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涛

作品数:37 被引量:221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一般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5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3篇法治
  • 7篇中国法
  • 7篇国法
  • 5篇法治建设
  • 4篇党内
  • 4篇党内法规
  • 4篇中国法治
  • 4篇法律
  • 3篇法学
  • 3篇法治指数
  • 2篇引资
  • 2篇营商环境
  • 2篇招商
  • 2篇招商引资
  • 2篇政府
  • 2篇人事
  • 2篇人事管理
  • 2篇司法
  • 2篇主义
  • 2篇教育

机构

  • 34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北京市人民检...

作者

  • 34篇孟涛
  • 1篇刘振宇
  • 1篇张冰妍
  • 1篇鲁楠
  • 1篇杨天江
  • 1篇宋旭光
  • 1篇黄涛
  • 1篇江照

传媒

  • 4篇江苏行政学院...
  • 2篇人大法律评论
  • 1篇新视野
  • 1篇中国食物与营...
  • 1篇教学与研究
  • 1篇法学研究
  • 1篇中国党政干部...
  • 1篇政治与法律
  • 1篇现代法学
  • 1篇法学家
  • 1篇理论界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人权
  • 1篇重庆文理学院...
  • 1篇中国检察官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高校后勤研究
  • 1篇宏观质量研究
  • 1篇清华法治论衡
  • 1篇中国领导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1998
  • 1篇1996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方法治理论的两种模式——基于省级行政区域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地方法治理论有两种论证模式:横向层面和纵向层面。前者聚焦"地方"自身的特殊性,影响较大;后者强调"地方"相对于"中央"的自主性,种类较多。政治锦标赛理论和行政发包制理论,有力地支撑了地方法治理论。9个省份法治的调研分析表明:省级地方法治的差异不大,东部省份的法治未必领先于中西部省份,地方法治具有明显的"对上不对下"特征。横向层面的地方法治理论的事实依据和适用范围都有限,纵向层面的地方法治理论更为客观全面,两者应该互补。国家法治与地方法治的分工,取决于其治理事项的纵向发包程度和横向竞争程度。只有在发包和竞争程度都很高的经济领域和少数社会领域,地方法治才能完整存在。其他领域应该以国家法治为主。
孟涛
关键词:地方法治国家法治
中国司法公开的不均衡现象
2016年
中国的司法公开涉及四类国家机构: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公开的领域是审判、检务、警务和狱务。法院的审判公开性程度做得最好,已经接近"较好"的层次。我国四类司法机构的公开性程度,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现象。法院系统的司法公开经验,值得其他三家政法机构学习。
孟涛
关键词:司法公开警务公开法院司法机关法院系统检务公开
套期保值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永恒的主题,其中,信贷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多年来研究的重点课题,如何对信贷资产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有效地控制和降低银行不良资产,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现阶段,各商业银行根据各自...
孟涛
社会转型中的法治建设与财政改革
孟涛
关键词:公共财政现代法治财政立宪
听证在检察机关办案中的应用与完善被引量:1
2021年
听证制度集中体现了司法为民、参与社会治理、协商性司法等新时代检察制度属性,具有检务公开、程序正义、化解矛盾的重要司法价值。《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的出台,不仅契合了实践的丰富样态,且为实践提供规范指引和职权要求。检察机关在听证工作中应当适度限制听证范围、兼顾公正与效率价值、以实质化为导向、尽可能参考听证员意见,进一步解决好听证程序中的经费保障、矛盾外溢、关联机制的良性互动等实践难题。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课题组张际枫孟涛
关键词:听证程序正义
中国应急法律的发展和未来被引量:4
2020年
非常法律是调整紧急事件或突发事件的法律。中国的非常法律有三类:战争法律、紧急法律和应急法律。中国应急法律,开创于2003年SARS危机之后,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基本法,分为"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事件类""社会安全事件类"四个法律子部门,拥有庞大的应急预案体系作为支撑。2018年应急管理部组建以后,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类法律正在整合为"1+4"的新体系。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表明我国应该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修改《突发事件应对法》。
孟涛
关键词:应急法律紧急状态
中国法治评估的再评估——以余杭法治指数和全国法治政府评估为样本被引量:7
2017年
中国法治评估基本属于定量评估,定性的再评估不能完全揭示其问题和缺陷。通过信度、效度、误差、一致性和稳健性的分析,可以审查法治评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余杭法治指数和全国法治政府评估项目的审查发现,两者均具有信度和一致性不高、效度有偏差、稳健性不足、评估结果难以直接用于比较的问题。其根源在于缺乏有效的法治理论支撑、混淆不同种类的指标、计算方式比较随意、没有合理配置评估主体。未来的中国法治评估,需要建构严谨而合理的法治理论基础、设计同质性的法治指标体系、合理安排专家和公众的评估,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权重分配和计算规则,对结果划分等次进行评估、对定量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审查。
孟涛江照
关键词:信度一致性稳健性
党内法规:一种独特的中国法被引量:5
2022年
法的认识论主要来自法律实证主义、非法律实证主义和法律多元主义。这些论述各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法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没有先天的、一成不变的本质和功能。如果某一群体把某类制度性事实命名为“法”,那么这类社会事实将作为法而存在,其地位和功能都来自该群体的集体意向性赋予。当代中国的“法”,应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法认识论加以判断。这一认识论以马列主义法学思想为指导,结合中国国情而形成,在法的本质、渊源、存在形态、地位、功能、名称和表达上都有其特定性。如今,在中国共产党塑造的治理体系当中,每一种法的调整事项和范围都是有限的;法在其调整领域内具有权威地位,发挥规范、引导和保障功能,具有特定的名称形式;法源于实践,其权威地位来自党和人民的认可与遵从。中国共产党的事务需要规范性调整,党内法规是党务领域最权威的规范形式,其作为法的地位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明确肯定,因而是一种独特的中国法。
孟涛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中国法
法治的测量:世界正义工程法治指数研究被引量:32
2015年
法治指数是对法治理念的指数化塑造。世界正义工程基于实证化的法治理论和统计指数方法论,对法治理论进行了概念化和操作化界定,发展出了评估法治效果的因子体系和具体变量,目前测量法治的因子内容有九个方面:有限的政府权力、腐败的缺席、开放的政府、基本权利、秩序与安全、监管执行、民事司法、刑事司法、非正式司法。变量数据来自调查和事件统计,专业人士和广大公众均为评估主体,指数得分通过权重的均等分配和线性计算法加总而成;指数的信度、协调性和稳健性等等也接受了外部统计审查,以保障其科学性和公信力。该法治指数完整地阐释了法治定量评估的运行过程,只是目前还存在调查取样不足的问题。该指数的建构方法值得中国法治评估借鉴。
孟涛
关键词:法治指数
中国大陆法治评估运动的回顾、述评与前瞻被引量:11
2014年
中国大陆法治评估运动由普法运动、法治理论研究、境外法治评估实践和法治政府建设共同推动产生,有法治环境评估与法治建设评估两大类型,基于法制和法治理论、社会指标理论和绩效评估方法。法治环境评估侧重于法律制度背景和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以客观指标为主,特别注重层次分析法和统计调查法。法治建设评估侧重于法制建设工作,学术界和政府设计的指标分别以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为主体,主要采取德尔菲法、统计调查法、绩效评估法和线性计算法。中国未来的法治评估需要直接评估"法治",充分发挥主观指标的功能:政府法治评估应由更具权威的机构进行或将法治评估纳入政绩考核或目标责任考核:公众评估的领域和比重也应该扩大和提升。
孟涛
关键词:法治环境法治建设法治政府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