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文

作品数:15 被引量:175H指数: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胃癌
  • 5篇预后
  • 4篇肿瘤
  • 3篇诊治
  • 3篇手术
  • 3篇切除
  • 3篇化疗
  • 3篇放化疗
  • 2篇预后分析
  • 2篇前哨
  • 2篇晚期
  • 2篇晚期胃癌
  • 2篇胃癌根治
  • 2篇胃肠
  • 2篇胃间
  • 2篇胃间质瘤
  • 2篇胃肿瘤
  • 2篇腺癌
  • 2篇临床病理
  • 2篇淋巴

机构

  • 13篇复旦大学附属...
  • 6篇复旦大学上海...
  • 3篇南通大学

作者

  • 15篇刘晓文
  • 13篇王亚农
  • 12篇龙子雯
  • 6篇蔡宏
  • 5篇朱蕙燕
  • 5篇徐宇
  • 4篇黄华
  • 3篇周烨
  • 3篇陈钟
  • 2篇郑洪途
  • 2篇王玮
  • 1篇吴江宏
  • 1篇李绮雯
  • 1篇章真
  • 1篇马明哲
  • 1篇李桂超

传媒

  • 6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抗癌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肿瘤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肿瘤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癌根治术后并发胃肠道瘘的诊治:附15例报告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并发胃肠道瘘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胃及软组织外科接受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胃肠道瘘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4例接受再次手术行腹腔引流,11例经原引流管引流或在B超、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以及禁食、胃肠减压、空肠置管肠内营养等治疗后治愈,无患者死亡。再次手术组与未再次手术组患者的胃肠道瘘确诊后住院时间、外周血白细胞异常天数、发热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出现胃肠道瘘后及时诊断、充分有效地引流是治愈的关键,如果指征把握恰当,穿刺置管引流等非手术治疗疗效确切,可以避免二次手术。
王玮靳洁洁龙子雯陈钟蔡宏刘晓文周烨王亚农黄华
关键词:胃癌胃肠道瘘
腹腔镜治疗直径大于5cm胃间质瘤14例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直径大于5cm胃间质瘤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对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4例直径大于5cm的胃间质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腹腔镜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转移复发情况进行总结。[结果]腹腔镜手术成功率92.9%,平均手术时间(52.5±11.8)min,出血量(29.7±7.5)ml,住院时间(6.3±2.1)d,随访6~30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直径大于5cm胃间质瘤安全有效,具有可行性。
戴发祥王玮靳洁洁龙子雯陈钟蔡宏刘晓文周烨王亚农黄华
关键词:胃肿瘤间质瘤腹腔镜手术
表柔比星联合奥沙利铂及氟尿嘧啶的化疗方案提高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性手术机会的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背景与目的:转化性化疗能使肿瘤降期,提高胃癌根治性手术的切除率,改善胃癌患者的预后。本研究旨在探讨EOF方案是否可以提高局部晚期胃癌根治性手术切除率,同时评价转化性化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30例经病理证实为胃癌的患者,影像学评估为潜在可根治的局部进展期胃癌入组。采用EOF方案进行治疗,具体为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注射(2 h),第1天;表柔比星50 mg/m2,静脉注射(2 h),第1天;氟尿嘧啶2 400 mg/m2,静脉注射(48 h),每3周重复1次,共行2~4个周期。化疗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评估。结果:30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接受了EOF方案的化疗,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为3.3%(1/30),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为26.7%(8/30),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为46.7%(14/30),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为23.3%(7/30),临床总有效率(CR+PR)为30%(9/30)。66.7%(20/30)的患者行手术切除,其中46.7%(14/30)获得根治性切除,20%(6/30)行姑息性手术。主要的化疗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53.3%(16/30),中性粒细胞减少53.3%(16/30),食欲减退43.3%(13/30),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EOF方案在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治疗中是安全有效且耐受良好的方案。
刘晓文龙子雯蔡宏王亚农
关键词:局部晚期胃癌奥沙利铂表柔比星氟尿嘧啶
皮肤恶性黑素瘤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评估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应用于皮肤恶性黑素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例临床评估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皮肤恶性黑素瘤患者,应用淋巴核素显像以及术中核素扫描等方法定位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切除SLN后进行快速冰冻和常规石蜡切片病理检查,若SLN为阳性,则加行相应区域淋巴结清扫。结果:18例患者中共检出SLN34枚,其中阳性7枚(20.6%)。5例SLN阳性患者加行区域淋巴结清扫,包括3例腹股沟清扫、1例腋窝清扫和1例颈部清扫;除SLN以外,共清扫淋巴结84枚,其中阳性39枚(46.4%)。结论:SLNB有助于诊断皮肤恶性黑素瘤的淋巴转移,为实施区域淋巴清扫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徐宇朱蕙燕吴江宏龙子雯刘晓文郑洪途王亚农
关键词:黑素瘤皮肤肿瘤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核素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200例诊治分析被引量:23
2013年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1-2005年收治的200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例腹膜后肿瘤经病理确诊后,其中恶性158例,良性42例。恶性腹膜后肿瘤的完全切除率为64.5%,联合脏器切除率为33.5%。恶性腹膜后肿瘤完整切除者的5年存活率为69.3%,部分切除者的5年存活率为21.5%(P<0.05)。结论通过完善术前检查可以提高肿瘤完全切除率。肿瘤完全切除是降低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复发率,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龙子雯龙子雯刘晓文蔡宏刘晓文王亚农
关键词: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联合脏器切除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81例分析
2016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与腹腔镜辅助胃癌全胃切除的临床资料,探讨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病例8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LADG组58例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切除,LATG组23例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结果]与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相比,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组手术时间统计学延长。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均增加,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手术难度相对较大,术中并发症发生率高,但是总体安全可行,可在条件成熟,腔镜胃癌技术娴熟的技术上逐步开展。
喻盛佳马明哲玄一戴发祥靳洁洁龙子雯陈钟蔡宏刘晓文周烨王亚农黄华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根治全胃切除术
胃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背景与目的:胃是人体重要的具有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器官之一,部分胃癌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神经内分泌细胞分化(neuroendocrine cell differentiation,NED)现象,NED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还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胃癌伴NED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及软组织外科2001年3月—2009年7月收治的17例胃癌伴NED患者和具有相同分期的34例不伴NED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差异。结果:肿瘤的发生部位和分化程度与胃癌是否伴有NED具有明显相关性。伴NED的胃癌患者的1年和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不伴NED的胃癌患者的1年和3年生存率(71%vs79%,38%vs 47%,χ2=4.212,P=0.04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浸润深度及远处转移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伴NED胃癌的确诊具有重要价值,伴有NED可能是胃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
于红梅刘晓文刘晓文张力文龙子雯王亚农
关键词:胃癌预后
胃癌辅助放化疗患者的营养状态与放化疗不良反应及治疗耐受性的关系被引量:46
2013年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辅助放化疗患者营养状况与放化疗不良反应及治疗耐受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及回顾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连续纳入2010年12月至2012年5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住院行辅助放化疗的40例胃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的资料包括患者临床资料、手术前后体质量的改变、同步放化疗期间体质量、营养状态评估(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和患者主观整体评价量表)、血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的动态变化、放化疗不良反应及营养干预措施。记录患者同步放化疗及辅助化疗的完成情况。结果手术前至放疗开始前(T1~2)患者中位体质量下降百分比为10.0%,明显超过放化疗期间体质量下降百分比(4.3%,P〈0.05)。放化疗期间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0%(38/40),放疗期间(T3)体质量下降大于5%者出现Ⅱ°以上消化道不良反应者的比例[91.3%(21/23)比76.5%(13/17),P〈0.01]和出现3种以上消化道症状者的比例[82.4%(14/17)比39.1%(9/23),P〈0.05]均明显高于T3期间体质量下降小于或等于5%者。有14例(35.0%)患者未完成计划同步化疗,影响同步放化疗耐受性的因素有:手术前后(T1)体质量下降大于7%、T1~T2期间体质量下降大于10%、放疗前存在营养不良及放化疗期间需要营养支持(均P〈0.05)。1例(2.5%)患者失访,余下39例患者中9例(23.1%)中断了辅助化疗,影响辅助化疗依从性的因素有:T3期间体质量下降大于5%和T3期间需要营养支持及放疗结束时NRS2002评分大于或等于5(均P〈0.05)。结论胃癌术后患者在放疗前出现的明显营养不良会加剧放化疗期间不良反应,从而降低放化疗耐受性。放化疗期间的营养水平下降可能会影响辅助化疗依从性。对胃痛术后患者实行早�
李绮雯李桂超王亚农龙子雯刘晓文章真
关键词:胃肿瘤放疗化疗营养状况耐受性
淋巴结转移阳性比率在预测T_3期胃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被引量:18
2009年
背景与目的:现有的TNM分期以转移淋巴结数作为淋巴结分期的标准,故对清扫的淋巴结数目有要求的同时,也可能因淋巴结清扫范围的不同而产生分期偏移。本研究将探讨淋巴结转移阳性比率在预测T3期胃癌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3例接受胃癌D2根治手术且淋巴结清扫总数≥15枚的T3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淋巴结转移阳性比率及淋巴结转移阳性枚数与清扫的淋巴结总数间的相关性及淋巴结转移阳性比率在预测T3期胃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结果:当清扫的淋巴结≥15枚时,淋巴结转移阳性比率的高低与检出的淋巴结总数无相关性(r=0.069,P>0.05),而淋巴结转移阳性枚数与检出的淋巴结总数具有相关性(r=0.237,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阳性比率影响T3期胃癌患者预后(Log-rankχ2=92.414,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阳性比率是影响T3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之一。淋巴结转移阳性比率预测T3期胃癌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与淋巴结转移阳性枚数预测结果的差异无显著性(P>0.01)。结论:淋巴结转移阳性比率是影响T3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在淋巴结清扫范围足够的情况下,淋巴结转移阳性比率预测T3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准确性与淋巴结转移阳性枚数的预测能力相当,在预测T3N3期胃癌预后方面,淋巴结转移阳性比率较淋巴结转移阳性个数更为准确、客观。
刘晓文王亚农朱蕙燕徐宇
关键词:胃癌淋巴结转移预后
胃癌同时性肝转移肝切除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2023年
背景与目的:胃癌同时性肝转移(gastric cancer with synchronous liver metastases,GCLM)患者是否接受肝切除仍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分析GCLM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方式,探究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希望为该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18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胃腺癌,影像学检查提示伴有肝转移的患者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原发灶大小、部位、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肝转移灶大小、分布、数目、治疗方法及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并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探究影响GCLM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通过亚组分析筛选最佳的肝切除对象。结果:79例纳入本研究的GCLM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63岁,男女比例为5.58∶1.00。中位OS为11个月,1、3和5年OS率分别为46.0%、23.3%和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OS的因素包括胃原发灶大小、分化程度、肝转移灶的分布、确诊时血清AFP水平及肝切除。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双叶肝转移(HR=37.253,P=0.008),保护因素为肝切除(HR=0.149,P=0.044)。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对转移灶最大直径≤3cm、单发肝转移灶、单叶转移、确诊时血清AFP及CEA水平正常者,肝切除有可能改善其OS。结论:回顾性研究表明肝切除有可能改善部分GCLM患者的预后。
邹婷刘晓文
关键词:胃癌同时性肝转移肝切除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