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坤

作品数:11 被引量:77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产业化培育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凝胶
  • 4篇透皮
  • 4篇甘草
  • 4篇甘草次酸
  • 3篇脂质纳米粒
  • 3篇纳米粒
  • 3篇给药
  • 3篇固体脂质纳米...
  • 2篇水凝胶贴剂
  • 2篇体外
  • 2篇体外透皮
  • 2篇贴剂
  • 2篇透皮给药
  • 2篇微针
  • 2篇纳米凝胶
  • 2篇醇质体
  • 1篇药动学
  • 1篇药效
  • 1篇药效学
  • 1篇药效学研究

机构

  • 11篇西北大学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11篇徐坤
  • 8篇郝保华
  • 7篇陈贵
  • 7篇闫菁华
  • 7篇豆婧婧
  • 6篇惠先
  • 4篇韩腾飞
  • 3篇程亮
  • 3篇鞠大宏
  • 2篇危红华
  • 2篇宋艳丽
  • 2篇李莎莎
  • 1篇赵宏艳
  • 1篇刘梅洁
  • 1篇郝宝华

传媒

  • 3篇西北药学杂志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药学学报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成药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海峡药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PLC法测定清洁用凝胶中茶皂素的含量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纯天然清洁用凝胶中茶皂素含量的方法,为该清洁用凝胶标准化工业生产提供参考。方法 HPLC法,采用正丁醇萃取茶皂素,以Shim-pack VP-DOS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为检测色谱柱,甲-醇5 mL.L-1醋酸(95∶5)为流动相,流速为0.5 mL.min^-1,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为30℃,记录时间为30 min。结果茶皂素在0.6258-12.51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6.3%(RSD为1.3%)。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作为该制剂中茶皂素的定量分析方法。
豆婧婧惠先徐坤闫菁华陈贵郝宝华
关键词:HPLC茶皂素
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凝胶的制备及体外透皮效应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制备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凝胶并考察其体外透皮效应。方法采用微乳液法制备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包封率、粒径与表面电位,以研和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采用改良Franz立式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实验,HPLC法测定甘草次酸含量,评价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的经皮渗透结果。结果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外观为圆球形或椭球形;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包封率为64.75%±1.36%,粒径范围(46.13±20.10)nm,电位分布范围为(-53.4±7.11)mV。24h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较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累积透过量提高66%。结论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能提高甘草次酸的透皮速率,有望成为甘草次酸透皮给药的新型制剂。
宋艳丽徐坤韩腾飞李莎莎危红华程亮郝保华
关键词: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体外透皮
微针条件下秦艽复杂成分体系的透皮给药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本文探讨了秦艽复杂成分体系在微针条件下透过不同部位皮肤的给药特点。采用双室扩散池,分别以离体小鼠不同部位皮肤和微针预处理离体小鼠不同部位的皮肤作为透皮屏障,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相似度评价接收池中秦艽复杂成分体系的透皮特点及小鼠不同部位皮肤的龙胆苦苷的透过速率和透过量。被动给药和微针条件下给药24 h,接受池中秦艽复杂成分体系与原液相似度基本在83.0%~98.9%之间;微针预处理小鼠不同部位皮肤后,通过腹部皮肤给药接收液中秦艽复杂成分体系与原液相似度达到90%的时间为4 h;而背部皮肤和颈部皮肤给药时,则接收液中秦艽复杂成分体系与原液相似度达到90%的时间分别为18 h和12 h。微针能较理想的用于中药复杂成分的透皮给药,极大地缩短透皮吸收的时滞,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相对颈部和背部皮肤,微针通过腹部皮肤更能显著提高中药多成分透皮给药的速率及与原液的相似度。
豆婧婧闫菁华徐坤陈贵惠先鞠大宏郝保华
关键词:秦艽皮肤给药高效液相色谱色谱指纹图谱
微针条件下雷公藤甲素不同剂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皮肤损伤的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研究不同长度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微针条件下,雷公藤甲素(TP)不同剂型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RA)模型皮肤损伤的影响。方法制备TP丙二醇水溶液、脂质体、脂质体水凝胶贴剂3种剂型,采用Ⅱ型胶原诱导的大鼠RA模型,对大鼠左右侧皮肤分别作100和200μm MEMS微针处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皮肤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给予MEMS微针处理后,大鼠皮肤LDH活性没有显著变化(P>0.05);TP不同剂型均使皮肤LDH活性明显升高(P<0.05),其中溶液组升高最大(P<0.001),脂质体组次之(P<0.01),脂质体水凝胶贴剂组升高最小(P<0.05),但是左右两侧皮肤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100和200μm MEMS微针均可安全地用于RA大鼠的经皮给药促透;TP制备为脂质体水凝胶贴剂后可显著地减小对RA大鼠皮肤的损伤,是其透皮给药的理想剂型。
陈贵徐坤豆婧婧闫菁华鞠大宏赵宏艳刘梅洁郝保华
关键词:雷公藤甲素微针皮肤损伤
连翘果实挥发油的分离抑菌研究及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连翘挥发油成分比较复杂,本文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法和分子蒸馏法对其进行分离,以获取不同的化合物群,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其主要化学成分。利用制片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筛选不同分离部位抑菌活性较高的部位。纳米粒给药系统是一...
徐坤
关键词:连翘挥发油柱层析分子蒸馏固体脂质纳米粒
文献传递
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凝胶的制备及体外透皮效应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制备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凝胶并考察其体外透皮效应。方法采用微乳液法制备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包封率、粒径与表面电位,以研和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采用改良Franz立式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实验,HPLC法测定甘草次酸,评价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的经皮渗透结果。结果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外观为圆球形或椭球形;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包封率为(64.75±1.36)%,粒径范围(46.13±20.10)nm,电位分布范围为(-53.4±7.11)mV。24 h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较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累积透过量提高66%。结论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能提高甘草次酸的透皮速率,有望成为甘草次酸透皮给药的新型制剂。
宋艳丽徐坤韩腾飞李莎莎危红华程亮郝保华
关键词: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体外透皮
甘草次酸醇质体水凝胶贴剂的制备与透皮给药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甘草次酸醇质体水凝胶贴剂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体外透皮给药的规律与特点。方法注入法制备甘草次酸醇质体,考察其包封率、粒径与表面电位,再制备成水凝胶贴剂;采用改良Franz立式扩散池,HPLC法测定甘草次酸含量,评价甘草次酸醇质体水凝胶贴剂的体外透皮给药规律与特点。结果甘草次酸醇质体外观为圆球形或椭球形,具有层状结构;其对于甘草次酸的包封率为(75.63±1.86)%,粒径为(106.2±20.54)nm,表面电位为(-41.3±2.8)mV。与甘草次酸水凝胶贴剂比较,甘草次酸醇质体水凝胶贴剂的透皮给药速率与累积渗透量高于甘草次酸水凝胶贴剂,24 h时甘草次酸醇质体水凝胶贴剂的累积渗透量是甘草次酸水凝胶贴剂的5.55倍,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test,P<0.01)。结论甘草次酸制备成醇质体后能够显著提高水凝胶贴剂的透皮给药效果,表明醇质体水凝胶贴剂是甘草次酸透皮给药的一个理想的载体。
闫菁华豆婧婧徐坤陈贵惠先鞠大宏郝保华
关键词:甘草次酸醇质体水凝胶贴剂皮肤投药
金栀水凝胶贴剂预防氟尿嘧啶所致静脉炎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安全、有效防治化疗泵持续滴注氟尿嘧啶所致静脉炎的方法。方法将83例经化疗泵静脉持续滴注氟尿嘧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3例。持续滴入氟尿嘧啶时观察组于静脉穿刺点上方1cm处外敷自制金栀水凝胶贴剂,对照组静脉穿刺点局部未作处理。结果观察组静脉炎程度及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金栀水凝胶贴剂使用方便安全,经皮给药效果佳,可显著减少化疗泵持续滴入氟尿嘧啶所致静脉炎的发生。
王彦玲祁玉风蒋冬梅祁妮惠先徐坤
关键词:氟尿嘧啶化疗泵静脉炎水凝胶贴剂疼痛程度
天然洗涤用凝胶的配制及性能测定
2011年
目的选取天然植物提取物作为原料,制备了一种纯天然的洗涤凝胶,并对其进行性能测定。方法 50℃下配制纯天然洗涤凝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的原料配比,并对其去污力和泡沫性能进行测定。结果主要原料配比m(茶渣提取物)∶m(豆渣提取物)∶m(芦荟多糖)=11∶3∶18。结论所得纯天然洗涤凝胶绿色环保,稳定性好,去污力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豆婧婧程亮韩腾飞陈贵闫菁华徐坤郝保华
青藤碱传递体经皮给药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研究传递体对青藤碱经皮给药的影响。方法通过薄膜分散法制备青藤碱传递体,并测定经皮给药和静脉注射给药2种给药方式下动物血药浓度和脑组织中药物的含量,以及不同给药方式下小鼠镇静镇痛和抗炎镇痛作用效果的变化,考察传递体对青藤碱在体内吸收、分布以及它对青藤碱止痛效果的影响。结果经皮给药传递体能提高青藤碱的透过量,显著升高血液和脑组织中药物的浓度,提高镇痛疗效。静脉注射青藤碱传递体能提高脑组织中的药物含量,增强中枢镇痛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药浓度,影响外周抗炎镇痛效果。结论传递体能改善青藤碱吸收、分布,影响药物的镇痛效果。
惠先徐坤豆婧婧陈贵闫菁华郝保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