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权铁刚

作品数:22 被引量:119H指数:7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卫生厅课题吉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力学性质
  • 4篇骨质
  • 4篇骨质疏松
  • 3篇应力松弛
  • 3篇生物力学
  • 3篇青年
  • 3篇肋骨
  • 3篇关节
  • 2篇动脉
  • 2篇动物
  • 2篇尸体
  • 2篇松弛函数
  • 2篇屈肌
  • 2篇屈肌腱
  • 2篇肿瘤
  • 2篇椎骨
  • 2篇膝关节
  • 2篇细胞
  • 2篇老年
  • 2篇肌腱

机构

  • 19篇吉林大学中日...
  • 16篇吉林大学
  • 4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吉林大学第二...
  • 2篇吉林大学第三...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空军航空大学
  • 1篇吉林省肿瘤医...

作者

  • 22篇权铁刚
  • 13篇马洪顺
  • 6篇高明
  • 3篇刘庆利
  • 2篇王成学
  • 2篇赵宝林
  • 1篇孙树东
  • 1篇郑永洁
  • 1篇陈鹏
  • 1篇于光艳
  • 1篇张曙东
  • 1篇于涛
  • 1篇张忠君
  • 1篇李铁骥
  • 1篇刘铁成
  • 1篇赵光程
  • 1篇罗民
  • 1篇陈漉
  • 1篇唐广志
  • 1篇孙长江

传媒

  • 7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试验技术与试...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工程与试验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北京生物医学...

年份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199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肠造口术并发症的防治
1998年
结肠造口术并发症的防治赵光程权铁刚郑永洁1980~1995年我们共施行结肠各部位造口49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23例,女167例。年龄15~84岁。1.2疾病与造口方式本组因各类疾病施行结肠不同部位,不同方式造口490例(...
赵光程权铁刚郑永洁
关键词:结肠造口术并发症
小指屈肌腱损伤吻接术拉伸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正常国人小指屈肌腱模拟损伤吻接术后的力学特性,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参数。方法取急性头部外伤致死成年人新鲜尸体的20个整手标本,解剖暴露小指屈肌腱,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拉伸实验,直至屈肌腱断裂(Ⅰ组),然后分二组,分别用腱与腱末端编织法吻合(Ⅱ组,10例),和腱与展腱膜末端编织法吻合(Ⅲ组,10例),再进行拉伸实验至断裂,记录断裂时的破坏载荷、应力、应变。结果正常组(Ⅰ组)的破坏载荷为237.4N、应力24.5MPa、应变12.6%,Ⅱ组分别为100.6N、2.4MPa、11.5%。Ⅲ组为63N、12.6MPa、14.7%。结论小指肌腱断裂以腱-腱末端编织法吻合能取得最佳的力学效果,适合临床采用。
权铁刚高明马洪顺
关键词:小指屈肌腱吻接术力学性质
脊髓损伤继发骨质疏松大鼠椎骨的力学变化被引量:7
2011年
背景:脊髓损伤造成下肢肌肉萎缩,久之引起骨质疏松,为了解脊髓损伤继发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有必要对脊髓损伤继发骨质疏松动物模型骨进行生物力学性质研究。目的:观察脊髓损伤所导致骨的力学变化。方法:选用Wistar雄性大鼠66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于T10椎体水平剪开椎板损伤脊髓。损伤后11周解剖取大鼠L1~4椎骨,进行压缩实验、取L1~4椎骨进行扭转、冲击实验。结果与结论:模型组压缩实验最大载荷、最大应力、最大应变,扭转实验最大转矩、最大扭转角、最大切应力,冲击实验最大冲击功、最大冲击韧性均小于空白组(P<0.05),说明脊髓损伤继发大鼠骨质疏松后大鼠椎骨压缩、扭转、冲击力学特性发生改变。
孙树东高明李新颖权铁刚马洪顺
关键词:脊髓损伤骨质疏松
股骨颈松质骨三方向压缩应力松弛蠕变实验被引量:8
2008年
研究正常国人新鲜尸体股骨颈松质骨的压缩粘弹性力学性质,为人工关节的研制提供生物力学理论基础。对10具正常国人新鲜尸体股骨颈松质骨纵向、横向、45°方向试样进行压缩应力松弛、蠕变实验。得出了股骨颈松质骨3个方向的应力松弛、蠕变数据和曲线。对实验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分别用对数、指数一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处理数据,得出了归一化应力松弛、归一化蠕变函数及曲线。说明股骨颈松质骨纵向组应力松弛量、蠕变量均大于横向组和45°方向组。股骨颈松质骨为各向异性材料。
刘庆利权铁刚于涛马洪顺
关键词:粘弹性
中药治疗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动物模型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与骨密度的影响被引量:12
2008年
刘庆利权铁刚唐广志王晓辰
关键词:去卵巢骨质疏松中药骨密度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动物脑血管的拉伸力学特性被引量:9
2010年
背景:脑动脉粥样硬化和脑出血的防治有必要了解正常和动脑粥样硬化模型大鼠大脑中动脉的力学特性,但以往的研究对象多为正常人尸体与正常动物脑动脉的力学特性。目的:比较正常和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大脑中动脉的拉伸力学特性。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取2组大鼠的大脑中动脉以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其进行5mm/min拉伸载荷实验,观察2组大鼠脑动脉最大载荷、最大位移、最大应力以及最大应变差异及血管应力-应变关系。结果与结论: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脑动脉血管拉伸最大载荷、最大应力、最大位移及最大应变均较正常大鼠明显降低(P<0.05),大鼠脑动脉血管应力-应变曲线是以指数关系变化的。因此,说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大脑中动脉和正常对照组大鼠大脑中动脉具有不同的拉伸力学特性,脑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动脉血管不能像正常大鼠脑血管一样再作较大的伸展。
于波孙长江权铁刚许东辉马洪顺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大脑中动脉生物力学
正常国人升主动脉、腹主动脉、肾动脉血管的松弛函数及力学性质被引量:7
2008年
背景:主动脉损伤都需要进行吻接修复。国内外学者对主动脉血管的粘弹性力学性质已作了一些研究。作者未检索到关于人主动脉单向拉伸破坏实验及构建松弛函数的报道。目的:对正常国人急性外伤致死的成人新鲜尸体升主动脉、腹主动脉、肾动脉进行一维拉伸试验,测量分析血管的力学性质。设计、时间及地点:以函数为描述方式的对比分析,实验于2007-08-10/20在吉林大学力学实验中心完成。材料:实验标本取自正常国人因急性外伤至死的5具男性尸体的升主动脉、腹主动脉、肾动脉,由白求恩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年龄23~30岁。方法:死后1h之内解剖取死者出升主动脉、腹主动脉、肾动脉,将标本沿纵向切成长25mm的试样共26个。以一维拉伸的方法对升主动脉、腹主动脉、肾动脉进行拉伸实验。在模拟正常人体温在(36.5±0.5)℃的温度场下进行,以20mm/min的速度对试样施加拉应力,试样破坏后,计算机自动输出应力-应变曲线和数据。主要观察指标:①升主动脉、腹主动脉、肾动脉一维拉伸实验结果。②升主动脉、腹主动脉、肾动脉一维拉伸实验中的应力-应变关系。③升主动脉、腹主动脉、肾动脉松弛函数构建。结果:①拉伸实验结果显示,肾动脉的破坏应力大于腹主动脉和升主动脉(P<0.05),腹主动脉的伸长比和应变大于肾动脉和升主动脉(P<0.05)。②应力松弛蠕变试验结果表明:肾动脉和腹主动脉7200s应力松弛量比较接近,升主动脉7200s应力松弛量小于腹主动脉和肾动脉,差异显著(P<0.05)。腹主动脉7200s蠕变量大于肾动脉大于升主动脉,差异显著(P<0.05)。根据冯元桢教授的准线性理论得出升主动脉、腹主动脉、肾动脉松弛函数κ(λt)=G(t)T(e)(λ)的表达式。结论:肾动脉的最大应力大于腹主动脉及升主动脉,腹主动脉伸长比和应变大于肾动脉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升部
孟繁军权铁刚马洪顺
关键词:主动脉力学性质松弛函数
青年与老年肋骨扭转力学特性对比分析
2011年
选择胸椎骨折固定器需要了解肋骨的力学特性。本文对正常国人青年和老年尸体肋骨进行扭转实验,并对比分析青年和老年尸体肋骨的扭转力学特性,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参数。实验标本取自4具正常国人男性新鲜尸体肋骨,年龄分别为23岁、27岁、72岁、76岁,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和老年组。以肋骨标本沿纵向切成长55 mm的样本试样,每组各20个。实验环境温度为20℃,将样本两端装夹于扭转试验机的夹头内,以1°/s的扭转速度对试样施加扭矩,测试样本破坏后的最大扭矩和最大扭转角值,并计算其扭转切应力,同时观察样本破坏断口的形貌。实验结果表明,青年组肋骨最大扭矩、切应力和扭转角均大于老年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青年组和老年组肋骨具有不同的扭转力学特性。样本断口形貌显示,2组样本断口多数为斜型,少数为横型。大体观察,青年组肋骨骨小梁排列细密,老年组肋骨骨小梁排列稀疏,具有老年骨质疏松的特征。
权铁刚高明马洪顺
关键词:年龄肋骨扭矩扭转角切应力
股骨下端松质骨横向拉伸应力松弛方程被引量:3
2007年
研究了股骨下端松质骨的粘弹性力学性质。对股骨下端松质骨横向进行了横向拉伸应力松驰实验,得出了股骨下端松质骨横向拉伸应力松弛数据和曲线。用三参数模型处理实验数据,得出了股骨下端松质骨横向拉伸应力松驰方程及曲线,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窦连运赵宏权铁刚
剪切力学性质:青年与老年尸体肋骨的比较
2010年
目的对正常国人青年和老年新鲜尸体肋骨进行剪切实验,确定两者是否具有不同的剪切力学性质。方法实验标本取自4具正常国人男性新鲜尸体,年龄分别为20、25、70、75岁,由吉林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人死亡后1h之内解剖取出死者肋骨标本,将标本沿纵向切成长55mm的试样,每组各20个。在36.5℃的温度环境下采用剪切的方法对两组试样进行剪切实验。实验结束后,计算机自动输出最大载荷、应力、应变等实验结果数据,观察各试样的宏观断口形貌。结果青年组肋骨最大载荷、最大应力、最大应变均显著大于老年组(P<0.05)。肋骨剪切实验断口多数为横断口,少数为斜断口。宏观观察青年组肋骨骨皮质较厚,老年组肋骨骨皮质较薄,呈现出老年骨质疏松的表现形式。结论青年组肋骨和老年组肋骨具有不同的剪切力学特性,老年组试样由于骨质疏松导致剪切力学特性发生改变。
王成学谭磊夏小红权铁刚
关键词:肋骨剪切力学特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