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瓅贤

作品数:17 被引量:279H指数:9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心肌
  • 5篇动脉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4篇出血
  • 3篇心电
  • 3篇心肌病
  • 3篇心肌梗死
  • 3篇生活质量
  • 3篇肌病
  • 3篇梗死
  • 2篇电图
  • 2篇动脉疾病
  • 2篇动脉瘤
  • 2篇动脉瘤破裂
  • 2篇动脉狭窄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心病
  • 2篇心电图
  • 2篇预后

机构

  • 11篇北京协和医院
  • 7篇承德医学院附...
  • 3篇南通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16篇孙瓅贤
  • 8篇范中杰
  • 5篇严健华
  • 5篇陆益花
  • 5篇李全
  • 4篇王燕杰
  • 3篇庄勋
  • 3篇呼铁民
  • 3篇王维兴
  • 3篇张泽峰
  • 3篇方全
  • 3篇于淼
  • 2篇丁振江
  • 2篇赵宗茂
  • 2篇程康安
  • 2篇陈红艳
  • 2篇张爱文
  • 1篇孔芳
  • 1篇张丹
  • 1篇朱燕林

传媒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衄引起尼加拉瀑布样T波一例被引量:1
2015年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个月(血压控制正常),脑梗死病史6个月(无后遗症)。患者就诊前1天右侧鼻腔出血,量约50 ml,诊所压迫鼻腔后血止;随鼻衄再发,县医院治疗后血渐止。患者入我院高度紧张,伴有恶心、呕吐数次,无胸痛、心悸、头痛、头晕,无肢体活动障碍。查体:血压180/80 mmHg(1 mmHg=0.133 kPa)。两肺呼吸音清,心界正常大小,心率63次/min,律齐,双下肢无水肿。
李舒承孙瓅贤李春华张爱文
关键词:鼻衄高血压病史T波肢体活动障碍鼻腔出血医院治疗
围产期心肌病诊治进展被引量:12
2010年
围产期心肌病是妊娠最后1月至产后5月内发生的收缩性心力衰竭,其发病率因地域不同存在很大差异,美国平均1/4 000妊娠,发展中国家较高,非洲国家为高发区,其中海地高达1/300妊娠。目前国内尚无确切流行病学资料。该病严重危害孕产妇健康,甚至危及母婴生命。危险因素主要有:高龄孕妇(>30岁)、多次妊娠、多产、双胞胎、黑人、肥胖、营养不良、妊娠高血压等。围产期心肌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至今未明,一些研究提出炎症、感染、自身免疫机制等假说。围产期心肌病的临床表现类似其他病因所致的收缩性心力衰竭,但可能有较高栓塞发生率。其诊断为排除性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超声心动图。传统治疗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洋地黄,以及抗凝药物等。严重病例还可试用免疫调节剂、静脉用人丙种球蛋白、免疫抑制剂等,甚至还包括左心室辅助装置、主动脉内气囊反搏等。心功能未恢复正常患者建议不应再次妊娠。上述治疗无效者建议行心脏移植术。预后主要取决于左室功能恢复程度,其死亡率较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为高。
孙瓅贤范中杰
关键词:心肌病围产期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心电图ST段变化与罪犯血管分析被引量:22
2011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单支病变所致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罪犯血管为左回旋支动脉(LCX)或右冠状动脉(RCA)时心电图sT段的偏移特点。方法1996年1月至2009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患者,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梗死相关血管为单支LCX或RCA。定量分析心电图sT段的偏移特点。结果LCX或RCA单支病变引起sT段抬高型心梗且资料完整者75例,LCX组及RCA组分别为16例、59例。右冠状动脉以第一转折处的前后分为RCA近段组、RCA远段组,分别为21例、38例。心电图I导联ST段压低、V.导联sT段抬高和I与aVL导联sT段均压低作为判断RCA为罪犯血管的敏感度分别为55.9%、74.6%、54.2%,特异度为81.3%、62.5%、81.3%,(P〈0.05)。aVR导联sT段压低i〉0.1mV、I导联sT段抬高和V;且V。导联sT段均抬高作为判断LCX为罪犯血管的敏感度分别为68.8%、81.3%、31.3%,特异度是76.3%、59.3%、91.5%,(P〈0.05)。V,导联的sT段不压低同时V:导联的sT段压低、胸前导联压低最大值出现在V,~V,导联在亚组中作为判断RCA近段病变的敏感度分别是47.6%、52.4%,特异度是78.9%、84.2%,(P〈0.05)。结论在LCX或者RCA单支血管引起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心电图分析中,需要结合多个导联的ST段变化来判断罪犯血管。
李全程康安孙瓅贤严健华陆益花陈红艳闫建玲李玲方全范中杰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电描记术罪犯血管
血清GDF-15、sST2、BNP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76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可溶性ST2(sST2)及脑钠肽(BNP)水平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慢性心衰患者70例(心衰组),按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分为NYHAⅢ级24例、Ⅳ级46例,以同期临床诊断单纯高血压及心律失常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ELISA法检测GDF-15、sST2,BNP检测仪床旁测定BNP。结果心衰组GDF-15、sST2、BNP、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基线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相对室壁厚度(RWT)基线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与NYHAⅢ级比较,NYHAⅣ级慢性心衰患者血清GDF-15、sST2、BNP水平及LVEDD、LVMI高,LVEF和RWT低(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sST2、GDF-15、BNP与LVMI、NYHA心功能分级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51、0.236、0.449,0.339、0.305、0.579;P均<0.05),与LVEF、RWT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380、-0.255、-0.496,-0.257、-0.298、-0.409;P均<0.05),sST2、GDF-15与BNP呈正相关(r分别为0.289、0.300,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BNP、GDF-15及sST2区分NYHAⅢ级与NYHAⅣ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52、0.678和0.706(P均<0.05)。结论血清GDF-15、sST2、BNP水平均与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且均能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但三者相比,BNP在判断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分级方面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崔圆金凤表孙瓅贤丁振江张爱文巨名飞张娜孙宏超侯维娜侯瑞田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15脑钠肽心功能
心室激动异常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心电图是公认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最简单易行、价格低廉的重要辅助检查之一,是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快速选择再灌注治疗方案的最重要依据之一。但心室激动异常(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右室起搏心律、预激综合征等)可能掩盖急性心肌梗死图形,导致误诊漏诊,可能延误急性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时机,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尤其是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死率可能更高,预后更差,但从急诊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中获益也最大。1996年Sgarbossa首次提出、2005年Reuben和Mann等进行简化的鉴别诊断,心室激动异常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在原发性ST-T改变的基础上出现"QRS波群———ST-T不一致"法则,包括(1)QRS波群主波向上的导联ST段抬高>0.1 mV;(2)QRS波群主波向下的导联ST段抬高>0.5 mV(V1~V3导联常见);(3)V1、V2和V3等S波为主的导联ST段压低>0.1 mV。除左束支传导阻滞外,右室起搏心律和预激综合征也可掩盖急性心肌梗死图形。上述法则可辅助急诊科、心内科医生较快速地诊断心室激动异常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从而尽早选择下一步再灌注策略,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孙瓅贤范中杰
关键词:左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心电图
对比堪萨斯心肌病问卷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采用堪萨斯心肌病问卷(KCCQ)及其他生活质量问卷对有心衰症状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方法以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住院并有心衰症状的27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KCCQ及其他生活质量量表对生活质量情况进行测量。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和冠脉造影资料。分析不同心功能状态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50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50%和221例≥50%患者KCCQ体力受限分别为(66±22)分和(73±22)分(P〈0.05)。NYHA心功能分级I、Ⅱ级227例和Ⅲ、Ⅳ级44例患者,KCCQ体力受限、症状和生活质量3项分别为(74±20)分比(60±27)分、(62±22)分比(49±25)分、(61±16)分比(53±18)分,(均P〈0.05)。197例心衰分级A、B级和74例C、D级患者生活质量比较,KCCQ体力受限、症状和生活质量3项分别为(75±19)分比(61±26)分、(63±22)分比(52±24)分、(61±16)分比(56±18)分(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生活质量KCCQ影响因素:年龄、NYHA心功能分级、性别、Judkins评分分级对患者体力受限有影响;性别和心衰分期对患者心衰症状有影响;性别对患者社会功能有影响。结论KCCQ的部分指标对患者心功能的评估更为敏感。年龄、NYHA心功能分级、性别、Judkins评分分级、心衰分期是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范中杰陆益花孙瓅贤严健华李全王燕杰庄勋张泽峰顾东风杨跃进
关键词:心力衰竭充血性生活质量问卷
WMR、MLR及两者联合对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WMR)、单核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MLR)及两者联合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AD)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评价其对CAD的诊断价值。方法2728例疑诊CAD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结果分为CAD组(1884例)与非CAD组(844例)。收集患者临床及辅助检查结果。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各指标最佳诊断界值。建立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AD的危险因素。分析WMR、MLR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CAD组中的男性、年龄≥65岁、有吸烟史、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缺血性脑卒中的比例以及WMR≥0.77比例、MLR≥0.27比例均较非CAD组高(均P<0.05)。WMR、MLR和两者联合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9(95%CI:0.618~0.661)、0.621(95%CI:0.598~0.644)和0.677(95%CI:0.656~0.698)。WMR及MLR均升高为CAD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WMR、MLR与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WMR及MLR联合升高为CAD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望成为辅助诊断CAD患病的新型炎症标志物。
刘逸翔范文俊丁振江张英史菲刘静怡孙瓅贤
关键词:冠心病
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
2009年
目的 比较不同冠脉病变程度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分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01例,采用中文版SF-36和QOL-35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测量,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和冠脉造影资料.按冠脉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冠脉无明显狭窄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比较各组间传统危险因素、生化指标和生活质量问卷得分的差异.对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冠脉病变程度不同分组问,SF-36总分(P=0.04)、生理机能(P<0.01)和社会功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QOL-35总分(P<0.01)和独立生活能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NYHA分级、生活环境、血清肌酐清除率、心梗史、病变支数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5).结论 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患者生活质量得分降低.年龄、性别、NYHA分级、生活环境、血清肌酐清除率、心梗史、病变支数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因素对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影响.
陆益花孙瓅贤严健华李全王燕杰庄勋张泽峰范中杰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生活质量
青年与中老年急性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比较被引量:51
2010年
目的比较青年与中老年发生急性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9年1月神经外科住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符合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者共786例,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年龄≤45岁)310例和中老年组(年龄>45岁)476例,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并分析两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和1年病死率。结果高血压是脑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中老年组高血压发病率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血症是中老年脑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吸烟史、大量饮酒史是青年脑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动静脉畸形及动脉瘤破裂是青年脑出血的主要原因,高血压是中老年脑出血的主要原因。青年组和中老年组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和1年病死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是各年龄组脑出血发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脂血症是中老年脑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吸烟史、大量饮酒史是青年脑出血的危险因素。预后主要与年龄、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有关,年龄>45岁,出血量大或出血发生在脑干、丘脑部位的患者预后差。
呼铁民孙瓅贤王维兴于淼张继伟
关键词:青年中老年脑出血预后
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依据动脉瘤是否破裂分为破裂组(n=326)和未破裂组(n=90),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动脉瘤特征相关资料。结果对两组临床资料和颅内动脉瘤特征的各变量单因素分析筛选后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优势比(OR)=18.226,95%可信区间(CI)=4.427-75.033]、动脉瘤家族史(OR=14.334,95%CI=3.171-64.786)、后交通动脉瘤(OR=4.265,95%CI=1.643-11.072)、中等动脉瘤(OR=5.641,95%CI=2.332-13.641)发生动脉瘤破裂风险高。结论吸烟史、动脉瘤家族史、中等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均是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危险因素。
呼铁民孙瓅贤王维兴王广杨立军孟杰于淼赵宗茂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