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ERIC-P...
  • 2篇肠道
  • 1篇指纹
  • 1篇指纹图
  • 1篇指纹图谱
  • 1篇指纹图谱技术
  • 1篇膳食
  • 1篇膳食诱导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偏最小二乘
  • 1篇偏最小二乘法
  • 1篇小鼠
  • 1篇小鼠肠道
  • 1篇菌群
  • 1篇高脂
  • 1篇高脂膳食
  • 1篇肥胖
  • 1篇肥胖大鼠
  • 1篇肥胖大鼠模型

机构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篇倪艳
  • 2篇庞小燕
  • 2篇赵立平
  • 1篇申剑
  • 1篇张晓君
  • 1篇张梦晖
  • 1篇李后开
  • 1篇徐朝晖
  • 1篇贾伟
  • 1篇徐灵筠
  • 1篇张翼
  • 1篇赵琴丽
  • 1篇张晨虹

传媒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ERIC-PCR指纹图谱技术分析糖尿病小鼠肠道细菌群落变化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通过比较1型糖尿病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雄性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探索糖尿病造模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方法收集造模2周后空白对照组(n=5)、STZ造模成功组(n=5)和造模不成功组(n=3)ICR小鼠的新鲜粪便样品,提取粪便样品的总DNA,ERIC-PCR扩增形成DNA指纹图谱,借助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各组样品肠道菌群结构上的异同。结果ERIC-PCR指纹图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DA)分析表明造模成功组和造模不成功组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显著区别于空白对照组,而造模不成功组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与造模成功组仍有一定的区别。结论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会造成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而部分小鼠造模失败可能与这些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有关。
徐灵筠赵琴丽庞小燕张梦晖倪艳徐朝晖贾伟赵立平
关键词:STZERIC-PCR偏最小二乘法
膳食诱导肥胖大鼠模型的肠道菌群结构及其特异分子标识物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通过对膳食诱导肥胖(Diet Induced Obesity,DIO)大鼠与健康对照组大鼠的肠道菌群结构的分析比较,寻找造成2组大鼠菌群结构差异的分子标识物,探讨肠道菌群的组成和结构与宿主肥胖之间的关系。方法ERIC-PCR结合Southern-blot得到肠道菌群基因组指纹图谱,利用Southern-blot与多元统计方法(PCA、PLS等)找出差异条带,回收差异条带进行测序,根据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定量PCR法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ERIC-PCR图谱表明膳食诱导肥胖大鼠在肠道菌群结构上与正常大鼠存在着较大的区别;根据杂交结果找到一段基因组DNA片段为膳食诱导肥胖大鼠组所特有,定量分析表明该DNA片段在2组大鼠间区别明显。结论膳食诱导肥胖大鼠所特有的一段基因组DNA片段可作为肥胖大鼠肠道的特征分子标识物,该标识物有望用于膳食诱导肥胖的机制研究中。
张翼张晨虹申剑李后开倪艳张晓君赵立平庞小燕
关键词:肥胖高脂膳食ERIC-PCR肠道菌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