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晨

作品数:34 被引量:150H指数: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病理科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病理
  • 12篇肿瘤
  • 11篇细胞
  • 7篇免疫
  • 6篇临床病理
  • 5篇腺肿瘤
  • 4篇肉瘤
  • 4篇乳腺
  • 3篇预后
  • 3篇上皮
  • 3篇肾细胞
  • 3篇特发性
  • 3篇特发性肺纤维...
  • 3篇尿路上皮
  • 3篇平阳霉素
  • 3篇细胞淋巴瘤
  • 3篇纤维化
  • 3篇临床病理学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瘤

机构

  • 34篇复旦大学
  • 4篇复旦大学附属...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34篇卢晨
  • 22篇殷于磊
  • 16篇肖立
  • 15篇陆孝禹
  • 10篇余波
  • 8篇滑炎卿
  • 8篇陈燕
  • 4篇朱雄增
  • 3篇张国桢
  • 3篇郑向鹏
  • 2篇唐平
  • 2篇范德生
  • 2篇顾晏
  • 1篇毛定飚
  • 1篇陆芳
  • 1篇喻红之
  • 1篇杜杰
  • 1篇杨艳丽
  • 1篇殷士蒙
  • 1篇李蔚萍

传媒

  • 7篇临床与实验病...
  • 4篇中华病理学杂...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上海医学影像
  • 3篇诊断学理论与...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上海医学
  • 1篇肿瘤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全国乳腺疾病...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5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7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具有内翻生长特征的尿路上皮增生性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 研究伴内翻生长特征的尿路上皮增生性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免疫组织化学和多点荧光原位杂交在其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具有内翻生长特征的尿路上皮病变41例,分为内翻乳头状瘤、内翻生长型尿路上皮癌、旺炽型von Brunn细胞巢,用多点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其3、7、17号染色体获得和9p21缺失;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标记p53、CK20和Ki-67;并对12例进行随访.结果 (1)内翻乳头状瘤12例,平均1.2 cm,由互相连接的细胞索或巢在固有膜内生长,细胞索相对较细而宽窄一致,细胞巢外呈栅栏状、内为流水状排列,可见鳞状分化,无细胞学上的异型性,无或偶见核分裂象,4例可见少量表面外生乳头,被覆少于6层的正常尿路上皮.(2)内翻生长型尿路上皮癌24例,平均2.1 cm,结构似内翻乳头状瘤,但细胞索较粗并宽窄不一,细胞巢粗大并不规则状,可形成实体结构,瘤细胞轻至中度异形,核分裂象1~8个/10 HPF,3例表面均未见外生性乳头,但表层尿路上皮有明显异型增生,有少量外生乳头者外生成分形态符合低级别或低度恶性潜能.(3)旺炽型yon Brunn细胞巢5例,平均0.9 cm,表面被覆正常或增厚的黏膜组织,固有膜内见巢状分布、大小不等、排列紧密的尿路上皮团伴有囊腔形成,细胞均无异型性,无或偶见核分裂象.多点荧光原位杂交:79.1%(19/24)的内翻生长型尿路上皮癌存在染色体异常阳性,而内翻乳头状瘤和旺炽型von Brunn细胞巢无阳性染色体异常.免疫组织化学:CK20仅在2例内翻生长型尿路上皮癌中弱表达,内翻乳头状瘤和旺炽型von Brunn细胞巢均为阴性;16例内翻生长型尿路上皮癌和1例内翻乳头状瘤中有5%~50%的瘤细胞弱表达p53;内翻生长型尿路上皮癌中1%~5%表达Ki-67,内翻乳头状瘤和旺炽型von Brunn细胞巢均低于1%.随访:2例内翻生长型尿路上皮癌经多次复发后为浸润性癌,�
肖立王朝夫朱雄增殷于磊陈燕卢晨余波
关键词:泌尿系肿瘤乳头状瘤内翻
泌尿道肾源性化生6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探讨肾源性化生(nephrogenic metaplasia,N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泌尿道NM,分析其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女性1例,男性5例;年龄31-81岁,平均58.1岁;2例有泌尿道结石、3例有前列腺增生症或腺性膀胱炎而经尿道电切病史、1例同时伴发尿路上皮癌;3例累及输尿管、2例前列腺尿道部、1例膀胱三角区。膀胱镜下见黏膜粗糙或低乳头状突起。镜下见病变主要由管状、囊状、小巢状和乳头状结构组成,可见伊红色基膜样物;增生上皮为立方状或柱状,部分有细胞学非典型性;间质慢性炎。免疫表型:表达PAX2、PAX8、CK7、P504S,不表达p63、CD10、PSA。结论 NM是少见的尿路上皮瘤样病变,常有泌尿道损伤病史,需与尿路上皮癌、前列腺癌、透明细胞腺癌及子宫内膜异位鉴别,掌握其临床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可提高确诊率。
欧阳琪肖立陈燕卢晨余波衣琳殷于磊
关键词:尿路上皮免疫表型
实验性特发性肺纤维化早期的HRCT—病理对照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通过对不同药物作用时间段的兔肺HRCT图像与病理结果的对照,分析IPF在兔中的影像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20只新西兰白兔被随机地分为4组。每组内任选3只作为实验对象(处理组),将盐酸平阳霉素灌注于支气管内。在预设的时间点取一组动物进行HRCT扫描、肺Heitzman法固定及HE染色和胶原纤维Van Gieson染色。结果 对处理组动物的HRCT连续观察发现肺内病变呈明显的进行性发展,此与病理切片的表现相一致。在7天时,肺内主要以弥漫性的密度增高为主。14天后病灶明显局限化,出现特征性的磨玻璃样影和类纤维灶,后者病理证实主要为水肿、组织细胞浸润引起的小叶间隔增厚。21天纤维增生逐渐明显,28天时可见纤维增生所形成的杂乱线状影,小叶间隔、胸膜、支气管血管束增厚,CT图像中显示严重的牵拉性支气管扩张,扩张的支气管直达胸膜面,VG染色示显著增生、分布散乱的纤维组织。小叶间隔定量测量四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平阳霉素处理后的2周内,兔肺内的渗出达到最明显的程度,故可以考虑从影像学角度将2周作为IPF病程的早期阶段。HRCT可以清楚地显示兔肺间质的增厚。
郑向鹏滑炎卿张国桢卢晨陆孝禹
关键词:平阳霉素间质性肺炎高分辨率CT特发性肺纤维化
白塞病肠病二例
2014年
例1患者女,63岁,反复腹痛十余年,加重1个月余。实验室检查:血清运铁蛋白1.97 g/L,CD3阳性细胞比例80.0%,CD8阳性细胞比例36.5%,ESR 48 mm/1 h,T 细胞斑点试验阴性,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阴性,CRP 水平正常。CT 检查示回盲部、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肠壁轻度增厚,局部肠腔狭窄,增强扫描示前述增厚的肠壁异常强化。肠镜检查示回盲部至结肠肝曲黏膜粗糙,散布形状不规则的溃疡且有脓苔附着,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黏膜粗糙,充血水肿,散在纵形溃疡和形状不规则的溃疡,表面亦有脓苔附着,局部肠腔轻度狭窄。肠镜活组织病理检查示回盲部和结肠急慢性炎性反应,降结肠隐窝脓肿,少量渗出坏死,炎性肉芽组织形成,部分区域可见小静脉和微静脉炎。诊断为白塞病肠病。
王迩诺陆芳卢晨滑炎卿
关键词:白塞病肠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乙状结肠黏膜活组织病理检查肠腔狭窄
肝脏孤立性乏血供结节的磁共振成像表现及鉴别诊断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肝脏孤立性乏血供结节的磁共振成像( MRI)特点及良恶性鉴别方法。方法收集经手术、穿刺活检或随访确诊的135例肝脏孤立性乏血供结节(直径≤3 cm)患者的资料,其中恶性组55例(结节型胆管细胞癌29例,转移瘤26例),良性组80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48例,不典型肝血管瘤32例)。所有病灶均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分析病灶的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表现。并对3名诊断科医师研究前后2次阅片的诊断结果进行受试者操作特征( ROC)曲线分析。结果病灶是否靠近肝包膜、边界是否清楚、T2WI上瘤内信号的高低、瘤体信号是否均匀、病灶边缘和中心的强化方式及动态强化规律在良恶性肝脏孤立性乏血供结节之间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名诊断科医师第1次阅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78±0.047,第2次阅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0±0.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2,P<0.05)。结论肝脏孤立性乏血供结节的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表现各有特点,结合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可对其进行良恶性判定和较准确的诊断。
钱海珍林光武嵇鸣卢晨李翠仙
关键词:肝肿瘤磁共振成像
乳腺纤维腺瘤内癌2例被引量:2
2004年
陆孝禹殷于磊卢晨肖立
关键词:妇女
实验性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早期影像研究——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通过对平阳霉素诱导的大鼠和兔IPF模型的高分辨率CT图像和病理结果的对照分析,确定兔在复制IPF模型上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中采用了3只大鼠和7只白兔。通过气管插管的方法向两侧主支气管内灌入平阳霉素。在预设的时间扫描动物后即处死,采取肺组织进行固定和切片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同时将病理结果与影像表现作对照分析。结果 大鼠的HRCT图像质量差,仅能识别肺内的大血管和叶、段级的支气管结构,而对肺内的其它组织则显示不清。而兔的HRCT图像可以揭示较多的间质性病变和气腔病变的信息。在平阳霉素处理后的14天内肺内病变以炎性渗出为主,血管的周围可见较多的红、白细胞,肺泡腔内充有水肿液,此时图像中的表现主要为磨玻璃样影;而28天时HRCT中已见多量的纤维增生所致的线样、网织状及结节影。结论 本研究认为:大鼠不适合作为HRCT研究的模型动物;兔肺模型提供了可靠的典型间质病变特征,因而可以应用到HRCT的研究中;针对小型动物采用2mm层厚的超高分辨算法得到的肺部图像,较标准的2mm层厚的HHCT图像的质量更佳。
郑向鹏滑炎卿卢晨陆孝禹张国桢
关键词:肺纤维化平阳霉素高分辨率CTIPF
229例肾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 研究肾细胞肿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分型、形态学特征及预后。方法 复习229例连续肾细胞肿瘤的临床资料、大体标本、HE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按2004年WHO肾细胞肿瘤分类标准重新分类,并随访。结果 229例肾细胞肿瘤占同期肾实质肿瘤89.1%(229/257),其中223例(97.4%)为肾细胞癌,6例(2.6%)为肾嗜酸细胞腺瘤。肾细胞癌中。透明细胞癌180例(78.6%),乳头状肾细胞癌19例(8.3%),嫌色细胞癌13例(5.7%),1例嫌色细胞癌伴肉瘤变。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6例(2.6%),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肾细胞癌2例(0.9%),未能分类的肾细胞癌2例(0.9%),集合管癌1例(0.4%)。透明细胞癌5年生存率为75.5%;乳头状肾细胞癌5年生存率为80%;嫌色细胞癌随访6例,随访期8—57个月,1例于57个月后死于肿瘤转移;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随访2—40个月,无复发和转移。结论 肾细胞肿瘤是一组形态学上各有特征的异质性肿瘤,以恶性为主,其中透明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嫌色细胞癌最常见。不同类型肾细胞癌预后不同。WHO肾细胞癌的组织学分型有其实用性和先进性。
肖立陆孝禹殷于磊卢晨朱雄增
关键词:肾肿瘤肾细胞预后
多房型囊性肾细胞癌被引量:2
2005年
陆孝禹肖立殷于磊卢晨
关键词:囊性肾细胞癌无肉眼血尿右肾囊肿遗传疾病
老年大肠癌的p53、Ki-67表达与Dukes分期的关系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通过研究老年大肠癌p53、Ki-67的表达与Dukes分期的关系,探讨老年大肠癌的预后。方法将163例大肠癌病例分为老年组和对照组进行p53、Ki-67的标记,同时按Dukes标准分期。结果老年组和对照组p53、Ki-67的表达率有随Dukes分期提升而提高的倾向。Dukes分期的各个阶段二组间的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53、Ki-67的表达与Dukes分期有正相关性,但老年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推测老年大肠癌的预后不比非老年者好。
殷于磊卢晨沈达明顾晏
关键词:P53KI-67抗原肿瘤分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