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小勇

作品数:194 被引量:381H指数:9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临床医学科研项目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5篇期刊文章
  • 34篇会议论文
  • 20篇标准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6篇细胞
  • 22篇急性
  • 21篇皮肤
  • 16篇红斑
  • 15篇银屑
  • 15篇银屑病
  • 12篇荨麻
  • 12篇荨麻疹
  • 11篇脓疱
  • 11篇皮病
  • 10篇天疱疮
  • 10篇综合征
  • 10篇坏死
  • 8篇药疹
  • 8篇湿疹
  • 8篇皮肤病
  • 7篇大疱
  • 7篇大疱性
  • 7篇疗效
  • 7篇激素

机构

  • 192篇武汉市第一医...
  • 11篇湖北中医药大...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江汉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悉尼大学
  • 1篇湖北中医学院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襄阳市中心医...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悉尼大学We...
  • 1篇安徽省中医院

作者

  • 194篇周小勇
  • 75篇段逸群
  • 44篇李凯
  • 29篇胡荣毅
  • 27篇戴明
  • 27篇陈柳青
  • 16篇程杨
  • 13篇曹俊
  • 12篇田庆均
  • 12篇包诗杰
  • 11篇覃莉
  • 11篇陈金波
  • 10篇曾宪玉
  • 9篇黄萌
  • 9篇杨光艳
  • 9篇夏云
  • 9篇张红梅
  • 8篇曾志良
  • 8篇田黎明
  • 8篇韩丽娟

传媒

  • 26篇中华皮肤科杂...
  • 26篇中国皮肤性病...
  • 15篇临床皮肤科杂...
  • 15篇中国麻风皮肤...
  • 11篇中国中西医结...
  • 5篇国际皮肤性病...
  • 4篇药物流行病学...
  • 3篇世界临床药物
  • 3篇实用皮肤病学...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2014全国...
  • 3篇2016全国...
  • 2篇华中医学杂志
  • 2篇湖北中医杂志
  • 2篇药物不良反应...
  • 2篇皮肤科学通报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2013全国...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医外治杂志

年份

  • 10篇2023
  • 7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10篇2019
  • 10篇2018
  • 7篇2017
  • 10篇2016
  • 13篇2015
  • 12篇2014
  • 21篇2013
  • 31篇2012
  • 3篇2011
  • 10篇2010
  • 13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8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1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肌酸肌酶正常的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病变1例被引量:2
2014年
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因全身起疹伴无力2个月入住我院。患者2个月前面部开始起红斑,伴痒,1周后颈部、躯干、四肢出现红斑,伴有上肢上举、起立、下蹲活动轻度受限。起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内科疾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及输血史。皮肤科情况:面部对称分布水肿性红斑,前胸、背部、四肢见数处散在水肿性红斑及少量暗红色丘疹,表面伴结痂(图1、2)。上肢平举、外展、内收、旋转正常,上肢上举及起立、下蹲活动轻度受限。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萎缩,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水肿,真皮乳头可见散在嗜中性粒细胞,浅中层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浸润;肌纤维间可见少许淋巴细胞浸润,部分肌纤维肌浆轻度肿胀(图3、4)。诊断:皮肌炎。予甲泼尼龙(40 mg / d)静脉滴注及口服泼尼松(15 mg / d)10天后,全身皮疹较前好转,出院后改为泼尼松65 mg / d。
夏凡吴卓璇周小勇
关键词:肺间质性病变皮肌炎肌酸肌酶水肿性红斑真皮乳头全身皮疹
天疱疮或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单纯疱疹病毒感染8例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
2023年
目的回顾分析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BP)合并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6—2021年在武汉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天疱疮/BP合并HSV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和随访情况。结果8例天疱疮/BP合并HSV感染患者中,男2例,女6例,年龄(50.6±8.3)岁,包括5例寻常型天疱疮,1例落叶型天疱疮,2例BP。7例合并HSV-1感染,1例合并HSV-2感染。8例均因天疱疮或BP接受系统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并对治疗抵抗入院,其中7例表现为原发病灶加重或复发,1例表现为全身皮损增加。HSV感染位于躯干4例,口腔4例,头皮3例,面部2例。皮疹表现为不规则的糜烂面,伴血痂,部分为中央有脐凹的脓疱,7例伴有皮疹处明显疼痛。发生HSV感染时,6例天疱疮患者抗Dsg1抗体均下降,5例寻常型天疱疮中4例抗Dsg3抗体下降;2例BP患者中1例抗BP180抗体降低,1例升高。予足量足疗程抗病毒治疗(伐昔洛韦或更昔洛韦治疗7~14 d),所有患者HSV感染均被控制,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严重程度评分较抗病毒治疗前均下降,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所有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未调整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的剂量。结论天疱疮或BP复发加重且对治疗抵抗时需考虑HSV感染,对于伴HSV感染者给予足量系统抗病毒治疗,可在不调整常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前提下控制病情。
万立胡彬罗红玉方美珍韩丽娟陈强周小勇陈柳青陈金波
关键词:天疱疮类天疱疮大疱性疱疹病毒2型皮肤表现
武汉地区甲真菌病的致病菌及菌种变迁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 了解1999年1月~2005年12月武汉地区甲真菌病的致病菌种分布及变迁情况.方法 对1999年1月~2005年12月甲真菌病患者的真菌培养资料1237例进行系统分析总结.结果 真菌培养阳性895例,阳性率72.4%.致病菌中,皮肤癣菌559株(61.1%),酵母菌287株(31.4%),霉菌69株(7.5%).皮肤癣菌中红色毛癣菌占95.0%(531/559),酵母菌中念珠菌属占71.8%(206/287),霉菌中曲霉属占53.6%(37/69);混合感染20例占2.2%.结论 武汉地区甲真菌病的致病菌中以皮肤癣菌为主,其中红色毛癣菌为优势菌种,但是占致病菌的比例下降;酵母菌属和念珠菌属的比例上升;霉菌中以曲霉属和镰刀菌属为主.甲真菌病混合感染的比例上升.
胡志敏江萍董碧麟徐续玲曾志良董玉洁周小勇孙曾拯
关键词:甲真菌病致病菌皮肤癣菌酵母菌霉菌
羟苯磺酸钙所致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被引量:5
2013年
报告1例羟苯磺酸钙所致重症药疹。患者女,56岁。患者因慢性肾功能衰竭3次口服羟苯磺酸钙,每次口服该药数小时后即出现全身红斑、水疱伴痒痛、发热。停用羟苯磺酸钙,给予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等对症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皮疹消退。
黄琴斯杨静曹俊周小勇
关键词:羟苯磺酸钙药疹
成功救治甲氨蝶呤急性中毒反应一例
2018年
甲氨蝶呤引起的急性中毒反应最常见为骨髓抑制、口腔黏膜破溃,多见于血液科、肿瘤科患者单次大剂量使用后发生,但引起全身皮肤溃疡的比较少见。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成功救治1例因不规则口服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寻常性银屑病后引起的急性中毒反应,现报道如下。
张伟明韩丽娟曹俊周小勇陈柳青段选群
关键词:甲氨蝶呤救治骨髓抑制口腔黏膜皮肤溃疡血液科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湿疹20例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控制急性湿疹渗出的起效时间及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湿热浸淫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抗组胺组、中西药组、激素组,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控制渗出的起效时间及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各组控制渗出起效时间为抗组胺组在第4天起效,中西药组在第1天起效,激素组在第2天起效,中西药组明显为优(P<0.05)。各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中西药组、激素组总有效率为100%,疗效明显优于抗组胺组86.7%(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控制湿热浸淫型湿疹患者渗出较抗组胺药与激素起效快、疗效好。
杨光艳周小勇张红梅陈金波胡吉升
关键词:急性湿疹渗出起效时间
蛇串疮
本《指南》规定了蛇串疮的诊断、辨证、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蛇串疮的诊断和治疗。
段逸群杨志波刘巧范瑞强李元文周小勇戴明李凯胡荣毅
用滚环扩增技术检测污染细胞的5种支原体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建立滚环扩增技术检测5种常见的细胞污染支原体(猪鼻支原体、发酵支原体、口腔支原体、精氨酸支原体、莱氏无胆甾原体)的方法.方法 使用细胞污染支原体16S-23SrRNA间隔区公共引物(SPS1,SPA2)扩增间隔区靶基因.设计每一种支原体特异性锁式探针,锁式探针与扩增的靶基因杂交结合形成环化单链分子,加入特异性引物在Corbett RotorGeneTM 6000扩增仪滚动扩增环化单链分子,观察结果.结果 滚环扩增技术能敏感和特异的检测上述5种支原体标准株,并能敏感的检测10个拷贝的靶基因.在62个细胞培养物样本的检测中,37个样本检测出一种支原体,14个样本检测出两种支原体,11个样本为支原体阴性.滚环扩增方法检测结果与支原体种特异性PCR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滚环扩增作为一种新的扩增技术能敏感和特异的检测细胞污染支原体.
王辉周小勇孔繁荣王玮蓁段逸群
关键词:滚环扩增锁式探针
风瘙痒
本《指南》规定了风瘙痒的诊断、辨证、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风瘙痒的诊断和治疗。
段逸群杨志波刘巧范瑞强李元文周小勇戴明李凯胡荣毅
火针治疗亚急性、慢性湿疹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对比火针及卤米松乳膏在亚急性、慢性湿疹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1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卤米松乳膏治疗,两组治疗前后采用瘙痒评分、EASI评分,并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瘙痒评分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EASI评分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治疗对亚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的止痒效果、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均优于卤米松治疗。
程杨周小勇曾宪玉吴纪园刘雯田黎明李凯田庆均包诗杰
关键词:火针疗法湿疹针药并用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