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涛

作品数:156 被引量:455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专利
  • 53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6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8篇交通运输工程
  • 39篇建筑科学
  • 24篇天文地球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经济管理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矿业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4篇铁路
  • 40篇隧道
  • 25篇地质
  • 13篇铁路隧道
  • 12篇物探
  • 10篇电磁法
  • 10篇航空电磁
  • 10篇磁法
  • 9篇选线
  • 9篇岩溶
  • 9篇无人机
  • 9篇勘察
  • 9篇航空物探
  • 8篇岩爆
  • 7篇勘探
  • 7篇花岗岩
  • 6篇地电
  • 6篇钻孔
  • 6篇高速铁路
  • 5篇地质体

机构

  • 124篇中铁二院工程...
  • 33篇西南交通大学
  • 10篇成都理工大学
  • 6篇铁道第二勘察...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藏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民用航空...
  • 1篇中铁第一勘察...
  • 1篇中铁十二局集...
  • 1篇国土资源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学研究院
  • 1篇中国铁路南宁...
  • 1篇中国科学院空...
  • 1篇成都工贸职业...

作者

  • 148篇冯涛
  • 77篇张广泽
  • 61篇徐正宣
  • 32篇尹小康
  • 32篇王哲威
  • 32篇林之恒
  • 30篇赵思为
  • 28篇伊小娟
  • 25篇王栋
  • 22篇陈明浩
  • 21篇宋章
  • 20篇付开隆
  • 19篇孟少伟
  • 17篇欧阳吉
  • 14篇魏栋华
  • 12篇张夏临
  • 11篇王科
  • 11篇刘建国
  • 11篇谢毅
  • 10篇丁浩江

传媒

  • 16篇铁道工程学报
  • 8篇铁道建筑
  • 4篇高速铁路技术
  • 4篇“川藏铁路建...
  • 3篇中国岩溶
  • 3篇四川建筑
  • 2篇水文地质工程...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路基工程
  • 2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地质灾害与环...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岩土工程技术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福建电脑
  • 1篇交通运输系统...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铁道勘察
  • 1篇公路工程
  • 1篇地球科学

年份

  • 12篇2024
  • 32篇2023
  • 29篇2022
  • 13篇2021
  • 5篇2020
  • 7篇2019
  • 6篇2018
  • 10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1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贵广铁路甘棠江特大桥19、20号墩异常沉降原因分析及整治措施被引量:2
2016年
2014年5月15日~9月1日期间,已建成的贵广铁路甘棠江特大桥19号墩基础产生了50.6~52.2mm的异常下沉,20号墩基础产生了12.4~16.3mm的异常下沉。现场补充完成了机动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工作。分析认为在多年强降雨条件下,深覆盖型岩溶强烈发育区的岩溶水水位波动产生潜蚀引起的岩溶塌陷,是导致该桥19、20号墩(采用摩擦桩基础,桩长约20m)产生异常沉降的主要原因。对19、20号桥墩基底采取端承桩基础补强后,经过近2年的沉降观测,没有再发生异常沉降。文章认为在类似深覆盖型岩溶强烈发育区实施桥梁工程时,原则上应采用置于完整基岩内的端承桩基础。
付开隆蒋良文冯涛刘蜀江
关键词:岩溶塌陷
无人机三维影像技术在铁路勘察中的应用被引量:39
2016年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无人机三维影像铁路勘察技术,以应对在藏川滇等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地区铁路勘察中效率低下,以及局部艰险地段勘察精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并同时降低勘察人员的安全风险。本文首先系统地阐述无人机的分类及应用,以及三维影像技术基本原理,在大量的现场试验工作基础上研究无人机三维影像技术在大范围地质选线、隧道区测以及危岩落石、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勘察中的应用,对比传统的勘察手段分析无人机三维影像技术在勘察安全、勘察效率、勘察精度方面的优势。研究结论:(1)无人机三维影像技术可完成危岩落石方量、坐标计算,岩层产状测量以及滑坡、泥石流空间几何特征的测量等勘察工作;(2)无人机三维影像技术可完成构造判识、岩溶识别及计算等区域地质调查工作;(3)无人机三维影像技术可以提高勘察的精度和勘察效率;(4)无人机三维影像技术可广泛用于复杂艰险山区的铁路勘察工作。
王栋蒋良文张广泽屈科冯涛
关键词:无人机铁路勘察
基于热红外遥感的川藏铁路昌都——林芝段地热异常区定量预测评价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识别川藏铁路沿线的地热异常区有助于工程的建设和后期的管理维护。以川藏铁路昌都—林芝段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 8热红外影像数据,反演地表温度并进行星地同步实验,得到校正后的地温值。围绕地热异常的成因与分布规律,选取地层组合熵、断层缓冲距、断层线密度、地表温度、水系缓冲距、地震动峰值加速度6个影响因子作为地热异常区评价指标并检验因子独立性。构建信息量模型进行定量预测,最终将识别结果划分为5个子区域。研究表明:高异常区和中异常区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14%和28.57%,地热高温点的空间分布与地热异常区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川藏铁路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陈喆董庆陈建平赵文博蒋良文张广泽冯涛王栋毕晓佳边民张权平孟德利
关键词:热红外遥感地表温度信息量模型地热异常区
铁路隧道的地空电磁法阵列勘察方法及其测线布置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铁路隧道的地空电磁法阵列勘察测线布置方法,确定勘探范围的长度L、宽度B、深度H、隧洞的最大埋深H1和隧洞的最小埋深h0;确定隧区岩层和构造主要方向与隧洞轴向的轴线夹角θ;洞轴夹角θ<45°时,测线的方向为垂直...
徐正宣张广泽林之恒冯涛尹小康孟少伟王哲威周学军赵景峰伊小娟于振江曹云勇赵思为叶堃李沧海
一种千米级水平绳索钻杆同步旋转液压卡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千米级水平绳索钻杆同步旋转液压卡盘,应用于隧道钻孔机械技术领域,包括夹持心轴、定位活塞、夹持作动机构和液控单向阀,夹持作动机构轴套连接于夹持心轴外,夹持作动机构设有位于夹持心轴外壁处的密闭空腔,定位活塞固...
刘建国吴金生徐正宣冯涛黄晓林张广泽王彦东王哲威林之恒欧阳吉
基于无人机的航空物探数据采集装置
本发明关于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航空物探数据采集装置,该装置包括推压机构和空气采集机构,所述空气采集机构包括湿度传感器、抽气扇和吹流扇,所述推压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
徐正宣扈森尹小康冯涛张广泽付开隆赵思为刘康罗威叶建超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机载航空电磁法测量装置
本发明关于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机载航空电磁法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限位组件和拨动组件,限位组件包括环形限位架,环形限位架用于连接于无人机机体的底部,环形限位架的底部设有环形滑槽,拨动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稳定器,第一伸缩杆的顶端...
徐正宣李东赵思为冯涛王哲威张广泽付开隆尹小康张硕罗威
工程地质类比法在川藏铁路隧道围岩分级上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川藏铁路雅康段沿线隧道工程多处于高海拔、高陡斜坡及雪线以上的无人山区,地形险峻,起伏极大,高海拔无人区交通条件差、水源匮乏,常规勘察手段实施困难甚至无法开展,在勘察设计尤其是可研阶段,有必要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应用于隧道围岩分级,进一步提高勘察精度。研究表明近场相似工程地质类比和远场相同岩性工程地质类比两种方法具有各自的适用条件,但在具体应用中应综合应用分析;实际应用中,应尽量选取类比度高的既有隧道对拟建隧道进行工程地质类比,取得较好的类比结果。
冯涛蒋良文王存德王栋张广泽
关键词:隧道围岩分级
铁路路基段差异风化工程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结合拟建贵广铁路高培二号隧道出口外路基工点(DK308+500~DK308+560),对基岩(砂岩夹硅质页岩、炭质页岩)中的差异风化现象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差异风化的成因、机理,工程特性及其对铁路工程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勘察、设计和处理措施建议,对类似的路基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冯涛李维克蔡家鹏
关键词:贵广铁路工程处理措施
贵广线天平山隧道软岩变形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研究目的:软岩变形预测及监测是铁路工程地质中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寻求一种有效的预测及监测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结论:针对天平山隧道的软岩变形问题,勘察阶段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并为此开展了综合勘探,从岩性、构造、地应力等方面对隧道开挖所经受的变形范围及程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目前开挖情况看,2号斜井及相应正洞穿过下朝塘断裂带变形预测较为合理,而页岩为主夹炭质页岩段的变形预测还有待开挖对比。
付开隆蔡家鹏冯涛
关键词:工程地质学地应力炭质页岩断裂带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