74.51)ng/ml]、25 ng/ml组[(544.05±79.69)ng/ml](P<0.05)。结论:TNF-β能增强SAA患者效应T细胞诱导骨髓造血细胞凋亡,并呈浓度依赖性;高水平的TNF-β可能还促进SAA患者CD8+HLA-DR+T细胞分泌IFN-γ,两者具有协同细胞毒作用。
刘晓付蓉王珺王化泉刘春燕阮二宝瞿文梁勇王国锦王晓明刘鸿吴玉红宋嘉邢莉民关晶李丽娟邵宗鸿
关键词:效应T细胞TNF-Β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数量及凋亡相关蛋白水平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初治、27例完全缓解(CR)MM患者以及25例健康成年人外周血CD4+T细胞、Tregs数量,并检测Tregs表面功能分子CTLA-4及其凋亡相关蛋白CD95、bcl-2、Caspase3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特点及疗效的关系。结果:初治组CD4+T细胞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Ⅲ期初治患者CD4+T细胞明显低于Ⅰ、Ⅱ期患者(P<0.05);初治MM组Tregs占CD4+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CR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初治Ⅲ期患者Tregs占CD4+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初治Ⅰ、Ⅱ期患者(P<0.05)。初治组、CR组和正常对照组Tregs的表面CD95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初治组CTLA-4表达高于CR组(P<0.05)和对照组(P<0.01),CR患者CTLA-4高于对照组(P<0.05),初治组Tregs胞浆内bcl-2水平高于CR组(P<0.05)和对照组(P<0.01),CR组高于对照组(P<0.05),初治组和CR组Tregs胞内Caspase3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初治组Tregs占CD4+比例与骨髓瘤数量呈正相关(P<0.05),且Tregs比例与治疗前后浆细胞下降值成反比(r=0.735,P<0.05)。结论:MM患者外周血Tregs水平升高,与瘤细胞负荷及疾病的分期呈正相关,与疗效呈负相关;Tregs水平增高与其抗凋亡能力增强有关。
梅舒翀邢莉民付蓉王化泉李丽娟瞿文王国锦刘鸿王晓明宋嘉吴玉红关晶阮二宝刘惠刘春燕张田丁少雪邵宗鸿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凋亡
共3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