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非非

作品数:101 被引量:675H指数:1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0篇医药卫生
  • 3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2篇颈椎
  • 29篇术后
  • 24篇手术
  • 24篇骨化
  • 23篇椎间盘
  • 22篇置换术
  • 20篇椎间盘置换
  • 20篇颈椎病
  • 19篇外科
  • 18篇异位骨
  • 17篇异位骨化
  • 17篇颈椎后
  • 17篇脊髓
  • 16篇椎间盘置换术
  • 14篇后路
  • 13篇人工椎间盘
  • 13篇人工椎间盘置...
  • 12篇髓型
  • 12篇疗效
  • 11篇节段

机构

  • 101篇北京大学第三...
  • 7篇北京大学第一...
  • 7篇江苏省人民医...
  • 7篇苏州大学
  • 7篇西安交通大学
  • 7篇四川大学华西...
  • 7篇北京协和医院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市昌平区...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青海省人民医...
  • 1篇教育部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云南省第二人...
  • 1篇威海市立医院
  • 1篇保定市第一中...
  • 1篇江门市五邑中...
  • 1篇北京大学国际...

作者

  • 101篇周非非
  • 89篇孙宇
  • 54篇潘胜发
  • 50篇张凤山
  • 32篇陈欣
  • 27篇刁垠泽
  • 26篇刘忠军
  • 21篇张立
  • 18篇王少波
  • 15篇张一龙
  • 10篇夏天
  • 7篇孙浩林
  • 7篇蔡思逸
  • 7篇殷国勇
  • 7篇李淳德
  • 7篇贺宝荣
  • 7篇邱贵兴
  • 7篇党耕町
  • 7篇杨惠林
  • 7篇毛海青

传媒

  • 28篇中国脊柱脊髓...
  • 11篇中华骨与关节...
  • 9篇中华医学杂志
  • 6篇中华骨科杂志
  • 4篇脊柱外科杂志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3篇第7届长征脊...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2篇骨科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骨科临床与研...
  • 1篇中国毕业后医...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八届全国脊...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4篇2023
  • 8篇2022
  • 6篇2021
  • 10篇2020
  • 13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10篇2016
  • 10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颈椎前路终板刮匙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颈椎前路终板刮匙,包括带有曲度的匙杆,所述匙杆上设有刻度;所述匙杆的第一端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上设有防滑部;所述匙杆的第二端连接有匙头,所述匙头的结构为三角形,所述匙头顶端设有平滑刃口。三角形的匙头结构...
周非非
文献传递
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迟发性颈椎硬膜外血肿合并C5神经根麻痹一例被引量:4
2007年
SUMMARY Delayed postoperative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DPSEH) is a rare and potentially devastating complication of laminoplasty, and cervical nerve root palsy occurs more frequently than DPSEH, especially with C5 nerve root palsy. The authors describe a case of DPSEH with C5 nerve root palsy that developed in a patient 3 days after he underwent laminoplasty. In this case, a 78-year-old man with a history that having taken Aspirin without the doctor’s instruction for 5-6 years,he underwent cervical laminoplasty for mild myelopathy. On the 3rd postoperative day, he complained of weakness of his left upper extremity and could not raise his left arm. The symptom aggravated in the next few days. On the 9th postoperative day, there was an obvious motor deficit of both upper and lower extremitie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emonstrated abnormal signal characteristics consistent with a hematoma at levels C3-C4, compressing spinal cord. The clot was evacuated during emergency revision surgery, and the postoperative course after the operation was uneventful and the muscle strength was improved five days later. Therefore, the symptoms of DPSEH are not so typical that its possibility should be kept in mind. Sometimes a differential diagnosis should be made with C5 nerve root palsy which may only represent weakness of upper extremities. The authors recommend tha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s helpful for the diagnosis of DPSEH and a revision surgery should be taken as soon as possible once the hematoma causing the neurologic deterioration was confirmed.
周非非张立赵旻伟于淼孙宇
关键词:脊神经根椎管狭窄手术后并发症
目标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后纵韧带骨化致病基因突变
目的 建立目标基因测序技术,对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患者的11个已知致病基因进行突变筛查,探讨OPLL与致病基因突...
陈欣张凤山潘胜发王少波张立刁垠泽周非非赵衍斌刘晓光刘忠军孙宇
关键词:后纵韧带骨化致病基因
颈后路保留一侧肌肉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被引量:7
2020年
自20世纪70年代Hirabayashi等[1]报道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简称单开门术)以来,该术式已广泛应用于治疗伴有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多节段退变性颈椎椎管狭窄的脊髓型颈椎病以及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经过长期临床随访观察,其在改善神经功能方面具有确切的效果[2]。但是,传统的单开门术由于对颈椎后方肌肉-韧带复合体造成破坏,术后出现明显的颈部轴性疼痛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长期疗效[3、4]。为了减少对后方结构的损伤引起相关的并发症,1991年日本学者大岛义彦等[5]报告了保留一侧附着在棘突上的后方肌肉韧带复合体的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我院骨科自2006年开始,对日本学者报告的术式进行了改良。现就我院开展的颈后路保留一侧肌肉韧带复合体的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做一简介,供广大同道参考。
周非非孙宇
关键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脊髓型颈椎病颈椎椎管狭窄颈后路长期疗效
Bryan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再手术原因及疗效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Bryan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CTDR)后再手术原因及疗效。方法选择2003年12月—2008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Bryan CTDR且随访期内接受再手术治疗的6例患者为研究组,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法,选取30例年龄及性别相匹配、在同一时间段接受Bryan CTDR且随访期内未再行颈椎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初次术前影像学特征,评估研究组的再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初次术前颈椎X线片退行性变评分高于对照组,发育性椎管狭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再手术治疗后,改良日本骨科学会(mJOA)评分较再手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较术前虽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Bryan CTDR治疗的患者,如果术前颈椎退行性变程度较重,合并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则术后因复发性颈椎病而接受再手术治疗的风险较高。针对复发原因采取恰当的术式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
李舒扬王波波周非非赵衍斌张凤山潘胜发刘晓光孙宇
关键词:颈椎假体和植入物再手术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后康复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0年
颈椎病是颈椎的退行性骨关节病,通常始于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进而引起周围软组织和骨结构的继发性改变。受影响的结构包括椎间盘、关节突关节、钩椎关节、后纵韧带和黄韧带。当颈椎病患者发生脊髓压迫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时,则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1]。它是成人最常见的非创伤性脊髓损伤的原因[2],颈椎管直径较窄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该疾病[3]。有临床症状且伴有脊髓受压影像学表现的CSM患者具有手术指征[4]。
张之良周谋望刘楠周非非
关键词:继发性改变退行性骨关节病钩椎关节关节突关节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中长期随访病例的异位骨化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中长期影像学随访结果。方法:2006年6月~2008年11月我院骨科行单节段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患者中,36例患者获得中长期随访,男22例,女14例,平均年龄44.7±8.1岁(27~62岁)。所有患者过伸过屈位X线片上采用McAfee分级评估假体置换节段异位骨化发生情况和异位骨化位置,采用White方法测量术前和末次随访的置换节段活动度,侧位X线片上采用Kellgren-Lawrence分级评估手术节段术前退变情况,分析其与末次随访时异位骨化的关系。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08.6±27.0个月。36个手术节段术前活动度为9.0°±3.6°,末次随访时活动度为6.4°±3.2°,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36个手术节段中有25个(69.4%)节段出现异位骨化,根据McAfee异位骨化分级,其中Ⅰ级异位骨化1个节段,Ⅱ级6个节段,Ⅲ级14个节段,Ⅳ级4个节段。出现异位骨化的25个节段中,异位骨化主要位于假体后方者11例,异位骨化主要位于假体前方者14例。手术节段术前退变Kellgren-Lawrence分级与异位骨化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中长期随访异位骨化发生率高,降低了置换节段的活动度。
赵衍斌孙宇张凤山潘胜发陈欣周非非
关键词: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异位骨化
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治疗平山病的中期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平山病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31例明确诊断为平山病的临床资料,男30例,女1例;年龄16~27岁,平均(19.0±2.7)岁。术前均经过至少6个月的保守治疗(颈托制动)后症状持续进展,采用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且术后随访5年以上。临床及影像学指标评估的时间点为术后3个月、1、3和5~6年。临床指标包括前臂肌群及手内在肌萎缩程度、肌力。影像学指标包括颈椎侧位及过伸、过屈位X线片评估颈椎整体活动度及不稳定节段Cobb角、颈椎屈曲位MRI评估静脉流空现象及蛇眼征。手术前后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值取双侧0.05。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期间肌肉萎缩和肌无力均无继续进展。随访期间肌无力及肌肉萎缩的改善的比例逐年增高,至末次随访(术后5~6年)31例患者中24例(77.4%)患者受累肌肉肌力改善,16例(51.6%)患者肌肉萎缩得到不同程度改善。31例患者末次随访时前臂肌力为4~5级,平均(4.9±0.3)级,明显优于术前0~5级(3.6±1.0)级;握力为3~5kg,平均(3.9±0.7)kg,明显优于术前1~3.8kg(2.5±0.8)kg。末次随访时颈椎侧位X线片示所有患者术后内固定位置满意,均未见松动或断裂;颈椎动力位X线片示颈椎整体活动度由术前77.8°±12.7°下降至27.9°±7.6°。20例患者术前存在不稳定的节段均得到固定融合达到稳定。屈曲位MRI显示所有病例颈椎术后脊髓减压充分,未见新的压迫出现,静脉流空现象消失,均无蛇眼征。结论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平山病的有效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中期临床转归,对于控制平山病的发展和转归有着积极的意义。
陈欣潘胜发周非非赵衍斌孙宇
关键词:颈椎脊髓压迫症肌萎缩脊柱融合术
密歇根手功能简表评估平山病患者手功能障碍状况的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密歇根手功能简表评估平山病患者手功能障碍状况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11年8月至2016年12月间接受手术治疗的27例平山病患者纳入研究。均为男性;年龄13~27岁,平均(19.0±3.3)岁。手术节段包括C4~C7节段18例,C3~C6节段6例,C4~C6节段2例,C5~T1节段1例。应用密歇根手功能简表评估平山病患者手功能障碍状况及其手术后疗效,并采用颈椎X线片观察内植物情况。对于术后随访时密歇根手功能简表中未明显改善的维度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随访时间12~84个月,平均(41.1±20.2)个月。颈椎X线显示所有病例随访期间内固定位置满意,未见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术前密歇根手功能简表6个维度中5个维度(整体功能、自我满意度、外观、日常生活能力、工作或学习)评分较低,其中整体功能评分最低。末次随访时密歇根手功能简表总分及其中4个维度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总分由术前(38.44±5.83)分提高至(43.19±4.47)分,整体功能由术前(5.19±1.36)分提高至(6.37±1.15)分,自我满意度由术前(5.56±1.22)分提高至(6.60±1.05)分,日常生活能力由术前(6.33±1.84)分提高至(7.60±1.47),工作或学习由术前(6.85±1.75)提高至(7.67±1.3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外观和疼痛两个维度手术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据文献报道术前病程、发病年龄、受累肢体可能影响平山病患者术后的疗效,故将此3项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病程长度为外观维度的危险因素,术前病程长度的最佳预测阈值为1.75年。结论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平山病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密歇根手功能简表可以用来评估平山病患者术前手功能障碍状况和手术疗效。
赵衍斌张一龙孙宇王少波张立张凤山潘胜发刁垠泽陈欣周非非
关键词:脊髓压迫症肌萎缩
单节段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形成对置换节段活动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单节段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形成(H0)及其对置换节段活动度(ROM)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自2003年12月至2009年8月行单节段前路减压、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患者40例,置换节段...
周非非赵衍斌张凤山潘胜发孙宇
关键词:人工椎间盘置换术BRYAN颈椎活动度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