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晶

作品数:15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水肿
  • 4篇人工晶状体
  • 4篇疗效
  • 4篇晶状体
  • 4篇黄斑
  • 4篇黄斑水肿
  • 3篇单抗
  • 3篇蛋白
  • 3篇植入
  • 3篇烧伤
  • 3篇视觉质量
  • 3篇视网膜
  • 3篇体腔
  • 3篇注射
  • 3篇网膜
  • 3篇碱烧伤
  • 3篇玻璃体
  • 3篇玻璃体腔
  • 2篇蛋白酶
  • 2篇新生血管

机构

  • 15篇武汉市第一医...

作者

  • 15篇朱晶
  • 8篇吴超琼
  • 6篇鲁铭
  • 3篇程旭康
  • 3篇胡茫
  • 1篇张祺
  • 1篇林晗
  • 1篇高媛
  • 1篇罗艳
  • 1篇陈丹

传媒

  • 7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眼科新进展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白内障合并中高度角膜散光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回顾分析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合并中高度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10例(11眼)合并中高度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6个月,分析不同时间点(术后1周、1个月、6个月)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及人工晶状体旋转稳定性,观察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的疗效及有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为0.58±0.29,最佳矫正视力0.65±0.30。裸眼视力≥0.5者6眼(54.5%),裸眼视力≥0.4者8眼(72.7%)。全眼总散光得到明显改善,从术前的(4.06±1.63)D降低到术后的(0.51±0.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全眼总合散光与术前预计残余散光值(0.42±0.33)D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0)。术后6个月,人工晶状体旋转度为(3.60±1.26)°。至末次随访时,植入Toric人工晶状体的11眼中旋转度均小于5°。所有患者均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合并中高度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经过严格的术前筛选,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能够安全、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散光,提高术后视觉质量,可预测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鲁铭程旭康罗艳朱晶
关键词:散光白内障手术
中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方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 例(76 眼)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 眼.对照组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每月1 次,连...
朱晶吴超琼
连续视程IOL植入术后患者主观视觉质量及阅读能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比较双眼及单眼植入Tecnis Symfony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IOL)术后患者主观视觉质量、阅读流畅性及术后满意度的差异。方法:对我院48例71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植入IOL类型不同分为2组,其中23例46眼双眼植入Symfony IOL为双眼组,25例25眼一眼植入Symfony IOL,另一眼植入非球面单焦点IOL为单眼组。收集两组患者术后3、6mo远、中、近距离视力数据、对比敏感度、术后阅读流畅性、阅读速度及患者满意度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mo,单眼组植入Symfony IOL眼的裸眼远距离视力(UDVA)、最佳矫正视力(BCVA)与植入单焦点IOL眼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6mo时单眼及双眼植入Symfony IOL患者UDVA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平均视力达到0.1以下(LogMAR视力),两组间无差异(P>0.05)。组间比较UDVA、BCVA、裸眼中距离视力(UIVA)、裸眼近距离视力(UNVA)均无差异(P>0.05)。术后6mo两组患者在明视、暗视及暗视眩光状态下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比较均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6mo远中近距离视物满意度较高;双眼组中近距离流畅阅读满意度高于单眼组(P<0.05);双眼组阅读速度略高于单眼组,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双眼及单眼植入Symfony连续视程IOL均可为患者提供兼顾远、中、近的全程视力,术后脱镜率均在90%以上,包容性及可预测性好,术后中距离流畅阅读及满意度较高,更适合中距离工作的患者。
朱晶鲁铭肖泽锋
关键词:视觉质量患者满意度
不同浓度重组Canstatin蛋白对碱烧伤后角膜MMP-2及TIMP-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重组Canstatin蛋白对碱烧伤后小鼠角膜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及其组织抑制剂-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TIMP-2)表达的影响及其调节作用。方法: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A、实验B及对照组C,每组20只。采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烧伤小鼠右眼角膜,建立炎症性角膜碱烧伤动物模型,分别予以A组、B组重组Canstatin蛋白3μg/mL、5μg/mL点右眼,4次/d,对照组C组予以生理眼水点右眼。在碱烧伤后第1、3、7、14d以形态学分析评价角膜上皮损伤面积及新生血管生长的情况,并于碱烧伤后第1、3、7、14d应用Western-blot检测角膜MMP-2和TIMP-2的表达,增强化学发光法(ECL)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形态学分析显示,A组和B组小鼠在碱烧伤后第3d起各时间点角膜上皮缺损面积均小于对照组(P<0.01),角膜新生血管均得到抑制,CNV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碱烧伤后各时间点MMP-2的表达,A组和B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IMP-2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且A组和B组间MMP-2的表达在第14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P-2的表达在第7d及第14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Canstatin蛋白可通过抑制角膜细胞及浸润的炎性细胞产生MMP-2,促进TIMP-2表达,从而抑制和延迟碱烧伤后角膜融解的发生和发展,对碱烧伤后角膜的重塑起着重要作用。
鲁铭朱晶
关键词:碱烧伤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
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38例(38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19眼)。治疗组先行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0.05 m L(0.5 mg),于注射后4~7 d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行睫状体冷凝术。观察手术后疗效。结果治疗组手术前后眼压分别为(6.5±1.7),(2.1±1.2)k Pa(P<0.01)。对照组手术前后眼压分别为(6.7±1.9),(2.5±1.2)k Pa(P=0.01)。治疗组手术后眼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手术安全性及手术后视力恢复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吴超琼朱晶张祺
关键词:玻璃体注射小梁切除术
益气活血利水方对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疗效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利水方剂对白内障手术后并发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眼科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后并发黄斑水肿的76例(84眼)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采用抛掷硬币随机分为中西医组(治疗组)38例(41眼)、西医组(对照组)38例(43眼),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服用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方剂治疗30天。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视力在0.50~0.80和大于0.80的患者比例为(56.10%和19.51%),均高于对照组(44.19%和4.65%)。治疗组治疗20天、30天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221.4±30.2和197.1±27.8)μm,均低于对照组(246.3±34.5和226.9±31.4)μm。治疗后,治疗组的眼压为(14.67±1.65)mm Hg,和对照组(14.80±1.69)mm Hg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方剂对白内障手术后并发黄斑水肿进行辅助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视力及降低黄斑水肿程度。
吴超琼鲁铭朱晶高媛胡茫
关键词:益气活血利水方白内障黄斑水肿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地塞米松缓释剂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被引量:5
2024年
目的:比较玻璃体腔注射地塞米松缓释剂(Ozurdex)联合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与单独使用雷珠单抗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选取2020-06/2022-12就诊于我院经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确诊为非缺血型RVO-ME的患者,所有患者先行玻璃体腔注射0.5 mg雷珠单抗注射液,2 wk后复查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300μm的42例42眼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1例21眼,即时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地塞米松缓释剂)及单药治疗组[21例21眼,仍继续按3+按需(PRN)方式行雷珠单抗注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及分组治疗后2 wk,1、2、3、4、5、6 mo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CRT及眼压的改变,并观察眼部及全身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分组治疗后2 wk,1、2、3、4、5、6 mo,两组患者BCVA及CRT的改善程度较治疗前显著好转(均P<0.01);治疗后2、3 mo,两组间BCVA及CRT比较有差异(均P<0.05),治疗后2 mo时联合治疗组BCVA字母数增加最明显。单药治疗组黄斑水肿平均复发时间为1.45±0.53 mo,雷珠单抗注射平均4.21±0.78次,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联合治疗组最常见的并发症为结膜下出血和眼压升高,局部使用降压药后眼压可控制,没有患者需接受抗青光眼及白内障手术。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地塞米松缓释剂联合雷珠单抗治疗RVO-ME与单独使用雷珠单抗治疗相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视力,有效减轻黄斑水肿,疗效持续时间长,可有效减少玻璃体腔注药次数。
朱晶吴超琼肖泽锋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玻璃体腔注射
银杏叶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2012年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extract,GBE)对体外培养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umanpterygium fibroblasts,HPF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不同浓度(12.5,25.0,50.0,100.0mg/L)GBE在不同作用时间(24,48,72h)对体外培养的HPFs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PFs的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结果:MTT结果显示,GBE浓度为12.5mg/L组作用24h后对HPFs的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其余各时间段各组均可见明显抑制HPFs的增殖,且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GBE作用48h后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下降,计算不同浓度GBE作用下凋亡率分别为4.37%,8.14%,11.09%,15.1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BE对HPFs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与用药剂量和持续时间有关。
朱晶吴超琼陈丹
关键词: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殖
两种新型多功能人工晶状体矫正老视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比较双焦点人工晶状体(AtLisa tri 809MP)与三焦点人工晶状体(AtLisa tri 839MP)植入术后矫正老视疗效的差异。方法:纳入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共40例51眼进行分析,其中A组20例25眼植入809MP双焦点人工晶状体,B组20例26眼植入839MP三焦点人工晶状体。收集两组患者术后3mo时远中近视力数值、离焦曲线分析,并通过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3mo两组裸眼远视力与最佳矫正视力均无差异(P>0.05);中距离视力(80cm)B组显著优于A组(P<0.01);近距离视力改善程度A组、B组无差异(P>0.05)。术后3mo离焦曲线结果A组在0、-3D处形成2个波峰;B组在0、-2.5D处形成2个波峰;两组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眩光、光晕等表现,但总体满意度较高,视近满意度较高。结论:两种类型人工晶状体均可以为患者提供兼顾远、近的全程视力,术后近距离视物脱镜率高,均可提高良好的近距离视力,三焦点人工晶状体中距离视力更好。
朱晶鲁铭肖泽锋
关键词:视觉质量
连续视程与三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比较Tecnis Symfony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与Zeiss三焦点人工晶状体(At Lisa tri 839MP)植入术后患者视觉质量的差异。方法:选取2019-01/2020-12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42例53眼,其中A组22例29眼植入Tecnis Symfony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B组20例24眼植入Zeiss三焦点人工晶状体。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mo时远中近视力,绘制离焦曲线,并评估生活质量,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mo,两组患者视力均明显改善,两组患者裸眼远(5m)、中(80cm)距离视力及最佳矫正远距离视力(5m)无差异(均P>0.05),但B组患者裸眼中(60cm)、近(40cm)距离视力优于A组(均P<0.05)。术后3mo绘制离焦曲线示A组在+1.0~-2.0D段跨度平稳形成平台期;B组在0、-2.5D处形成两个波峰;0D处两组远视力无显著差异(P>0.05),-2.5、-3.5D处B组近视力显著优于A组(均P<0.01)。两组患者术后脱镜率均在90%以上,均出现不同程度眩光、光晕等光学现象,但生活质量总体满意度较高,A组阅读速度明显高于B组,且夜间视物满意度较高(均P<0.05)。结论:两种类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脱镜率均在90%以上,可为患者提供兼顾远、中、近的全程视力,Symfony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流畅阅读及夜间视物满意度较高;Zeiss三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近距离视力更好,更适合近距离工作者。
鲁铭朱晶肖泽锋
关键词:视觉质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