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庄建华

作品数:213 被引量:912H指数:17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3篇期刊文章
  • 61篇会议论文
  • 3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5篇医药卫生
  • 10篇文化科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9篇眩晕
  • 45篇睡眠
  • 31篇位置性
  • 31篇位置性眩晕
  • 30篇前庭
  • 29篇阵发
  • 26篇半规管
  • 24篇阵发性
  • 24篇良性阵发性位...
  • 16篇睡眠障碍
  • 13篇神经病
  • 13篇神经病学
  • 13篇发作性
  • 12篇睡眠剥夺
  • 11篇细胞
  • 10篇水平半规管
  • 10篇头痛
  • 9篇疗效
  • 8篇失眠
  • 7篇眼动

机构

  • 211篇第二军医大学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市静安区...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 2篇嘉兴学院
  • 2篇上海志听医疗...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长征医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福州总医院
  • 1篇日照市人民医...
  • 1篇解放军第四一...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212篇庄建华
  • 133篇赵忠新
  • 53篇黄流清
  • 41篇尹又
  • 28篇彭华
  • 28篇贺斌
  • 28篇吴惠涓
  • 27篇黄坚
  • 23篇陈瑛
  • 23篇李雁鹏
  • 21篇张琳
  • 20篇李澎
  • 20篇陈瑛
  • 18篇王文昭
  • 17篇靳哲
  • 17篇赵正卿
  • 17篇李艳成
  • 16篇徐瑾
  • 16篇杨月嫦
  • 15篇赵瑛

传媒

  • 14篇第二军医大学...
  • 9篇临床神经病学...
  • 7篇中华神经科杂...
  • 7篇现代医药卫生
  • 7篇临床耳鼻咽喉...
  • 6篇中国神经精神...
  • 5篇临床和实验医...
  • 4篇解放军医学杂...
  • 4篇第十二届全国...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第九次全国脑...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神经疾病与精...
  • 2篇中国神经免疫...
  • 2篇西北医学教育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上海医学
  • 2篇中国新药与临...
  • 2篇免疫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9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16篇2017
  • 15篇2016
  • 35篇2015
  • 12篇2014
  • 16篇2013
  • 8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11篇2009
  • 14篇2008
  • 8篇2007
  • 1篇2006
  • 9篇2005
2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在神经病学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体会被引量:1
2011年
医学院校的培养模式多年来一直沿用了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养。随着社会人文化的发展,病人是一个社会的人,在对病人的救治过程中,把病人当作一个社会的人,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及人文多个方面的综合治疗,所以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对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对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彭华赵忠新贺斌庄建华
关键词:教学神经病人文教育
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睡眠剥夺36小时对健康男性工作记忆的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 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研究睡眠剥夺36 h对健康男性工作记忆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1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连续36 h睡眠剥夺,睡眠剥夺前后分别接受工作记忆任务测试,同时进行fMRI扫描.fMRI扫描采用2项工作记忆任务,收集获得的行为学结果和fMRI图像,用SPM2软件进行图像分析.比较睡眠剥夺前后工作记忆任务测试及fMRI扫描结果.结果 剥夺后LTR任务的反应时间为(866±102)ms,比剥夺前[(754±91)ms]明显延长(t=2.59,P〈0.01),准确率为84.78%±8.71%,比剥夺前(95.31%±3.56%)明显降低(t=3.52,P〈0.01);剥夺后PLUS任务的反应时间为(848±94)ms,比剥夺前[(756±79),ms]明显延长(t=2.37,P〈0.05),准确率为84.22%±9.66%,比剥夺前(95.70%±4.72%)明显降低(t=3.38,P〈0.01);剥夺前在额顶叶、前扣带回和丘脑等工作记忆相关性脑区被激活.PLUS任务较LTR任务激活脑区范围更广,强度更显著.剥夺后顶叶激活降低,前额叶和丘脑的激活增强.结论 睡眠剥夺能够导致工作记忆能力受损.fMRI显示睡眠剥夺后完成工作记忆任务时,在相应脑区顶叶激活降低,前额叶和丘脑激活增强,这可能是睡眠剥夺导致认知功能损害的机制之一.
赵明霞赵忠新彭华吴惠涓张琳黄流清贺斌庄建华
关键词:睡眠剥夺记忆额叶磁共振成像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残留症状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耳石复位后残留症状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共收集42例门诊确诊BPPV的患者在发病时和耳石复位成功1周后的一般情况,以及眩晕残障量表(DH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检查(oVEMP)的结果。按照复位成功后有无残留症状进行分组比较,Logistic回归分析残留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41例患者完成随访。发现12例(29.3%)患者耳石复位成功后出现残留症状。残留症状组平均年龄和病程均大于无残留症状组(P〈0.05);残留症状组oVEMP患侧的振幅在耳石复位后有明显增高(P〈0.05);残留症状组的DHI—E(情绪)和HADS总分均高于无残留症状组(P〈0.01)。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PPV发病时的情绪状态是复位后残留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BPPV复位后残留症状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抑郁与焦虑情绪是主要影响因素,BPPV发病时心理情绪干预能预防或改善残留症状的发生。
童蓓周丽丽庄建华赵忠新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抑郁焦虑残留症状
前庭阵发症的影像学特点被引量:23
2013年
目的探讨前庭阵发症(VP)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应用MRI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3D-FIESTA)对51例VP患者(VP组)及51例其他眩晕病患者(对照组)的桥小脑角区进行轴位扫描,并比较其结果。结果 VP组42例(82.4%)患者存在神经血管交互压迫(NVCC),其中单侧37例(88.1%),双侧5例(11.9%);对照组8例(15.7%)患者有NVCC,均为单侧。VP组NVCC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5.351,P<0.001)。VP组NVCCⅠ型23耳(48.9%),Ⅱ型5耳(10.6%),Ⅲ型17耳(36.2%),Ⅳ型2耳(4.3%);压迫小脑前下动脉45耳(95.7%)。对照组Ⅰ型4耳(50.0%),Ⅱ型1耳(12.5%),Ⅲ型3耳(37.5%),无Ⅳ型;压迫血管均为小脑前下动脉。VP组与对照组分型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7,P=0.947)。结论 VP患者NVCC的发生率较高,最常见的为单侧NVCCⅠ、Ⅲ型的前庭蜗神经与小脑前下动脉交互压迫。
李艳成徐瑾贺琦徐雪元陈瑛靳哲庄建华赵忠新
关键词:眩晕影像学
发作性睡病患者睡眠觉醒节律与NREM-REM睡眠周期的研究
目的:观察发作性睡病患者的睡眠-觉醒结构、非快眼动(NREM)与快眼动(REM)睡眠周期的特点. 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14例符合条件的发作性睡病患者(男9例;平均13.4±2.6岁)和14名性别、年...
徐兴吴惠涓庄建华陈坤黄蓓赵正卿赵忠新
关键词:发作性睡病睡眠周期
一种女性持续接尿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女性持续接尿器,包括裤体和接尿罩,所述的裤体的裆部开设开口;所述接尿罩为两端开口的漏斗型结构,接尿罩的较大开口侧沿边设有一圈充气圈,该充气圈与裤体的开口对应连接,接尿罩的较小开口...
费才莲庄建华荆瑶杨亚娟彭飞
文献传递
S-126成人呼吸事件致脑电觉醒反应与年龄及呼吸紊乱指数的关系研究
张琳庄建华黄坚黄流清赵忠新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持续时间和病因分析被引量:25
2018年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成功后残余症状的持续时间及可能病因。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内科的原发性良性阵发性置性眩晕且复位成功的60例患者,对其中存在残余症状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主观视觉垂直线(SVV)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 VEMP)进行记录,随访并记录残余症状持续时间。按残余症状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短时组(残余症状持续时间≤7 d)和长时组(残余症状持续时间>7 d),比较2组患者上述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复位成功后存在残余症状的患者有36例(60.00%),其中22例(61.11%)患者在1周内自发缓解,14例残余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周。短时组患者复位后当日的VAS评分和HADS评分均低于长时组(P均<0.05),SVV反方向偏斜发生率高于长时组[63.6%(14/22)vs 28.6%(4/14),χ~2=4.21,P=0.04],而2组的o VEMP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位成功后短暂的耳石器功能障碍和中枢再调定延迟参与了BPPV残余症状的发生,但其主观头晕症状较轻、持续时间较短。持续时间超过1周的残余症状多与精神情绪因素相关。
李斐肖本杰陈瑛高博严静宇赵菲周晓闻顾欢欢庄建华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持续时间
IL-1β启动子区多态性增高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睡眠障碍风险
尹又刘艳黄流清庄建华赵忠新
重视教学方法,提高神经病学临床实习效果被引量:7
2008年
临床实习是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带教计划、重视教学查房、注重病历书写、循序渐进培养操作能力、完善出科考核、加强素质教育以及加强带教老师的检查和督促等方面进行临床带教工作,确实提高神经病学的临床实习教学效果。
庄建华黄流清赵忠新
关键词:神经病学教学方法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