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玮
- 作品数:108 被引量:507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2.6kDa抗原编码基因的核酸疫苗研究被引量:9
- 1999年
- 为探索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2.6kDa 抗原(Sj22.6)编码基因用作核酸疫苗的可行性,将pCMV/Sj22.6基因重组质粒经肌肉注射免疫了一批BALB/c小鼠并进行攻击感染试验,结果表明此重组质粒能在小鼠体内持续存在、稳定表达并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的抗Sj22.6 抗体。
- 苏川马磊王荣芝邵莉君吴海玮沈蕾范乐明陈淑贞张兆松吴观陵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核酸疫苗编码基因
-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条件的探讨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探讨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最佳分离条件,为寄生虫免疫学研究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使用猪淋巴细胞分离液,在不同离心转速和时间条件下分离猪PBMC,观察所得云雾状PBMC层的厚度,计算细胞得率及细胞活力,以确定猪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猪PBMC的最佳实验条件。同时采用文献报道的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猪PBMC的分离条件(1500r/min,30min)分离猪PBMC,比较两者分离PBMC效果。结果使用猪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1.110ng/L),在20~25℃室温下以1500r/min(半径15cm)离心30min,接着低温(4℃)1500r/min离心10min,洗涤2次,这样获得的猪PBMC效果最好。同样条件下,用人的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猪PBMC,不仅所得细胞沉淀中混杂细胞如红细胞及其他细胞碎片较多,而且PBMC细胞得率及活力也不好。结论本实验提出了获得大量有活力的猪PBMC的方法和条件。
- 张素华林丹丹张美娟陈雪松徐进梅单昊吴观陵吴海玮
- 关键词:寄生虫学免疫学
- 日本血吸虫22.6kDa重组蛋白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性研究被引量:18
- 1999年
-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2.6 kDa 抗原作为血吸虫病疫苗候选分子的潜能,并探讨Sj22.6/Sj26 GST 融合蛋白作为复合疫苗的可能性。方法:用亲和层析法制备Sj22.6/Sj26 GST融合蛋白。将这两种蛋白分别免疫BALB/c小鼠后进行攻击感染试验。结果:Sj22.6 重组蛋白和Sj22.6/Sj26 GST 融合蛋白分别可诱导小鼠产生32.1% (P< 0.005) 和34.9% (P< 0.02)的成虫减虫率, 28.4% (P< 0.02)和45.1% (P< 0.005)的总减卵率。结论:rSj22.6 与Sj22.6/Sj26
- 苏川马磊王荣芝胡雪梅陈淑贞邵莉君吴海玮沈蕾张兆松吴观陵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免疫保护
- 浙江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人群病情的监测和评价
- 2007年
- 目的探讨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以下简称达标)10年后人群血吸虫病病情,评价其防治效果和今后防治策略。方法对达标10年的地区采用EUSA法检测人群血清抗血吸虫抗体水平,并用改良Kato—Katz法粪检血吸虫卵,进行定量观察和比较。结果达标10年地区人群粪检未查到血吸虫虫卵(0/3440),血清抗血吸虫抗体阳性率为3.50%(132/3770),男性和女性分别为4.36%(78/1788)和2.72%(54/1982);人群抗血吸虫抗体0D均值为0.068±0.056,其中男性为0.072±0.058,女性为0.065±0.054,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6~20岁,21~35岁,36±50岁和51~65岁年龄组抗血吸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33%(2/609)、0.55%(4/731)、3.79%(53/1399)和7.08%(73/1031),抗血吸虫抗体0D均值分别为0.048±0.030、0.052±0.032、0.071±0.060和0.087±0.068,除6~20岁与21~35岁年龄组在抗体阳性率和抗体OD均值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外(P〉0.05),其余各年龄组抗体水平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达标10年地区人群血吸虫病情稳定,未发现粪检阳性病人,但人群抗血吸虫抗体水平消减缓慢,在一定时期内仍长期存在,且不同性别及年龄人群抗体水平仍与其是否暴露于原危险因素的机率有关,建议在加强输入性传染源和钉螺监测的同时加强对历史病人的清查和治疗。
- 闻礼永张剑锋陈军虎严晓岚俞丽玲邵冠宏吴海玮吴观陵
- 关键词: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ELISA抗体
- 大肠癌中DCC基因201密码子点突变的研究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探寻结直肠癌缺陷基因(DCC基因)201密码子在大肠癌中的突变规律。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结合SalⅠ酶切方法检测35例大肠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粘膜DCC基因201密码子突变情况。结果:DCC基因201密码子纯合突变率大肠癌(40%)显著高于癌旁粘膜(2.8%),(P<0.05)。且与肿瘤侵袭深度、Dukes分期相关。至少有17例(49%)大肠癌与相应癌旁粘膜相比增获一个密码子突变。结论:201密码子是DCC基因热点突变部位,属大肠癌发生中的早期基因事件,201密码子突变与大肠癌侵袭、转移能力加强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大肠癌预后评估指标。
- 马利民吴文溪张兆松吴海玮
- 关键词:大肠肿瘤DCC基因点突变
- 血吸虫虫卵计量的分布及数学模型被引量:3
- 2006年
- 张媛媛罗建平吴海玮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数学模型改良加藤法曼氏血吸虫病检测手段
- HPV-11 E7重组腺病毒体外转染树突细胞对其功能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研究腺病毒载体介导HPV-11 E7基因转染树突细胞(DC)对其表型和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最佳感染滴度(MOI)重组腺病毒pAD—E7转染成熟DC,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前后DC表型变化,并用^3H—TdR掺入法检测转染前后DC刺激同种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及ELISA检测DC、T细胞共同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MOI100为pAD—E7转染DC最佳滴度,pAD—E7转染成熟DC前后对细胞表面的特征性表型CD1a、CD83及CD40、HLA—DR无影响,转染后的DC仍具有较强的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能刺激T细胞分泌大量IFN-γ、IL-12。结论pAD—E7转染成熟DC对其功能无明显影响.转染后的DC与T细胞共孵育能诱导T细胞向Th1细胞极化。
- 王飞相文忠毕志刚李光富刘丰吴海玮张兆松
- 关键词:尖锐湿疣乳头状瘤病毒树突细胞
- 大鼠胰岛素原基因转染肠道上皮细胞构建类胰岛B细胞系的研究
- 2007年
- 目的观察重组大鼠胰岛素原基因转染小鼠肠道上皮细胞(IEC-6)后,IEC-6的胰岛素表达情况。方法将IEC-6分为重组大鼠胰岛素原基因pCMV/proinsulin转染组(A组)、空载质粒pCMV转染组(B组)和未转染组(C组)。利用脂质体法将pCMV/proinsulin和pCMV分别转染IEC-6,用RT-PCR法检测转染后IEC-6胰岛素原基因mRNA的表达,并用超敏放免法测定转染后IEC-6的胰岛素表达水平。结果pCMV/proinsulin转染IEC-6后,IEC-6能表达胰岛素原基因mRNA。3组IEC-6表达的胰岛素水平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IEC-6胰岛素表达水平与B组、C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IEC-6胰岛素表达水平与C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大鼠胰岛素原基因能成功转染小鼠肠道细胞并分泌胰岛素,为开展糖尿病基因治疗的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 蒋琳刘超刘翠萍季旻珺吴海玮张洪慧
- 关键词:转染肠道上皮细胞
- 日本血吸虫副肌球蛋白合成肽的免疫学鉴定
- 2009年
- 目的鉴定日本血吸虫副肌球蛋白合成肽Sj97-P22。方法27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均分为合成肽Sj97-P22免疫组、无关肽免疫组和PBS免疫组,分别于尾基部皮下注射与完全福氏佐剂等体积充分混匀的合成肽Sj97-P22(100μg)乳化物、无关肽(100μg)乳化物和PBS乳化物,抗原免疫剂量为100μg/(只.次),共免疫2次,间隔1周。于免疫后7~10d分离各组小鼠脾单个核细胞,运用流式细胞技术三色标记法检测其CD4+T细胞胞内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4(IL-4)。将Sj97-P22免疫小鼠或PBS免疫小鼠的脾单个核细胞分别与Sj97-P22、无关肽或PBS共培养,采用3H-TdR掺入法观察细胞增殖效果,并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2、IFN-γ和IL-4的浓度。结果Sj97-P22免疫组小鼠脾脏CD4+T细胞中胞内分泌IFN-γ的细胞百分率为(8.05±0.54)%,显著高于无关肽免疫组[(4.74±1.04)%]和PBS免疫组[(6.51±0.49)%](P<0.05);而分泌IL-4的细胞百分率[(0.60±0.11)%]显著低于PBS免疫组[(1.31±0.27)%](P<0.05),与无关肽免疫组[(0.84±0.08)%]间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Sj97-P22可明显刺激Sj97-P22免疫小鼠脾单个核细胞增殖,增殖指数达到3.12±1.59,细胞培养上清中IL-2和IFN-γ浓度分别为(9.13±1.54)和(39.75±9.69)pg/ml,与无关肽和PBS刺激相比显著升高(P<0.05),而IL-4浓度在3个刺激物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j97-P22不能刺激PBS免疫鼠脾单个核细胞增殖及培养上清中IL-2、IFN-γ及IL-4浓度变化。结论Sj97-P22可能是C57BL/6小鼠特异的Th1型表位。
- 陶方方王慧孙新娟刘丰王勇苏川吴海玮张兆松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副肌球蛋白免疫学鉴定
-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FABPc重组抗原高效融合表达、纯化及免疫学活性鉴定被引量:5
- 2000年
- 目的 构建Sj-FABPc表达克隆 ,获得大量纯化rSj-FABPc重组 (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 )抗原 ,了解其作为候选疫苗抗原的潜能。方法 以PCR法从Sj-cDNA库中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后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 - 6P - 1进行融合表达 ,经GlutathioneSepharoseTM4B亲和层析柱和PreScissionTMProtease酶切后纯化出rSj-FABPc ,Westernblot鉴定其抗原性 ,以rSj-FABPc免疫小鼠 ,制备特异性抗血清 ,并用ELISA法检测重组抗原的免疫活性。结果 纯化的rSj-FABPc能被血吸虫成虫免疫兔血清和急、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所识别 ,并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抗体滴度为 1∶12 80 0。结论 rSj-FABPc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
- 赵巍苏川吴海玮胡雪梅沈蕾陈淑贞张兆松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重组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