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森林

作品数:28 被引量:79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浙江省湖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创伤
  • 6篇骤停
  • 5篇创伤性
  • 4篇动脉
  • 4篇多发伤
  • 4篇心肺
  • 4篇心肺复苏
  • 4篇心脏
  • 4篇严重多发
  • 4篇严重多发伤
  • 4篇预后
  • 4篇主动脉
  • 4篇综合征
  • 3篇心脏骤
  • 3篇心脏骤停
  • 3篇休克
  • 3篇血性
  • 3篇伤患者
  • 3篇失血
  • 3篇失血性

机构

  • 28篇湖州市中心医...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 4篇嘉兴市第一医...
  • 2篇余姚市人民医...
  • 1篇宁波大学

作者

  • 28篇夏森林
  • 11篇许岚
  • 8篇徐鑫
  • 6篇汪艳
  • 6篇王东
  • 6篇胡鸿宇
  • 5篇周峰
  • 4篇张茂
  • 4篇徐杰丰
  • 4篇谈鹰
  • 4篇高玉芝
  • 3篇张禹
  • 3篇王茉丽
  • 3篇沈翠芬
  • 2篇周建方
  • 2篇李子龙
  • 2篇邢利峰
  • 1篇周庆
  • 1篇苏忠周
  • 1篇钱安瑜

传媒

  • 5篇中国现代医生
  • 3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健康研究
  • 1篇心电与循环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氧氯普胺致死嗜铬细胞瘤1例
2023年
1资料与方法患者男性,35岁,主因“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4h”于2022-11-1208:36至湖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就诊。患者于4 h出现上腹部持续性剧烈绞痛症状,并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液,有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胡超民许岚夏森林
关键词:急诊科嗜铬细胞瘤甲氧氯普胺绞痛排气排便
服毒-血液灌流时间对AOPP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探讨服毒.血液灌流(HP)时间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66例经口气管插管的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服毒.血液灌流时间分为两组,服毒.血液灌流时间〈4h为早期灌流组;4h≤服毒.血液灌流时间〈12h为晚期灌流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胆碱酯酶恢复活性、靶器官损伤程度,分析服毒-血液灌流时间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早期行血液灌流治疗能减少呼吸机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提升血胆碱酯酶活力,减轻靶器官损伤程度,降低病死率。结论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后〈4h进行血液灌流早期能够明显提升血胆碱酯酶活力,减轻靶器官损伤程度,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
夏森林许岚谈鹰胡鸿宇邢利锋汪艳
关键词:血液灌流有机磷
心搏骤停患者垂直空间院前转运过程中机械心肺复苏效果分析--一项历史性队列研究
2023年
目的分析心搏骤停患者垂直空间院前急救转运过程中机械心肺复苏(CPR)救治效果。方法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经湖州市急救中心转运至湖州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就诊的102例院外心搏骤停(OHC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在院前转运过程中实施人工胸外按压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在院前转运过程中实施人工-机械胸外按压(先实施人工胸外按压,待机械胸外按压装置准备就绪后立即实施机械胸外按压)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以及院前急救过程评价指标〔胸外按压比例(CCF)、总CPR暂停时间、院前转运时间、垂直空间转运时间〕和院内高级复苏效果评价指标〔初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ROSC时间〕。结果最终共84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对照组46例,观察组3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是否接受旁观者CPR、初始心律、院前急救响应耗时、发病时所在楼层、预估垂直高度、转运过程中有无垂直转运电梯或扶梯等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院前急救效果评价方面,观察组患者院前急救过程中的CCF较对照组显著升高〔69.05%(67.35%,71.73%)比61.88%(58.18%,65.04%),P<0.01〕,总CPR暂停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s:266(214,307)比332(257,374),P<0.05〕;但观察组院前转运时间和垂直空间转运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院前转运时间(min):14.50(12.00,16.75)比14.00(11.00,16.00),垂直空间转运时间(s):32.15±17.43比27.96±18.67,均P>0.05〕。说明机械CPR可以提高院前急救过程中的CPR质量,且并未影响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对患者的转运。在院内高级复苏效果评价方面,观察组患者初始P_(ET)CO_(2)较对照组明显升高〔mmHg(1 mmHg≈0.133 kPa):15.00(13.25,16.00)比12.00(11.00,13.00),P<0.01〕,ROSC时间较�
胡坚徐鑫胡超明夏森林许岚
关键词:心搏骤停院前转运
复苏性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对失血性休克猪心脏骤停后脑损伤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复苏性主动脉球囊阻断术(REBOA)对失血性休克猪心脏骤停复苏后脑损伤的影响。方法12头健康雄性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Control)组6例和REBOA组6例。通过放血自体容量的40%,电刺激法诱发心室颤动5 min,心肺复苏(CPR)5 min来制作失血性休克后CPR猪模型。两组均进行液体复苏,其中REBOA组在此基础上于CPR开始时行REBOA,40 min后拔除球囊导管。记录复苏前及复苏后1、3、6 h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乳酸。于基线、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1、3、6、24 h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血清水平,ROSC后24 h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NDS)。结果复苏后与Control组相比,REBOA组HR(ROSC-3h)、乳酸(ROSC-1h)较小(t=3.765、3.217,P<0.05)。除外Control组IL-6(ROSC-1h),复苏后两组NSE、S100B、IL-6、TNF-α均较基线水平上升(P<0.05),与Control组比较,REBOA组在ROSC后3、6、24 h同一时间点的血清NSE、S100B蛋白、TNF-α均明显减低,IL-6水平在ROSC 6、24 h均明显降低(均P<0.05),并且复苏后24 h的NDS评分明显改善(t=4.153,P<0.05)。结论在失血性休克CPR猪模型中,应用REBOA能够抑制复苏后的机体炎症反应,减轻复苏后脑损伤,这为后续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并可能为临床上失血性休克心脏骤停脑复苏救治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姬晓伟夏森林钟磊冯颖周庆陆建红闵婕谢波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脑损伤
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探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出血未控制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疗效。方法将117例出血未控制性休克患者分为常规液体复苏组(常规组,56例)和限制性液体复苏组(限制组,6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输液量、平均动脉压(MAP)、急诊液体复苏后手术前测得血气剩余碱(BE)、凝血酶原时间(PT)、红细胞压积(HCT)、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输液量、MAP、BE、PT及H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出血未控制性休克可明显改善机体组织灌注和供氧,避免使血液过度稀释,改善凝血功能,减少器官衰竭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显著降低病死率。
周峰徐鑫夏森林
建设创伤救治体系对创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建设创伤救治体系对创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湖州市中心医院创伤救治体系建设前后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情况,2020年1~4月收治的患者纳入对照组(135例),2021年4~8月收治的患者纳入研究组(158例)。比较两组患者在到达院内至抢救室时间,完成全身快速CT、胸片及骨盆片检查时间,专科医生会诊到达时间,创伤患者在急诊抢救室时间及病死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到达院内至抢救室时间、完成全身快速CT、胸片及骨盆片检查时间、专科医生会诊到达时间、创伤患者的急诊抢救室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728,P=0.028)。结论建设创伤救治体系能有效缩短创伤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提升患者的救治效果。
姚运豪夏森林
关键词:严重多发伤救治效果
大量输血治疗方案对严重多发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严重创伤患者伤情复杂、凶险,急诊处理十分棘手,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输血在抢救该类患者的过程中至关重要。以往的复苏策略是先单纯使用浓缩红细胞和晶体液,在输注一定数量的红细胞后才开始补充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等凝血底物。其导致的创伤性凝血病是引起该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汪艳沈翠芬夏森林许岚胡鸿宇
关键词:严重多发伤凝血病成分血晶体液血制品
以低血糖昏迷为首发表现的华弗氏综合征病例抢救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以低血糖昏迷为首发表现的华弗氏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转归。方法本院诊治1例以低血糖昏迷为首发表现的华弗氏综合征,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3.0 g每12 h 1次,同时给予替考拉宁0.4 g每日1次抗感染治疗,并行逐渐降阶梯治疗,给予氢化可的松50 mg,每8 h 1次并逐渐减量,低分子肝素0.4 mL每日1次皮下注射抗凝,并过渡到华法令口服,同时给予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控制血糖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结果患者好转出院,出院随访3个月,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2~3,患者无栓子脱落致肺动脉栓塞,无下肢坏死、内脏功能严重损害、全身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华弗氏综合征临床罕见,疾病进展迅速并可导致休克,同时伴肾上腺大量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须高度重视,早期发现后应积极抗感染治疗,适当给予糖皮质激素,并及时抗凝治疗。
夏森林谈鹰李顺斌
关键词:肾上腺出血脓毒症
白藜芦醇通过单磷酸腺苷活化的蛋白激酶信号促进颅脑创伤远期神经功能恢复
2023年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通过调节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活性对创伤性脑损伤远期神经修复的作用。方法将SPF级健康成年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将小鼠分为白藜芦醇组、生理盐水组和白藜芦醇+Compound C组,每组10只,建立创伤性脑损伤(TBI)后1~14 d、1~28 d模型。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TBI后各组梗死周边皮层GAP-43的表达;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NSS)评分量表评价白藜芦醇对神经功能影响;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AMPK的表达;mNSS评分采用重复测量,组间采用t检验。结果神经功能分析,在1 d白藜芦醇组mNSS评分[(12.20±1.03)分]与对照组[(12.10±1.2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4 d[(5.50±0.85)分]、28 d[(3.30±0.95)分]时间点白藜芦醇组的m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4 d[(10.60±1.51)分]、28 d[(10.00±1.33)分]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 d:t=-9.329,P<0.05;28 d:t=-12.948,P<0.05)。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了TBI后各组脑损伤周边皮层GAP-43的表达,治疗组(14 d:39.58±1.44;28 d:46.62±0.99)较对照组(14 d:26.34±1.22;28 d:26.93±1.30)GAP-43表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 d:t=22.236,P<0.05;28 d:t=38.217,P<0.05);抑制AMPK活性对白藜芦醇治疗TBI后神经功能的影响,在1 d白藜芦醇组mNSS评分(12.20±1.03)与白藜芦醇+Compound C组(12.40±1.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4 d和28 d mNSS评分白藜芦醇组[(5.50±0.85)分]、28 d[(3.30±0.95)分]均低于白藜芦醇+Compound C组14 d[(7.70±1.64)分]、28 d(7.90±1.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 d:t=-3.773,P<0.05;28 d:t=-8.104,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白藜芦醇组14、28 d(0.528±0.011、0.618±0.010)p-AMPK表达增强较对照组(0.407±0.013、0.406±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66、44.227,P<0.05)。Compound C(0.501±0.012)抑制p-AMPK表达(0.704±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14,P<0.05)。结论白藜芦醇通过调节AMPK信号活性促进创伤性脑损伤远期神经修复。
陈美琴邱晟夏森林苏忠周
关键词:白藜芦醇创伤性脑损伤
参附注射液对猪创伤性心脏骤停复苏后肠损伤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猪创伤性心脏骤停复苏后肠损伤的影响。方法国产健康雄性白猪21头,体质量(33.1±3.6)kg。动物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5)、创伤性心脏骤停复苏组(TCA组,n=9)和参附组(SFI组,n=7)。Sham组只行气管插管及动静脉置管,不进行放血和复苏。TCA组和SFI组两组动物在20 min内匀速释放总血容量的40%,然后经电刺激法诱发室颤5 min、心肺复苏5 min。于心肺复苏开始时,两组即进行液体复苏,即在1 h内恒速输入1.5倍失血量的复方氯化钠液,然后1 h内回输0.5倍失血量的自体血。SFI组在TCA组的基础上于复苏后5 min静注注射参附注射液1.0 L/kg,然后以1 L/kg的总量微泵维持6 h。于基线、复苏后1、3与6 h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检测动脉血pH、乳酸的血清浓度。于基线、复苏后1、3、6与24 h检测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二胺氧化酶(DAO)的血清浓度。复苏后24 h处死猪,获取小肠组织,检测细胞凋亡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TCA组中有8头猪,SFI组和Sham组中所有猪复苏成功。(1)与Sham组相比,TCA组的HR在复苏后1、3与6 h明显增高(均P<0.05),MAP值在复苏后1 h明显降低(P<0.05),SFI组HR在复苏后1、3 h明显增高(均P<0.05),MAP值在复苏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TCA组相比,SFI组的HR在复苏后3、6 h明显降低(均P<0.05),MAP值较TCA组有所提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Sham组相比,TCA组的乳酸水平在复苏后1、3 h均明显增高(均P<0.05),SFI组乳酸水平在复苏后1、3与6 h均明显增高(均P<0.05);与TCA组相比,SFI组的乳酸水平在复苏后1、3 h明显降低(均P<0.05);三组动物的PH值在复苏后各时点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与Sham组相比,TCA组的IFABP与DAO水平在复苏后3、6 h明显增高(均P<0.05),SFI组的IFABP水平在复苏后3 h、DAO水平在复苏后6 h明显增高(P<0.05),�
夏森林徐杰丰沈鹏高玉芝刘少云王茉丽李子龙张茂
关键词:肠损伤参附注射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