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彭三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电针
  • 3篇血管
  • 3篇不同时辰
  • 2篇电针大鼠
  • 2篇血管活性
  • 2篇血管活性肠肽
  • 2篇人微小病毒
  • 2篇昼夜节律
  • 2篇紫癜
  • 2篇足三里
  • 2篇节律
  • 2篇活性
  • 2篇活性肠肽
  • 2篇B19-DN...
  • 2篇肠肽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电针疗法
  • 1篇毒性
  • 1篇多聚

机构

  • 9篇徐州医学院
  • 2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张彭三
  • 7篇张凤真
  • 6篇王梅申
  • 2篇薛天阳
  • 2篇程华
  • 2篇许伟
  • 1篇胡匡祜
  • 1篇刘露霞
  • 1篇陈幽婷
  • 1篇马巧英
  • 1篇丁允闽

传媒

  • 4篇徐州医学院学...
  • 2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医研究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年份

  • 2篇2003
  • 1篇2000
  • 3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8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下丘脑交叉上核在针刺效应时辰差别中的作用被引量:12
1994年
为探讨下丘脑交叉上核在针刺效应时辰差别中的作用,以大鼠血浆cAMP和cGMP会量为电针效应的指标,观察了不同时辰电针正常大鼠和交叉上核损毁大鼠足三里穴对血浆cAMP和cGMP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正常大鼠血浆cAMP和cGMP会量呈双峰样昼夜节津变化,午时电针使大鼠血浆cAMP和cGMP含量变化的幅度显著大于卯、酉和子时电针时血浆cAMP和cGMP含量的变化幅度。2、电解损毁大鼠双侧交叉上核后,大鼠血浆cAMP和cGMP会量失去双峰样昼夜节律变化,电针后各时辰cAMP和cGMP血桨会量变化幅度相比差别不明显。提示时间因素在针刺治疗中有重要作用,下丘脑交叉上核可能是调控针刺效时辰差别的主要中枢所在。
张彭三张凤真王梅申陈幽婷刘露霞
关键词:电针疗法丘脑核针灸效应
大鼠下丘脑交叉上核的肽能传出投射被引量:2
1995年
用HRP逆行追踪术观察了大鼠下丘脑交叉上核的传出投射,并进一步通过HRP逆行追踪结合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了交叉上核投射神经元的性质.结果表明:交叉上核有稀疏的投射分布到下丘脑前核前部、腹内侧核、背内侧核、室周核、背侧区、丘脑室旁核和带旁核.交叉上核投射的主要靶区是下丘脑室旁核下区和室旁核,交叉上核的加压素能和血管活性肠肽能神经元参与这一投射.另外,HRP逆行追踪表明除本实验所涉及的神经肽外,还有其他神经递质参与这一投射.文内还就交叉上核向下丘脑室旁核下区和室旁核的投射及其化学性质进行了讨论.
张彭三张凤真王梅申
关键词:下丘脑投射神经元神经肽
不同时辰电针大鼠“足三里”对交叉上核VIP免疫反应性影响被引量:11
1995年
免疫细胞化学结合图像分析研究表明,不同时辰电针大鼠“足三里”对交叉上核血管活性肠肽(VIP)免疫反应性的影响效应不同。在白天光照条件下针刺,交叉上核中VIP免疫反应性显著增加;而于无光照夜间针刺,交叉上核中VIP免疫反应性呈现下降趋势。这种不同时辰针刺对交叉上核VIP影响的效应不同与交叉上核内VIP含量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本研究结果提示不同时辰针刺“足三里”对机体神经内分泌活动产生不同影响。
丁允闽张凤真张彭三王梅申
关键词: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内分泌足三里电针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人微小病毒B19-D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人微小病毒B19(HPVB19)感染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对66例ITP患儿和4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66例ITP患儿血清中HPVB19-DNA阳性26例,阳性率39%;4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中HPVB19-DNA阳性4例,阳性率10%;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1.36,P<0.05).ITP组中急性型与慢性型之间有显著差异(X2=12.65,P<0.05).而初发与复发、治疗前与治疗后、外周血血小板高与低以及不同性别之间其检出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ITP患儿血清中HPVB19-DNA阳性率高,尤其是急性型ITP.
许伟薛天阳程华张彭三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人微小病毒B19PCR病毒性心肌炎
不同时辰电针大鼠足三里穴对血浆cAMP和cGMP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1994年
中医历来认为人和自然是统一的整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对自然界的变化,“人亦应之”。历代医家继承发扬了“因时制宜”的原则,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子午流注”针法,它强调不同时辰脏腑气血盛衰状况不同,
张彭三张凤真王梅申陈幽婷刘露霞
关键词:足三里穴血浆电针历代医家
不同时辰电针时大鼠下丘脑交叉上核神经元中胞嘧啶单核苷酸酶反应的变化被引量:3
1995年
采用形态学与酶细胞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在光镜水平定量观测了大鼠下丘脑交叉上核神经元中胞嘧啶单核苷酸酶反应在不同时辰及不同时辰电针时的变化。结果表明交叉上核神经元中胞嘧啶单核苷酸酶反应呈昼夜节律变化,子时和卯时反应较强,午时和酉时反应较弱。不同时辰电针大鼠足三里时交叉上核神经元中胞嘧啶单核苷酸酶反应的变化不同,表现为酶反应增强或减弱,午时电针时交叉上核神经元中胞嘧啶单核苷酸酶反应变化的幅度最大。
张彭三张凤真王梅申胡匡祜
关键词:电针昼夜节律
PHA-L免疫组化顺行追踪技术简介
1989年
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放射自显影(ARG)等技术广泛用于神经解剖学研究,使束路追踪有了长足的进展。近年,Gerfen等提出利用一种植物凝集素免疫组化顺行追踪的新方案,具有很多优点,受到神经解剖学者的重视。在此将这一新的技术作一简介。
张凤真张彭三
关键词:PHA-L免疫组化
血管活性肠肽、加压素和生长抑素免疫阳性细胞和纤维在大鼠交叉上核的分布被引量:1
1994年
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了正常和秋水仙素预处理后的血管活性肠肽、加压素和生长抑素免疫反应阳性胞体和纤维在SD大鼠交叉上核的分布。(1)血管活性肠肽:在交叉上核嘴侧部的腹外侧部有少量阳性胞体和纤维分布;在交叉上核中部,大量阳性胞体集中在腹外侧亚核,相当多的阳性纤维分布于整个核区;在交叉上核尾侧部可见少量阳性胞体和中等密度的阳性纤维。(2)加压素:在交叉上核嘴侧部和尾侧部可见中等密度的阳性胞体和纤维,以核的背内侧为多,大量阳性胞体和纤维见于交叉上核中部的背内侧亚核。(3)生长抑素:阳世胞体较少,散布于交叉上核的背内侧亚核,以核的中部为多,中等密度的阳性纤维遍及交叉上核全长。(4)双标显示血管活性肠肽、加压素和生长抑素存在于交叉上核的不同神经元之中,没有共存。
张彭三王梅申张凤真
关键词:血管活性肠肽加压素生长抑素
血管升压素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在下丘脑交叉上核中的分布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观察加压素 (V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在下丘脑交叉上核中的分布。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显示下丘脑交叉上核的VP阳性神经元。结果 在交叉上核的背内侧亚核有大量的V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胞体和纤维。
马巧英王梅申张彭三
关键词:昼夜节律血管升压素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人微小病毒B19-D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人微小病毒B19(HPVB19)感染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对66例ITP患儿和4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66例ITP患儿血清中HPVB19-DNA阳性26例,阳性率39%;4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中HPVB19-DNA阻性4例,阳性率10%;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1.36,P<0.05)。ITP组中急性型与慢性型之间有显著差异(X^2=12.65,P<0.05)。而初发与复发、治疗前与治疗后、外周血血小板高与低以及不同性别之间其检出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ITP患儿血清中HPVB19-DNA阳性率高,尤其是急性型ITP。
许伟薛天阳程华张彭三
关键词:微小病毒B19多聚酶链反应紫癜患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