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晋

作品数:12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锦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体外循环
  • 6篇外循环
  • 5篇手术
  • 3篇心肌
  • 3篇心肌保护
  • 2篇蛋白
  • 2篇蛋白类
  • 2篇心肌保护作用
  • 2篇炎性
  • 2篇胰蛋白酶抑制...
  • 2篇术后
  • 2篇糖蛋白
  • 2篇糖蛋白类
  • 2篇细胞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冠脉
  • 2篇冠脉搭桥
  • 2篇T淋巴细胞
  • 2篇搭桥手术

机构

  • 10篇锦州市中心医...
  • 1篇锦州医学院

作者

  • 10篇戴晋
  • 2篇张斌
  • 1篇李俊峰
  • 1篇曹熙汉
  • 1篇宋波
  • 1篇张亚健
  • 1篇李也牧
  • 1篇王健
  • 1篇武云飞
  • 1篇金艳书
  • 1篇杨森
  • 1篇邱璇
  • 1篇郭涛
  • 1篇张卫彬
  • 1篇王雪
  • 1篇张雷
  • 1篇王秋波
  • 1篇陈莹
  • 1篇马艳

传媒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锦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辽宁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00例非紫绀型先心病体外循环体会
2000年
戴晋
关键词:体外循环CPB儿童
甲状旁腺全切除术联合自体移植术术后钙调节方案的临床应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年
目的总结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接受甲状旁腺全切除+自体移植术(TPTX+AT)的围手术期钙调节策略,指导临床诊治及评估预后。方法收集2020-01-01-2021-12-31就诊于锦州市中心医院的42例确诊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接受TPTX+AT的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按照术后调整泵钙的中位时间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2组患者术后泵钙剂量及持续时间进行记录,并对一般资料及围手术期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评估影响术后泵钙调节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术中调整泵钙的中位时间(7.67±2.82)d。观察组年龄均值为(55.33±11.06)岁,对照组为(40.62±10.34)岁,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2,P<0.001;观察组术前持续透析时间为(6.29±2.41)年,对照组为(8.14±3.07)年,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2,P=0.036;观察组术后泵钙调节时间为(5.19±1.12)d,对照组为(10.62±2.40)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95,P<0.001;术前观察组服用钙剂18例(85.71%),对照组服用钙剂2例(9.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77,P<0.001;术前血钙值观察组为(2.76±0.34)mmol/L,对照组为(2.45±0.45)mmol/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9,P=0.016;术前甲状旁腺激素(PTH)值观察组为(1443.23±385.45)ng/L,对照组为(3074.59±1202.41)n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21,P<0.001;术前碱性磷酸酶(ALP)值观察组为(366.95±94.93)U/L,对照组为(727.76±103.56)U/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69,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前透析时间,术前口服钙剂,术前血钙值,术前PTH值,术前ALP值与其密切相关,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前血钙、术前PTH值、术前ALP值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PTX+AT术后,持续低剂量的泵钙方案能避免严重并发症,对于年轻、术前血钙值低、术前PTH值及ALP值较高的患者,合理地调整泵钙方案�
张卫彬董佳佟爽武云飞马艳戴晋
关键词:低钙血症
玉竹提取物A对1型糖尿病小鼠的免疫干预作用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观察百合科黄精属中草药玉竹经水醇法提取而来的玉竹提取物A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1型糖尿病小鼠血糖、T淋巴细胞亚群及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①实验于2004-05/2004-12在锦州医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完成。选用C57BL小鼠60只。随机抽取9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小鼠(只注射等体积枸橼酸钠缓冲液),其余小鼠应用4g/L链脲佐菌素溶液,按40mg/kg剂量腹腔注射制备1型糖尿病模型,1次/d,连续5d,以血糖≥11.4mmol/L,尿糖以上2周,为造模成功,低于此值弃去,造模成功36只。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模型组,玉竹提取物A1,2,4g/kg组。②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1次/d,共4周;玉竹提取物A1,2,4g/kg组,分别按1,2,4g/kg剂量腹腔注射0.5mL玉竹提取物A(由锦州医学院免疫教研室潘兴瑜教授提供,玉竹的干燥根茎经水醇法提取而得),1次/d,共4周。③用药4周监测血糖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用药后1型糖尿病小鼠脾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用药后1型糖尿病小鼠血清白介素4、白介素10、干扰素γ水平变化。④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造模失败15只,正常小鼠9只及造模成功小鼠36只进入结果分析。①空腹血糖水平:用药前各组差异不明显(P>0.05),用药后,玉竹提取物各剂量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1)。②CD4+T淋巴细胞含量和CD4+与CD8+T淋巴细胞比值: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玉竹提取物各剂量组(P<0.05~0.01),CD8+T淋巴细胞含量: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玉竹提取物各剂量组(P<0.05~0.01)。③血清白细胞介素4和10水平: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玉竹提取物各剂量组(P<0.05~0.01),血清干扰素γ水平: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玉竹提取物各剂量组(P<0.05~0.01)。结论:玉竹提取物A经腹腔注射能明显降低1型糖尿病小鼠血糖,其机制与恢复CD4+和CD8+T淋巴
金艳书戴晋
关键词:中药学T淋巴细胞亚群
低体温对冠心病搭桥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的影响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搭桥手术患者低体温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联。方法选取锦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冠心病搭桥手术患者645例,年龄(56.1±9.3)岁。所有手术均采用低温体外循环,手术时间为(3.56±1.68)h。分别记录体外循环结束时温度(T1)、出室时温度(T2)、术后1h温度(T3)、术后2h温度(T4)、术后5h温度(L),计算T=(T1+T2+T3+T4+T5)/5。根据T值划分为低体温组(M1,T〈35.5℃)、亚低温组(M2,35.5℃≤T〈36.2℃)、正常体温组(M3,36.2℃≤T≤37.3℃)和高体温组(M4,T〉37.3℃)。所记录温度为直肠温度。结果M1凝血酶原时间为(34.7±6.2)s,术后5h引流量(467±174)ml,与M3的(10.1±5.8)s和(258±132)ml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1在ICU滞留的时间与M3组相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但机械通气时间延长8.7h;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M1高于其他各组。结论冠心病搭桥术围手术期的低体温发生率为50%-70%,会对机体凝血机制、氧耗量、脏器功能等产生一系列影响。低温可激发寒颤反射,寒颤会使机体的耗氧量增加4-5倍,同时还往往伴随血清儿茶酚胺的增高,这种高代谢状态加重了受损心脏的负担,增加了心肌缺血的发生率。低温时脏器血流量减少,对肝、肾、脑等脏器功能产生影响。
杨森宋波邱璇戴晋张雷李俊峰王秋波樊修元王雪
关键词:冠脉搭桥术体外循环围术期
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对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患者心肌保护作用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对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手术患者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择期行冠脉搭桥手术患者75例,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25例),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小剂量组(25例),戊乙奎醚 0.05 mg/kg;大剂量组(25例),戊乙奎醚0.1 mg/kg.比较三组冠脉搭桥手术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乳酸脱氢酶(LDH)浓度的变化.结果 三组患者cTnI、CK-MB、CK、AST、α-HBDH、LDH浓度,主动脉开放后1 h(T1)及主动脉开放后24 h(T2)与麻醉诱导前(T0)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间点组间比较,戊乙奎醚大、小剂量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戊乙奎醚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对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患者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剂量上大剂量组并不优于小剂量组.
戴晋张斌
关键词:盐酸戊乙奎醚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心肌保护
体外循环应用磷酸肌酸对心肌保护作用效果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本研究在体外循环心肌保护液中应用磷酸肌酸(CP),观察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的心肌酶谱的变化,分析其心肌保护作用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心脏手术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观察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后的心肌酶谱(CK、CKMB)的变化趋势,以及患者自动恢复窦性心律或发生心律失常或应用正性肌力药情况。实验组患者在阻断主动脉后,从主动脉根部或冠状动脉灌注含有CP的心肌保护液,对照组应用常规心肌保护液(STH)。结果实验组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后心肌酶谱(CK、CKMB)的变化不显著(P>0.05),而对照组的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后心肌酶谱变化明显(P<0.05)。实验组体外循环结束后自主恢复窦性心律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和应用正性肌力药维持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均好于对照组。结论磷酸肌酸作为心肌的代谢基质确实具有增强心脏停搏液的保护作用,术后血流动力学和心脏电生理指标恢复满意,复苏需用电除颤的比例降低,患者自主恢复窦性心率的比例升高。
李也牧王健戴晋郭涛曹熙汉张斌张亚健
关键词: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磷酸肌酸心肌保护
多种细胞因子在哮喘大鼠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在建立大鼠哮喘模型基础上观察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6-09/10在锦州医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完成。①实验材料:清洁级8~12周龄SD大鼠45只,雌雄各半(22和23只),体质量(200±50)g。卵白蛋白(邦定泰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百日咳杆菌菌苗(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菌苗室)。②实验分组:按随机法分为3组,每组15只,雌雄各半(7或8只),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组。③实验干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采用卵白蛋白注射雾化吸入致敏激发法复制哮喘模型。地塞米松组同时吸入地塞米松(剂量为1mg/kg)。正常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替代进行腹腔注射和雾化吸入。各组在最后1次雾化后,腹主动脉取血,取上清液备用。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回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吸取上清液备用。④实验评估:均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4,5,10,12,13,干扰素γ水平变化。结果:45只大鼠都存活,均进入结果分析。各组大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水平呈现相同的统计学结果,哮喘模型组白细胞介素4,5,1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白细胞介素10,12,干扰素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地塞米松组与哮喘模型组相比,白细胞介素4,5,13降低(P<0.05~0.01),白细胞介素10,12,干扰素γ增高(P<0.05~0.01)。结论:哮喘的发病与白细胞介素4,5,10,12,13及干扰素γ等多种细胞因子有关,其中白细胞介素10的作用机制十分复杂,它与调节性T细胞可能在哮喘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用Th亚群功能失衡理论不能完全解释哮喘的发生。
陈莹戴晋
关键词:哮喘细胞因子类白细胞介素10T淋巴细胞
乌司他丁对婴幼儿体外循环炎性反应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婴幼儿体外循环围手术期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各15例。U组患者预充液中加入乌司他丁,对照组行常规体外循环(CPB),取不同时间点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浓度。结果:在T2、T3、T4时点U组TNF-α、IL-2、IL-6增值较C组低,IL-10增值较C组高。结论:乌司他丁应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可减轻CPB炎性反应。
戴晋
乌司他丁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的心肌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在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围体外循环(CPB)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5例。U组患者给予乌司他丁,C组用生理盐水。检测不同时间点cTnI、CK-MB水平。结果:U组cTnI、CK-MB在T2、T3、T4时点增值较C组为低。结论:乌司他丁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戴晋
关键词:体外循环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人上腹部手术应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3种麻醉方式对老年人上腹部手术应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8例择期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硬膜外阻滞组(A组)、单纯全麻组(B组)、硬膜外阻滞加全麻组(C组)。分别于不同时间点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皮质醇、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麻醉诱导后B、C组皮质醇降低,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B组手术60 min至术后3d,皮质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C组无明显变化;3组E、NE均于手术结束前、术后1d均显著高于诱导前(P<0.01),但C组低于A、B两组(P<0.05或P<0.01);3组患者的血浆TNF-α水平无显著变化,IL-6、IL-8在手术60min、手术结束前均较诱导前显著升高(P<0.05),而A、B组持续时间长至术后3d,C组于术后1d恢复至诱导前水平。结论3种麻醉方法均不能完全阻断手术创伤性刺激导致的应激反应,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老年患者行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小,全麻药用量小,利于保持各系统功能的稳定和术后镇痛。
戴晋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炎性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