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官正华

作品数:30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温州市育英国际实验学校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语言文字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4篇教学
  • 7篇语文
  • 5篇阅读教学
  • 5篇课程
  • 4篇语文课
  • 4篇年级
  • 4篇教育
  • 4篇课程标准
  • 3篇语文课程
  • 3篇语文课程标准
  • 3篇教师
  • 2篇学语
  • 2篇义务
  • 2篇义务教育
  • 2篇语言
  • 2篇阅读课
  • 2篇指向
  • 2篇篇章
  • 2篇文本
  • 2篇小学语文

机构

  • 17篇温州市育英国...
  • 2篇温州市瓯海区...
  • 1篇浙江温州市瓯...

作者

  • 17篇官正华
  • 3篇董晓群
  • 1篇朱瑛

传媒

  • 6篇辽宁教育
  • 6篇教学与管理(...
  • 3篇教学月刊(小...
  • 1篇小学德育
  • 1篇云南教育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思辨对话:有道、有效、有法
2015年
所谓思辨能力,就是思考与辨析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思维品质、语言素养,更关系到学生的思想发育和人生发展。很多小学生在长期课堂学习中,养成了配合老师的“好习惯”。他们熟悉老师的套路,知道怎样应对老师的提问,在此过程中得到的表扬助长了其迎合心理,久而久之,丧失了思辨能力。
官正华
关键词:思辨能力语言素养有道最近发展区教学行为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细节分析
2006年
官正华
关键词:教学细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鱼浅水实验教材
从“习得”走向“悟得”——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白鹅》教学案例分析
2013年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生学习语言运用有两个境界:习得和悟得。习得是指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应用以后,使某种操作技能变得熟练;而悟得是指通过思与觉,内化所学的内容变成自己智慧的一部分。就如以下案例中两位教师对《白鹅》一文的教学,体现了不同教师对“语言文字运用”境界的不同理解。
官正华
关键词:教学案例分析《白鹅》《语文课程标准》学习语言
生成性课程资源的捕捉与开发
2005年
随着课改的深入,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课堂上,图片、文字、歌曲、影片等各类资料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教材的内容。但是,如何在生活中及时捕捉生成性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品德熏陶,开展灵活的、有针对性的品德教育,却使不少教师感到难以把握。笔者试从不同角度选取典型案例,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
官正华
关键词:生成性课程教师课改品德教育课堂
设计多样学习活动,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被引量:1
2015年
小学语文学习方式变革的口号已经提出多年,但是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大部分课堂的教学方式主要还是问答和讲述。一线教师研究教的活动比较多,研究学的活动比较少,"教"和"学"之间无法架起有效桥梁。语文教学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型,
官正华
关键词: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变革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教师研究
一课四变,多维学文——《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
2016年
【教材分析】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组中的一篇课文。文章记叙了在高寒缺氧、环境恶劣的条件下,西部建设者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难题,修筑了青藏铁路的故事。整篇文章充满了浓浓的正能量,字里行间包含了对西部建设者们的歌颂与赞美。
官正华
关键词:青藏铁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建设者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评价应解决的五个问题被引量:6
2016年
小学语文阅读课流派众多,王崧舟的煽情、窦桂梅的洒脱、薛法根的朴实,各具特点,正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如果没有一个评价标准,教师很快就会在各种形式的阅读教学中邯郸学步,迷失自己。评价一堂阅读课是不是好,标准很多,看课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解读。笔者用五个问题,试图对阅读课堂教学进行更简单明了的评价。
官正华董晓群
关键词:教学评价语文阅读课小学语文阅读阅读课堂阅读教学
德育管理网络化探析被引量:1
2005年
官正华
关键词: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网络化德育工作者校园局域网教育形式德育模式
当“旧题型”运用“新形式”
2013年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的教学。”考试作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准确反映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落实课程目标情况,提供诊断信息。遗憾的是,不少试卷命题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有的过多注重双基,忽视了学生能力的考查;有的严谨有余,趣味不足;有的追求偏、怪、难的题目,让学生摸不着北……这样的考试与课标要求完全背离,不仅考不出学生的能力与水平,反而会造成对学生学业、教师教学的负面影响。笔者在主持学校教学管理过程中,尝试结合小学语文的“旧题型”,立足“语用”,突破束缚,让试卷上的每一道题更准确地反馈教和学的成果,为教学行为反思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数据。
官正华
关键词:题型《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评价教师教学试卷命题课程目标
比较:阅读教学的另一扇窗被引量:2
2014年
比较阅读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内容或形式上相同、相似或相悖的作品编为一组,相互对照,辨析异同,以识别作品特征,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阅读方法超越了“篇”的局限,不再仅仅学“这一课、这一段、这一句、这一词”,而是由此及彼,举一反三,通过与课内、课外的多篇文章进行纵横比较,引导学生在自主体验、分析、归纳的过程中,由表及里地准确把握文本特征,加速对知识的消化、迁移、运用,由点到线、由浅入深地构建知识和方法体系,达到触类旁通、将薄书读厚的效果,真正体现了“用教材教”“用课文学语文”的理念。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试图通过比较阅读,打开阅读教学的另一扇窗。
官正华
关键词:阅读教学教学方法读写能力举一反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