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志雄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珊瑚
  • 2篇造礁石珊瑚
  • 2篇石珊瑚
  • 2篇疾病
  • 2篇疾病调查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群落
  • 1篇DGGE
  • 1篇滨珊瑚
  • 1篇病害
  • 1篇病害调查

机构

  • 3篇海南大学

作者

  • 3篇朱志雄
  • 2篇周永灿
  • 2篇柯韶文
  • 2篇王世锋
  • 2篇谢珍玉

传媒

  • 1篇海洋学报
  • 1篇中国水产学会...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西沙群岛造礁石珊瑚主要病害调查
本文记录了2010年5月至10月及2011年4月至8月在西沙群岛海区开展珊瑚病害调查的结果,发现普哥滨珊瑚(Porites pukoensis)、扁枝滨珊瑚(Porites andrewsi)、滨珊瑚(Porites s...
朱志雄周永灿柯韶文王世锋谢珍玉
关键词:珊瑚病害
西沙珊瑚疾病调查与扁枝滨珊瑚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本文记录了2010年5月至10月及2011年4月至8月在西沙群岛海域开展珊瑚疾病调查的结果,发现普哥滨珊瑚(Porites pukoensis)、扁枝滨珊瑚(Porites andrewsi)、蔷薇珊瑚(Montipor...
朱志雄
关键词:珊瑚疾病DGGE
文献传递
西沙群岛造礁石珊瑚主要疾病调查与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记录了2010年5—10月及2011年4—8月在西沙群岛海域开展珊瑚疾病调查的结果,发现普哥滨珊瑚(Porites pukoensis)、扁枝滨珊瑚(Porites andrewsi)、蔷薇珊瑚(Montipora spp.)、杯形珊瑚(Pocilloporaspp.)、鹿角珊瑚(Acroporaspp.)、菊花珊瑚(Goniastreaspp.)、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和滨珊瑚(Porites spp.)等共14种珊瑚主要出现了白化、白斑病、黑化、黄色炎症样病症、粉红颗粒状综合症等9种不同症状的疾病,目前该海域为珊瑚疾病的频发区。其中,普哥滨珊瑚的黄色炎症样病症和扁枝滨珊瑚的白化最为常见。普哥滨珊瑚黄色炎症样病症主要出现在永兴岛附近海区,患病部位存在大量黄色脓样分泌物,患病部位水螅体生长正常、萎缩或缺失,有时骨骼部分缺失,患病部位面积一般为0.02~12.00cm2;该疾病由机械损伤或其他原因引起,因机械损伤引起的伤口一般在2~3个月可以恢复,其中小面积伤口的黄色物质可在10~20d内消失、伤口基本恢复正常,而其他原因产生的黄色物质需1~3个月才能消失,有的甚至在观察期内无明显变化。扁枝滨珊瑚的白化出现在七连屿一带的扁枝滨珊瑚分布区,该病存在整枝完全白化、局部大面积白化、散布白色斑点3种情况,白化部位水螅体缺失。本文为我国西沙海域珊瑚疾病的首次报道,可为今后开展西沙珊瑚疾病研究提供参考。
朱志雄周永灿柯韶文王世锋谢珍玉
关键词:珊瑚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