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丽芳

作品数:1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9篇眼压
  • 7篇视网膜
  • 7篇网膜
  • 6篇青光
  • 6篇青光眼
  • 5篇神经节
  • 5篇细胞
  • 5篇高眼压
  • 4篇眼压计
  • 4篇神经节细胞
  • 4篇视网膜神经
  • 4篇视网膜神经节
  • 4篇视网膜神经节...
  • 4篇网膜神经节细...
  • 4篇节细胞
  • 4篇高眼压模型
  • 3篇视神经
  • 3篇慢性
  • 3篇闭角
  • 3篇闭角型

机构

  • 17篇汕头大学

作者

  • 17篇刘丽芳
  • 16篇张铭志
  • 14篇黄楚开
  • 4篇林洪杰
  • 3篇陈红玲
  • 3篇马迪
  • 2篇岑令平
  • 2篇吴政根
  • 1篇张婉琪
  • 1篇王耿
  • 1篇韩淼淼
  • 1篇耿义群
  • 1篇郑策

传媒

  • 4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眼科学报(英...
  • 1篇第三届中国眼...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前节OCT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的危险因素
刘丽芳黄楚开马迪张铭志
目城中村居住空间改造概念设计——以员村为例
“城中村”作为城市中央夹缝自由生长之地,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建筑现象,也给城市和社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城中村”以单家独栋的传统家庭模式建筑组成,村镇建设随意,疏于管理导致建筑密集,形成“握手楼”“一线天”独有城市景象,致使...
刘丽芳
关键词:城中村居住空间规划设计
Tonolab新型眼压计的应用
2009年
刘丽芳黄楚开张铭志
关键词:眼压计啮齿类动物眼压测量视神经病变测量仪器非侵入性
腺相关病毒介导的GAP-43的眼内表达加重实验性慢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损伤
张铭志黄楚开岑令平刘丽芳韩淼淼
RNA测序法比较POAG与非POAG供体眼球小梁网基因表达的差异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使用RNA测序技术比较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与正常人小梁网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差异,探讨POAG可能的基因学病因。方法实验组小梁网组织来自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行小梁切除术的3例POAG患者,对照组小梁网组织来自汕头眼库的2例非POAG供体眼球。提取2个组小梁网组织RNA进行测序获得基因表达谱,用R软件包edgeR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基因表达的差异,用DAVID生物信息分析网站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及功能注释聚类分析。采用KOBAS 3.0进行PANTHER富集通路分析,揭示POAG可能的基因学病因。结果(1)RNA测序共得到28821条基因,2个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基因22条[错误发现率(FDR)<0.05],其中转录表达上升的基因1条,转录表达下降的基因21条;(2)表达差异的基因功能集中,生物学过程涉及角化、表皮发育、中间丝细胞骨架组织等,细胞成分涉及角蛋白丝、中间丝、细胞外泌体、触珠蛋白-血红蛋白复合体等,分子功能涉及结构分子活性、细胞骨架结构组成等;(3)与差异基因相关的PANTHER富集通路主要包括纤溶酶原激活级联反应、p38 MAPK、氧化应激反应及p53通路等。结论角蛋白表达异常、中间丝细胞骨架结构改变、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级联反应以及p38 MAPK等通路调控改变引起的小梁网及细胞外基质重塑可能是POAG发病的原因。其中,与发病机制相关的差异基因主要包括细胞骨架相关基因及细胞外基质重塑相关基因,细胞骨架及细胞外基质可作为青光眼治疗的靶组织。
刘丽芳曾锦惠黄楚开王耿张铭志
关键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小梁网
大鼠高眼压模型的视网膜电图异常
张铭志刘丽芳黄楚开林洪杰陈红玲
腺相关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DBA/2J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2011年
背景神经营养因子的缺乏与青光眼的视神经损害密切相关。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补充具有短暂的保护作用。腺相关病毒(AAV)介导的神经营养因子可在眼内长期表达,但是否对青光眼动物的视神经具有持久的保护作用有待研究。目的评估AAV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在DBA/2J小鼠眼内的表达及其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清洁级DBA/2J小鼠10只从4月龄起,每月使用Tonolab眼压计测量眼压。6月龄时左眼玻璃体腔内注射AAV介导的BDNF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AAV—BDNF—GFP)1μ1,右眼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注射后3个月心脏灌流后取出视网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在视网膜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计算存活的RGCs数目并进行比较。结果DBA/2J小鼠4月龄时AAV—BDNF—GFP眼眼压平均为11.90mmHg,对照眼眼压为11.40mmHg。实验眼与对照眼眼压5月龄时均开始升高,8月龄时达到高峰。从4月龄到9月龄,实验组和对照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0.61,P=0.11—0.90)。玻璃体腔注射AAV—BDNF—GFP3月龄后视网膜可以观察到GFP阳性细胞,转染率为46.33%±8.08%。AAV—BDNF—GFP组实验眼的平均RGCs的密度为(3168.13±1319.33)mm^2,对照眼为(2024.81±796.38)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P=0.02)。结论AAV介导的BDNF对DBA/2J小鼠RGCs有保护作用。
黄楚开张铭志刘丽芳岑令平韩森森
关键词:青光眼眼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正常成年SD大鼠明视闪光视网膜电图特征
2010年
目的:探讨正常成年SD大鼠的明视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特征。方法:选取正常9~12周SD大鼠60只,使用罗兰视觉电生理仪记录大鼠右眼的明视闪光ERG。使用SPSS统计分析a波、b波和明视负波反应(Photopicnegativeresponse,PhNR)的隐含期和振幅。比较雄性和雌性SD大鼠明视ERG特征。结果:每只SD大鼠均能记录到稳定的a波、b波和PhNR,其中a波的隐含期和PhNR的隐含期及振幅均符合正态分布,而其余指标均不符合正态分布。PhNR的隐含期为124.6±8.5ms,其变异系数最小(0.07)。PhNR的振幅为(11.3±4.2)μV,变异系数为0.37。雄性和雌性SD大鼠明视ERG的各反应波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正常成年SD大鼠,明视闪光ERG是一项客观评价大鼠明视状态下视网膜功能的手段,PhNR可以作为一项稳定的评价内层视网膜功能的指标。
陈红玲刘丽芳林洪杰耿义群张铭志
关键词:视网膜电图
视网膜电图对高眼压大鼠模型视神经节细胞损害的功能性评价
黄楚开刘丽芳林洪杰陈红玲张铭志
用前节OCT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的危险因素
目的 用前节OCT对比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正常对照组的眼前节参数,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急性闭角型青光眼74眼,正常眼48眼,采集前节OCT图像,分析眼前节参数。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鼻颞侧及...
刘丽芳黄楚开马迪张婉琪吴政根郑策张铭志
关键词:前节OCT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