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春珠
- 作品数:7 被引量:55H指数:3
- 供职机构:台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佛山市科技发展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广东省区域污染的毒理效应与环境修复途径
- 温达志旷远文彭长连张德强周国逸刘菊秀孔国辉陆耀东黎建力刘世忠褚国伟余春珠
- 该成果以污染胁迫下自然生态系统敏感性分析和受害评价为基础,结合人工模拟酸雨实验和不同污染梯度下的盆栽试验,探讨表征植物抗性的关键重量生态过程和土壤缓缓冲能力的测定技术,通过广东省部分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的生态系统进行了酸污染...
- 关键词:
- 关键词:区域污染毒理效应环境修复
- 三效催化剂研究现状及展望
- 2014年
- 阐述了我国机动车尾气污染的现状和危害,三效催化剂的工作原理及其研究进展。
- 余春珠秦敏
- 关键词:三效催化剂
- 树木年轮分析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4
- 2004年
- 阐述树木年轮在环境中应用的基本原理 ,综合分析树木年轮分析在环境监测中应用的发展历程和最新进展 ,通过研究实例扼要综述树木年轮在大气痕量金属沉降的监测、水体和土壤重金属沉降的监测、有机污染物的推断和人工合成放射性元素的调查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探讨树木年轮研究存在的不足、难以解决的问题及可能改进的途径。认为今后利用树木年轮研究环境变化的重要领域是树木逆境条件下生理特性的基础理论研究、污染元素时空分异规律的研究、污染元素进入树木体内动力学过程及其与环境相关性的研究 ,以及多学科交叉。
- 温达志旷远文周国逸余春珠
- 关键词:污染物环境监测
- 三种木本植物对酸雨的敏感性和抗性被引量:18
- 2005年
- 酸雨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研究植物抗性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大气污染胁迫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中植物种类选择的基础和前提。作者选择陶瓷工业污染区南海西樵山和相对清洁区肇庆鼎湖山自然生长的木本植物鸭脚木(Schefflera octophylla)、荷木(Schima superba)当年生叶和一年生叶以及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一年生针叶进行生理指标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酸雨污染环境下,3 种植物叶片的细胞膜透性受到损害,光合色素降解,PSII 最大光化学效率下降;对酸雨污染的敏感性次序为:马尾松>鸭脚木≥荷木,马尾松为酸雨敏感种。初步讨论了树木对酸雨污染的部分抗性生理机制,为酸雨污染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之植被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 余春珠温达志彭长连
- 关键词:木本植物酸污染敏感性抗性
- 乡镇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技术探讨
- 2019年
- 根据所在地台州市实施乡镇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实践,探讨基于水质目标和水质变化为基础的考核技术,提出乡镇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方法。相比其它考核办法,本考核办法既考虑了水质目标要求,也考虑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污染物削减因素贡献,更加科学地反映了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提高了乡镇一级水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罗国根翁荟黎余春珠
- 五种亚热带树苗的生长与干物质分配格局对大气污染胁迫的响应被引量:12
- 2006年
- 将乡土木本植物猫尾木Dolichandronecauda-felina、蒲桃Syzygiumjambos、野牡丹Melastomacandidum、翻白叶树Pterospermumheterophyllum以及鸭脚木Scheffleraoctophylla1年生袋装苗盆栽,置半庇荫环境下适应4周,之后按株数均等分成两组,分别放置在南海五星污染区和广州华南植物园清洁区进行试验。5个月后进行植物构形生长参数和干物质量的测定,以探讨这5种亚热带树苗对大气污染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①这5种树苗均能在清洁区和污染区都存活,但生长特征表现明显差别。②除翻白叶树基径有少许增大外,大气污染基本上都使植物基径生长减小;树高方面,除了蒲桃外,其余树种树高都有所降低,鸭脚木树高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③翻白叶树与猫尾木单株侧枝数有少许增加,而蒲桃和鸭脚木单株侧枝数有大幅度地下降,分别减少为清洁区单株侧枝数的46.5%和65.1%,野牡丹单株侧枝数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④在污染区生长的5个树种单株干物质总量除了翻白叶树有所增加外,其余4个树种单株干物质量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⑤除了蒲桃保持不变外,污染区?生长4种植物冠根比(CRR)均有不同程度地增加。在污染区生长的植株叶质量比(LWR)和叶面积比(LAR)与清洁区相比存在差异,野牡丹和蒲桃叶质量比和叶面积比下降,而其余3种植物叶质量比和叶面积比上升。综合实验结果表明,5种植物幼苗中对大气污染抗性最强的是翻白叶树和蒲桃,抗性最弱的是鸭脚木。
- 郑飞翔余春珠温达志旷远文刘菊秀褚国伟
- 关键词:大气污染树苗干物质分配
- 植物排放甲烷的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甲烷是大气中最丰富的有机痕量气体,其对全球变暖的贡献仅次于CO2,约为20.0%。因此,本研究对植物释放甲烷的实证、机理、相关研究等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改善气候变化提供参考。
- 余春珠王晓黄仁辉
- 关键词:植物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