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乙

作品数:19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镇痛
  • 6篇麻醉
  • 5篇手术
  • 4篇直肠
  • 4篇直肠癌
  • 4篇术后
  • 4篇帕瑞昔布
  • 4篇
  • 4篇肠癌
  • 3篇硬膜
  • 3篇硬膜外
  • 3篇全麻
  • 3篇细胞
  • 3篇芬太尼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 2篇术后镇痛
  • 2篇通路
  • 2篇内注射
  • 2篇鞘内

机构

  • 18篇大连大学
  • 1篇大连大学附属...

作者

  • 18篇张乙
  • 14篇隋成
  • 8篇王庆辉
  • 8篇崔金花
  • 8篇姜万维
  • 7篇周晶
  • 1篇段海霞
  • 1篇于学美
  • 1篇应朝晖
  • 1篇戚军
  • 1篇赵世芬
  • 1篇李成刚
  • 1篇万连壮
  • 1篇宋希斌
  • 1篇崔进
  • 1篇秦丹

传媒

  • 5篇中国肛肠病杂...
  • 4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鞘内注射大麻素受体激动剂与右美托咪定在大鼠骨癌镇痛中的相互作用
2020年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大麻素受体激动剂(WIN 55,212-2)与右美托咪定在大鼠骨癌痛模型中的镇痛作用,并了解其相互作用。方法选取120只6周雌性SD大鼠,在七氟烷麻醉下于胫骨注入大鼠乳腺癌MRMT-1细胞(1×105)建立骨癌痛模型,运用放射线和HE染色法判断骨癌形成。注入MRMT-1后第10天,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WIN 55,212-2(W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W组(n=40)分为对照组和WIN 55,212-2的1μg、3μg、10μg和30μg组。D组(n=32)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的3μg、10μg、30μg组。通过von Frey纤维细丝测定大鼠机械缩爪阈值(MWT),观察鞘内注WIN 55,212-2和右美托咪定的镇痛效果。用等辐射分析法(n=32)分析两种药物的相互作用。结果放射线、病理学结果表明注入MRMT-1肿瘤细胞后成功建立骨癌模型,注入肿瘤细胞后大鼠MWT明显减小,产生骨癌疼痛(机械性痛觉超敏)。与对照组相比,WIN 55,212-2和右美托咪定能剂量依赖性的增加MWT(P<0.05),而等辐射分析法显示两种药物是相加作用。结论鞘内注射大麻素受体激动剂与右美托咪定有效抑制大鼠骨癌痛,两种药物的镇痛效果是相加作用。
崔金花周晶张乙隋成
关键词:骨癌痛
不同浓度氯普鲁卡因复合吗啡应用于直肠癌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2009年
为观察氯普鲁卡因复合吗啡应用于直肠癌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我们选择120例直肠癌患者,其中行直肠癌根治术(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52例,直肠癌切除术68例,随机分成A、B、C三组,各40例。A组中,直肠癌根治术16例,直肠癌切除术24例;B组中,直肠癌根治术17例,直肠癌切除术23例;C组中,直肠癌根治术19例,直肠癌切除术21例。术后给予硬膜外持续镇痛。A组用1.0%氯普鲁卡因+0.1mg/ml吗啡,B组用1.2%氯普鲁卡因+0.1mg/ml吗啡,C组用1.5%氯普鲁卡因+0.1mg/ml吗啡。结果显示,A组镇痛效果较差,VAS为28.0±4.7~57.0±6.2,有13例诉求3%氯普鲁卡因5ml或哌替啶100mg肌肉注射;B组镇痛效果较好,VAS为9.5±2.3~13.0±4.4;C组镇痛效果好,VAS为8.7±3.3~11.0±3.5。B,C组均无额外诉求,但B组与C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氯普鲁卡因复合吗啡应用于直肠癌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良好,其中以1.2%和1.5%浓度为好。
张乙姜万维隋成王庆辉戚军
关键词:氯普鲁卡因吗啡
鞘内注射帕瑞昔布钠在大鼠骨癌痛模型中的镇痛作用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帕瑞昔布钠在大鼠骨癌痛模型中的镇痛作用。方法选取40只6周雌性SD大鼠,在七氟烷麻醉下于胫骨注入MRMT-1(1 × 104/L)大鼠乳腺癌细胞建立骨癌痛模型,运用放射线和HE染色法来判断骨癌形成与否。注入MRMT-1后第3天,将PE-10导管置入蛛网膜下隙,用于鞘内注射0.9%氯化钠或帕瑞昔布钠。第10天,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对照组和帕瑞昔布钠0.1、0.3、1.0和3.0 g/L组,每组8只。通过von Frey纤维细丝测定大鼠机械缩爪阈值,观察鞘内注射帕瑞昔布钠的镇痛效果。结果放射线、病理学以及行为学结果共同表明注入MRMT-1肿瘤细胞后100%成功建立骨癌痛模型。对照组和帕瑞昔布钠0.1、0.3、1.0和3.0 g/L组的最大镇痛效应百分比分别为(13.89 ± 4.17)%、(7.54 ± 3.91)%、(57.47 ± 11.47)%、(85.72 ± 9.42)%和(100.00 ± 0.00)%,与对照组相比,鞘内注射帕瑞昔布钠能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大鼠机械缩爪阈值(P〈0.05)。结论鞘内注射帕瑞昔布钠有效抑制大鼠骨癌痛。
张乙隋成崔金花
关键词:骨癌痛
小剂量咪哒唑仑合并利多卡因行骶管阻滞麻醉在肛肠病手术中的应用
2009年
为观察小剂量咪哒唑仑合并利多卡因行骶管阻滞麻醉在肛肠病手术中的效果,将120例择期行肛肠病手术病人按骶管阻滞麻醉用药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骶管内单次注入1.2%利多卡因合并咪哒唑仑(0.05mg/kg)组(ML组),骶管内单次注入1.2%利多卡因组(SL组)。观察术中镇痛、镇静效果,扩肛牵拉反射(下腹痛)以及术后24h对术中有关操作的遗忘程度。结果显示,ML组术中均无恐惧感,术中术后无恶心、呕吐、梦幻及呼吸不畅等并发症;SL组术毕及术后24h对术中操作和医务人员的对话均可清楚回忆。ML组和SL组相比,术中镇静评分、扩肛牵拉反射及术后遗忘程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表明,小剂量咪哒唑仑合并利多卡因骶管阻滞麻醉用于肛肠病手术优于单纯利多卡因骶管阻滞麻醉。
隋成姜万维张乙
关键词:肛肠疾病咪达唑仑利多卡因骶管阻滞麻醉
异丙酚全麻与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行大肠手术的比较
2008年
研究相同剂量异丙酚全麻与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行大肠手术对循环、血糖及术后苏醒的影响。ASAⅠ-Ⅱ级择期行结、直肠手术的病人44例,随机分为G1组(持续异丙酚静脉泵入复合微量泵持续硬膜外泵入组)和G2组(单纯异丙酚静脉泵入复合吸入麻醉组),每组22例。观察两组病人在插管后、切皮、术中及拔管后血糖变化,并记录术毕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显示,G1组于插管后、切皮时、术中及拔管即刻时间段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较G2组略低且平稳(P〈0.05),G1组麻醉前后血糖无明显改变,但G2组较G1组插管后、切皮时、拔管即刻显著升高(P〈0.05)。G1组术毕定向力恢复时间及出手术窀时间早于G2组。结果表明,相同剂量异丙酚静脉持续泵注复合微量泵持续硬膜外推注局麻药可以在围术期完善镇痛、镇静、肌松效果,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可以在稳定血流动力学的同时,更好的满足手术要求,提高术后恢复质量。
姜万维段海霞张乙王庆辉
关键词:异丙酚麻醉硬膜外麻醉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行直肠癌根治术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姜万维王庆辉张乙隋成
关键词: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胰岛素抵抗直肠癌根治术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应激性糖尿病高代谢状态
帕瑞昔布钠用于直肠癌手术超前镇痛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为观察帕瑞昔布钠对直肠癌术后的镇痛效果,将12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于手术开始前20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B组于缝皮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C组(对照组)不注射帕瑞昔布钠。3组患者术后均采用1.2%氯普鲁卡因加0.01Yoo吗啡进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观察术后24h患者PCEA的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硬膜外吗啡及氯普鲁卡因用量及镇痛的补救用药率。结果显示,与C组比较,A组和B组术后24hPCEA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硬膜外吗啡及氯普鲁卡因用量和补救用药率降低(P〈O.05);与B组比较,A组术后24hPCEA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硬膜外吗啡及氯普鲁卡因用量和补救用药使用率降低(P〈0.05)。结果表明,直肠癌手术应用帕瑞昔布钠有超前镇痛作用,能减少术后患者PCEA的按压次数,减少阿片类药物应用,提高镇痛质量。
张乙姜万维崔金花王庆辉崔进隋成周晶于学美
关键词:直肠癌镇痛
食道超声引导下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评估食道超声引导下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室缺)封堵术的疗效。方法 2008年10月~2009年6月,45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儿,男27例,女18例,平均年龄3.5岁(14个月~11岁),平均体重16.8 kg(9~30 kg)。经胸心脏超声显示室间隔缺损,8例为嵴内型,36例为膜部型(其中6例伴有膜部瘤形成),1例为肌部型。缺损直径3~10 mm,平均4.5mm。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经胸骨下段正中切口,长3~5 cm。在食道超声的引导下,经右室游离壁置入腰部直径5~16 mm的国产室缺封堵器。结果 45例均成功封堵,无中转体外循环病例。42例术后无残余分流,3例封堵后即刻超声示少量残余分流,术后5天复查超声示分流消失。2例术后心电图示右束支传导阻滞,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余43例术后心电图无异常改变。术后住院时间3~7 d,平均4.4 d。随诊3~6个月,1例术后1个月大量心包积液,经心包穿刺后痊愈,余44例均恢复良好,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无残余分流,无封堵器晚期移位,无瓣膜关闭不全加重。结论食道超声引导下小切口室缺封堵术创伤小,安全性高,近期疗效满意。
万连壮应朝晖姜万维赵世芬张乙王庆辉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食道超声微创治疗
帕瑞昔布钠对直肠癌患者肾功能和术后镇痛舒芬太尼消耗量的影响
2011年
为探讨帕瑞昔布钠短期应用对直肠癌患者术后镇痛和肾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50例择期直肠癌根治术患者(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三组,即帕瑞昔布钠组(A组)、帕瑞昔布钠复合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B组)和安慰剂复合PCIA组(C组)。对比分析各组术前、静注帕瑞昔布钠前即刻及静注帕瑞昔布钠后1h、2h、6h、12h、24h、36h和48h的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含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测定静注帕瑞昔布钠后1h、2h、6h、12h、24h、36h和48h时的疼痛程度;记录各相邻时间点之间舒芬太尼的消耗量。结果显示,三组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含量组间和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A组患者静注帕瑞昔布钠后1h、2h、6h和12h VAS评分升高,B组患者静注帕瑞昔布钠后1h、2h和6h VAS评分降低,B组患者静注帕瑞昔布钠后1h、2h、6h、12h、24h和36h舒芬太尼各时段消耗量减少。结果表明,短期、少量使用帕瑞昔布钠对肾功能正常的直肠癌患者的肾功能无影响。术后PCIA复合应用帕瑞昔布钠使镇痛更完善,并可减少舒芬太尼术后镇痛消耗量。
姜万维王庆辉张乙隋成周晶
关键词:直肠癌肾功能病人自控静脉镇痛
丙泊酚对心肌细胞内Mg^(2+)浓度的调节机制
2016年
为检测心肌细胞内游离形式Mg^(2+)浓度([Mg^(2+)]i)在丙泊酚作用下的变化,观察其规律,并进一步探讨机制。为指导临床合理选择麻醉药物提供实验依据。从活体大鼠中分离得到单一的心肌细胞,显微荧光分光光度计系统(PTi system,USA)连续性地检测心肌细胞内[Mg^(2+)]i的动态变化;分别观察在细胞外存在或不存在Ca^(2+)及细胞内存在或不存在Na^(2+)的前提下,丙泊酚是否能影响胞内[Mg^(2+)]i的变化;用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P38阻断剂对受试心肌细胞进行20min预处理,然后用离子荧光法观察受试细胞内[Mg^(2+)]i受到丙泊酚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经离子荧光法测定,静息状态下心肌细胞的[Mg^(2+)]i是0.92 mmol/L±0.06 mmol/L。2.丙泊酚可增加[Mg^(2+)]i,并呈剂量依赖性。其EC50是266.61±34.89μmol/L。3.丙泊酚诱导的[Mg^(2+)]i增加可能不受胞外Mg^(2+)浓度变化的影响,而源于细胞内。4.细胞内Ca^(2+)浓度变化不会影响丙泊酚诱导的[Mg^(2+)]i增加。5.丙泊酚诱导的[Mg^(2+)]i增加不受细胞外Na+浓度变化的影响。6.丙泊酚可能通过激活P38MAPK调节[Mg^(2+)]i,P38MAPK几乎完全阻断了丙泊酚对心肌细胞内[Mg^(2+)]i的影响。
秦丹张乙玄国城隋成
关键词:丙泊酚心肌细胞MAPK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