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龙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地表
  • 2篇地表温度
  • 2篇降尺度
  • 2篇MODIS
  • 1篇地表覆盖
  • 1篇地形
  • 1篇地形云
  • 1篇遥感
  • 1篇指数法
  • 1篇散射
  • 1篇散射辐射
  • 1篇搜索
  • 1篇欧氏距离
  • 1篇欧氏距离变换
  • 1篇卫星遥感
  • 1篇降尺度方法
  • 1篇光合有效辐射
  • 1篇复杂地形
  • 1篇PAR
  • 1篇SAIL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遥...
  • 2篇山东科技大学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作者

  • 6篇辛晓洲
  • 6篇张海龙
  • 3篇柳钦火
  • 2篇胡继超
  • 2篇江涛
  • 2篇李彬
  • 2篇李丽
  • 2篇李小军
  • 1篇唐勇
  • 1篇范闻捷
  • 1篇杜永明

传媒

  • 3篇遥感学报
  • 1篇测绘学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复杂地形云阴影识别被引量:1
2017年
云阴影检测在遥感科学领域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许多方面有重要应用。单纯采用光谱阈值法识别云阴影会面临较多困难,难以准确识别,而采用时间序列法,则需耗费较多机时,过程较为繁复。在准确识别云像元的基础上,应用几何学方法识别云阴影是较为准确、实用的方法。目前,应用几何学方法计算起伏地形条件下的云阴影分布和变化特征的研究较少,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学方法的复杂地形条件下的云阴影识别方法,可以计算云像元对应阴影在复杂地形上的位置。模拟和实验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识别复杂地形条件的云阴影方面具有较好效果,克服了几何法识别云阴影模型的原有缺陷。
李彬辛晓洲张海龙胡继超
关键词:复杂地形DEM
热红外与可见光数据的云边缘高度匹配被引量:2
2016年
高分辨率数据中云高度的差异性突显,特别是边缘处高度在云阴影识别和地表辐射估算等方面成为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热红外数据获取云高度分辨率较低、缺乏细部差异性特征,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将对应的热红外和可见光数据进行特征点配准,再将基于热红外数据计算的云高度重采样至高分辨率,然后以基于欧式距离变换的围线搜索方法及距离加权将热红外云边缘高度匹配至对应的可见光图像,最后根据云阴影的相似度匹配方法确定真实云高度。结果表明,算法在遵循热红外云高信息分布变化规律的同时,可以得到较准确的高分辨率云边缘高度,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热红外技术获取云高在分辨率上的局限,扩展了其在云高反演方面的作用。
李彬辛晓洲张海龙胡继超
关键词:欧氏距离变换
基于SAIL模型模拟的农作物冠层直射与散射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例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为明确太阳直接辐射及散射辐射在进入冠层被冠层吸收以及两者对总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例(FPAR)造成的影响,利用SAIL模型模拟不同条件下的直射FPAR、散射FPAR以及总FPAR,分析影响总FPAR变化的主要因素以及直射FPAR与总FPAR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FPAR随叶面积指数(LAI)的变化存在饱和现象;能见度为5,15,30 km时散射FPAR对总FPAR的贡献分别是52.6%,29.3%和21.7%,随能见度的变化,直射FPAR与总FPAR间相对误差最大达到13.2%;随太阳天顶角的变化,直射FPAR与总FPAR间相对误差最大达到10.29%,这一误差是由散射FPAR引起的。因此,在进行植被冠层FPAR遥感反演建模时,直射FPAR与散射FPAR需要单独建模,总FPAR则需要根据由天气条件决定的直、散射辐射比例计算得到。
李丽范闻捷杜永明唐勇辛晓洲张海龙柳钦火
关键词:FPAR散射辐射
光合有效辐射遥感产品质量控制与评价被引量:2
2014年
定量遥感产品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是产品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生成的产品质量信息对用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算法较为复杂,涉及诸多输入数据和计算环节的遥感数据产品,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是一个难点。本文以一个极轨卫星与静止卫星结合的光合有效辐射(PAR)产品算法为例,分析了定量遥感产品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的方法。在确定总体技术框架的基础上,详细描述了数据输入及产品输出质量控制标识体系的建立、质量控制方法实施以及产品质量评价具体方案。光合有效辐射估算需要多源遥感数据和较多空间数据,导致最终产品不确定性的来源较多。本研究通过算法解析、产品的不确定性分析以及建立质量标识体系等方法来确定质量控制方案,从而可以利用质量控制标识追溯到输入数据和每一个中间处理过程的质量或者误差,并最终生成产品的总体质量等级。最后简要介绍了利用地面实测数据和产品质量标识对产品进行质量评价的方法。
于江丰辛晓洲张海龙李丽龚力峰柳钦火
基于MODIS的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方法被引量:9
2016年
针对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存在时空分辨率矛盾这一难题,以Ts HARP温度降尺度方法中的3种不同转换关系为基础,提出引入地表比辐射率ε和修正的土壤调节植被指数MSAVI的新转换关系,并用4种转换关系直接将原始1 km MODIS LST产品降尺度到250 m。为了验证4种降尺度转换关系的效果,以Landsat 8 TIRS反演的LST作为当日地表温度的参考值,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评价了4种降尺度转换关系的精度。结果表明:4种转换关系在提高LST空间分辨率的同时又能较好地保持原始LST影像热特征的空间分布格局,消除了原始1 km影像中的"马赛克"效应;4种转换关系降尺度的250 m MODIS LST均值均接近于TIRS升尺度的LST均值,平均偏差的绝对值都小于1℃,降尺度结果非常接近真实地表温度,表明4种转换关系均能够达到较好的降尺度效果;原始转换关系1的降尺度结果虽然具有较高的空间变异性(SD较大),但与TIRS LST之间的RMSE是4种转换关系中最大的(2.375℃),而改进的转换关系4仅为1.252℃,并且转换关系4在描绘城市高温区和水体低温区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李小军江涛辛晓洲张海龙柳钦火
关键词:MODIS降尺度地表温度
卫星遥感地表温度降尺度的光谱归一化指数法被引量:11
2017年
针对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存在时空分辨率矛盾这一难题,以TsHARP温度降尺度算法为基础,根据地表覆盖类型的不同,分别选择与LST相关性更好的光谱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归一化建造指数,NDBI;改进的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增强型裸土指数,EBSI)提出了新的转换模型,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评价了TsHARP法和新模型的降尺度精度。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在提高LST空间分辨率的同时又能较好地保持MODIS LST影像热特征的空间分布格局,消除了原始1km影像中的马赛克效应,两种模型均能够达到较好的降尺度效果;全局尺度分析表明,不管是在降尺度结果的空间变异性还是精度方面,本文提出的模型(RMSE:1.635℃)均要优于TsHARP法(RMSE:2.736℃);TsHARP法在水体、裸地和建筑用地这些低植被覆盖区表现出较差的降尺度结果,尤其对于裸地和建筑用地更为明显(|MBE|>3℃),新模型提高了低植被覆盖区地物的降尺度精度;不同季节的降尺度结果表明,两种模型都是夏、秋季的降尺度结果优于春、冬季,新模型的降尺度结果四季均好于TsHARP法,其中春、冬季的降尺度精度提升效果要优于夏、秋季。
李小军辛晓洲江涛张海龙
关键词:MODIS降尺度地表温度地表覆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