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利华

作品数:39 被引量:108H指数:7
供职机构: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新生儿
  • 9篇儿童
  • 8篇病毒
  • 6篇呼吸道感染
  • 5篇急性
  • 5篇病原
  • 4篇血清
  • 4篇早产
  • 4篇危重
  • 4篇小儿
  • 4篇患儿
  • 4篇疾病
  • 4篇宫内
  • 4篇宫内感染
  • 4篇病因
  • 3篇原体
  • 3篇载量
  • 3篇人类微小病毒
  • 3篇人类微小病毒...
  • 3篇微小病毒

机构

  • 32篇宁波市妇女儿...
  • 7篇浙江省宁波市...
  • 2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宁波市第一医...

作者

  • 39篇朱利华
  • 10篇郑吉善
  • 10篇倪敏君
  • 6篇许会卿
  • 5篇程修知
  • 5篇卢文波
  • 4篇邱海燕
  • 4篇徐本元
  • 3篇陈钧
  • 3篇朱春
  • 3篇骆纯才
  • 3篇周江瑾
  • 2篇吕勤
  • 2篇骆彩霞
  • 2篇覃世榕
  • 2篇陈意振
  • 2篇崔英波
  • 2篇杜建明
  • 2篇蔡成
  • 2篇郁玉波

传媒

  • 10篇现代实用医学
  • 5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中国优生与遗...
  • 3篇宁波医学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现代康复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中华危重症医...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5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2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宁波地区流行的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临床特点及救治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流行的肠道病毒71型(EV71)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把握重症患儿的抢救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EV71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手足口病患儿大便肠道病毒检测EV71均阳性,其中96.67%(29/30)为5岁以下患儿。临床均以口腔黏膜疹、手足皮疹、发热为首要症状。其中66.67%(20/30)伴有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四肢抖动、惊跳、嗜睡、呕吐,严重者表现为抽搐、偏瘫、昏迷。所有患儿经及时,早期治疗,均获痊愈,对于有明显神经系统症状者早期应用人血静脉丙种球蛋白、甲基强的松龙、甘露醇等疗效显著。结论宁波地区流行的EV71手足口病临床特点除发热、皮疹外,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对重症的抢救建议早期气管插管、降颅压、应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米力农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
朱利华张玲郑吉善许会卿
关键词:手足口病儿童肠道病毒71型
156例新生儿肺炎的生殖支原体感染调查
1998年
倪敏君陈赛珍骆彩霞陈意振朱利华程修知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生殖支原体病原体
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人博卡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1岁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人博卡病毒(HBoV)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2009年11月-2010年12月453例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1岁患儿鼻咽部抽吸物进行博卡病毒检测,阳性病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其DNA载量进行测定,并结合其临床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HBoV阳性检出35例,总阳性检测率为7.73%,平均年龄10.5月龄,季节性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oV感染重症感染患儿(4.2×108拷贝/ml)与普通感染患儿(1.7×108拷贝/ml)HBoV的病毒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oV协同感染(6.5×106拷贝/ml)与独立感染(1.3×106拷贝/ml)患儿病毒载量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博卡病毒是<1岁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常年均可见HBoV检出病例,其病毒载量与临床表现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博卡病毒不是<1岁患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惟一因素。
许会卿张新钢朱利华
关键词:博卡病毒病毒载量呼吸道感染病原学
危重新生儿血清TSH、T3、T4、rT3变化的研究
倪敏君朱利华徐本元陈钧刘静鸣郑吉善程修知王林龙
该课题通过监测窒息(分重度、轻度组)、重症感染(分肺炎、败血症组)患儿90例,在其入院第一天及恢复期(病程第十天)抽取静脉血,经放射免疫法测定。并设立健康新生儿进行对照,结果有显著差异。该研究证明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与疾...
关键词:
关键词:危重新生儿血清血清甲状腺激素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的剂量、方法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GG)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川崎病患儿,根据不同的IVGG治疗方案分为A、B、C 3组。A组32例,常规应用IVGG 0.4g.kg-1.d-1,qd,连用5d,静滴;B组20例,应用IVGG 1.0g.kg-1.d-1,qd,连用2d,静滴;C组28例,应用IVGG 2.0g.kg-1.d-1冲击量单剂,静滴。3组均联合应用阿斯匹林片抗凝治疗。并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疗效肯定。但IVGG大剂量1.0g.kg-1.d-1(连用2d)或2.0g.kg-1.d-1(单剂)对缩短热程、降低血沉和血C-反应蛋白(CRP)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静滴0.4g.kg-1.d-1(连用5d),而单剂2.0g/.kg-1.d-1与1.0g.kg-1.d-1连用2d相比,前者血沉、CRP恢复更快。结论IVGG治疗川崎病急性期的疗效与所用方案有关,并存在浓度效应关系。单剂冲击量的血浆浓度在2.0g/kg时,对川崎病急性期主要指标均有最佳控制效应。3种疗法对防治心血管并发症作用确切。
朱春朱利华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类
加强门诊患儿预检分诊管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流行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加强门诊的预检及分诊管理,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方法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合理有效防护;根据疫情发展趋势制定或调整预检分诊流程;掌握儿童常见传染病相关知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单独设置发热门诊,加强健康教育,保护易感患儿。结果发热门诊筛查发热患者16 659例,临床诊断手足口病5949例,其他传染病157例,来院就诊患儿均得到妥善诊治,发热门诊秩序良好,无传染病漏诊、漏报现象,无医务人员感染。结论有效的预检分诊管理体系和完善的工作流程,在门诊传染病防控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叶鸣君朱利华胡静黄丽萍
关键词:预检分诊传染病
5岁以下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发病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5岁以下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因素,为病因治疗与疾病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5岁以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53例为观察组,同期5岁以下普通下呼...
叶钦松朱利华
新生儿先天畸形与支原体感染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了解新生儿先天畸形与支原体感染状况 ,探讨支原体感染与新生儿先天畸形的关系。 方法 采集先天畸形儿咽后壁脱落细胞 ,以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法 (nPCR) ,检测解脲脲原体 (Uu)、人型支原体 (Mh)、生殖支原体 (Mg)和发酵支原体 (Mf) ,靶基因为 16SrRNA基因。  结果  12例先天畸形新生儿中 ,Mh阳性 10例 ,Uu阳性 5例 ,Mh、Uu双阳性 3例。未检出Mg及Mf阳性病例。  结论 
倪敏君陈意振朱利华邹波
关键词:先天性畸形新生儿诊断学支原体感染病因
新生儿胃食管返流48例报告
1998年
朱利华陈钧
关键词:新生儿胃食管返流呕吐
2019-2021年宁波地区儿童13种呼吸道非细菌性病原体检出情况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2019—2021年宁波地区儿童呼吸道非细菌性病原体的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科就诊的2373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男性13509例(56.92%),女性10224例(43.08%),年龄范围为1 d至18岁。新生儿组(年龄<1个月)981例,婴儿组(1个月≤年龄<1岁)5880例,幼儿组(1岁≤年龄<3岁)6552例,学龄前组(3岁≤年龄<7岁)7638例,学龄组(7岁≤年龄≤18岁)2682例。通过基于毛细电泳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13种呼吸道病原体,对结果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23733例患儿中13330例呼吸道病原体检测阳性,总阳性率为56.17%。阳性率前3位分别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HRV)24.05%(5707/23733)、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10.45%(2480/23733)和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7.03%(1668/23733)。病原体在男性患儿和女性患儿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7.47%(7763/13509)和54.45%(5567/102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488,P<0.001);在新生儿组、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学龄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1.80%(312/981)、54.71%(3217/5880)、63.23%(4143/6552)、59.83%(4570/7638)和40.57%(1088/268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1.225,P<0.001);单一感染率为47.43%(11256/23733),2种及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率为8.74%(2074/23733),其中以2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多见。HRV、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HADV)、冠状病毒(human coronavirus,HCOV)、衣原体(chlamydia,Ch)全年散发,HRSV、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Boca)、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HPIV)在秋冬季高发;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FluA)、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FluB)、Mp在2020、2021年阳性率处于低位。相比于2019年同期,FluA、甲型流感病毒H1N1(2009)(influenza A H1N1 pdm09 virus,H1
周城波卢文波张艺之刘文渊陈怡博钱燕巧朱利华
关键词:儿童呼吸道感染聚合酶链反应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