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娟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新生大鼠
  • 1篇生成素
  • 1篇受体
  • 1篇酸性蛋白
  • 1篇髓鞘
  • 1篇髓鞘碱性
  • 1篇髓鞘碱性蛋白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生成素
  • 1篇脑损伤
  • 1篇胶质
  • 1篇胶质纤维酸性
  • 1篇胶质纤维酸性...
  • 1篇红细胞生成
  • 1篇红细胞生成素
  • 1篇红细胞生成素...
  • 1篇促红细胞生成...
  • 1篇促红细胞生成...

机构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篇张彦华
  • 1篇朱慧英
  • 1篇徐发林
  • 1篇宋娟
  • 1篇郭佳佳
  • 1篇王彩红
  • 1篇段佳佳

传媒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不同时机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感染所致新生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感染致新生大鼠脑损伤保护作用的最佳应用时机及其相关机制。方法2日龄(P2)新生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A组)、脂多糖(LPS)感染组(B组)、早期EPO干预组(c组)、晚期EPO干预组(D组)。A、B、C组P2新生大鼠连续5d(132-P6)分别腹腔注射相应药物:等容积9g/L盐水+等容积EPO空白对照品、0.6mg/kgLPS+等容积EPO空白对照品、0,6rag/kgLPS+5000IU/kgEPO;D组P2新生大鼠连续5d(1)2-P6)腹腔注射0.6rag/kgLPS,P7开始连续腹腔注射5000IU/kgEPO5d(即P7-P11)。A、B2组分别于P2(腹腔注射第1次药物后6h)、P7、P12,各随机数字表法抽取10只新生大鼠取脑,以矢状缝为标志分为左右半脑,右侧脑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柃测脑组织EPO受体(EPOR)水平,左侧脑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EPORmRNA水平;A、B、C3组于P7随机数字表法选取10只新生大鼠灌注取脑,余续养,4组均于P12灌注取脑,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B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EPOR的表达,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1.HE染色示B组海马锥体细胞界限不清、层次紊乱,细胞数目减少,脑室扩张,周围白质有囊性软化区域形成;EPO干预组较B组病理改变减轻,早期干预组更明显。2.B组较A组EPOR蛋白及mRNA表达增加,随日龄的增加EPOR与EPORmRNA表达有下降趋势。3.B组MBP表达(107.46±3.65)较A组(146.78±3.13)明显减少(P<0.05),EPO干预组较B组表达增加,且C组(126.25±4.42)较D组(117.35±3.42)增加更明屁(P<0.05)。4.B组GFAP表达(P7、P12分别为141.46±11.92、149.48±13.59)较A组(P7、P12分别为120.63-4-13.32、119.74±12.48)增加(P<0.05),P12时EPO干预组表达较B组
徐发林郭佳佳王彩红朱慧英张彦华宋娟段佳佳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髓鞘碱性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