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宝林

作品数:91 被引量:357H指数:10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青年科学研究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腰椎
  • 15篇关节
  • 14篇颈椎
  • 13篇手术
  • 12篇生物力学
  • 12篇脱位
  • 12篇脊柱
  • 12篇骨折
  • 10篇椎间盘
  • 10篇股骨
  • 9篇椎管
  • 8篇老年
  • 7篇先天
  • 7篇先天性
  • 7篇小儿
  • 6篇腰椎管
  • 6篇植骨
  • 6篇骨质
  • 5篇韧带
  • 5篇融合器

机构

  • 82篇吉林大学中日...
  • 29篇吉林大学
  • 6篇吉林大学第三...
  • 5篇吉林大学第二...
  • 3篇吉林大学第一...
  • 3篇空军航空大学
  • 3篇白求恩医科大...
  • 2篇空军长春飞行...
  • 2篇天津市南开医...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白城师范学院
  • 1篇长春税务学院
  • 1篇长春工业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丽水市中心医...
  • 1篇菏泽市立医院
  • 1篇三九集团
  • 1篇沈阳铁路局

作者

  • 91篇赵宝林
  • 24篇马洪顺
  • 20篇朱庆三
  • 11篇尹若峰
  • 9篇孙丹舟
  • 8篇林野
  • 8篇唐成林
  • 7篇尹飞
  • 6篇季晓风
  • 5篇李英普
  • 5篇刘景臣
  • 5篇张忠君
  • 5篇张伯寅
  • 5篇张廷龙
  • 5篇杨永涛
  • 5篇王明帅
  • 4篇臧虎
  • 4篇王迎智
  • 4篇吴敏飞
  • 4篇曲扬

传媒

  • 12篇中国实验诊断...
  • 8篇中国矫形外科...
  • 7篇生物医学工程...
  • 6篇吉林医学
  • 6篇中国老年学杂...
  • 5篇北京生物医学...
  • 4篇试验技术与试...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国脊柱脊髓...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地方病防...
  • 2篇白求恩医科大...
  • 2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3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 9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0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切口空心钉治疗高龄老人股骨粗隆间骨折
2003年
张瑞忠宋洪年唐成林赵宝林
关键词:小切口空心钉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人骨折固定术
模拟前路L4~L5椎间置入两种融合器后对比左右侧弯应变
2017年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椎间融合器前路置入L4~L5椎间后测出周围骨质的应力改变,为临床及融合器设计提供相应参数。方法:新鲜脊柱标本来自于健康的8个月大小的成年雄性小牛,应用标准手法,模拟制作L4~L5椎间盘突出。两种椎间融合器分别为同种异体骨楔形融合器和同种异体骨圆柱形融合器,置入L4~L5椎间隙。在各组标本的相关部位黏贴电阻片之后焊上导线,标记位点,对标本依次施加200N-CM弯矩,测出各测点的应变值。采用SPSS 19.0软件完成统计处理,配对t检验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最大应变为L5椎体前上缘A测点,认为主要是由于对L4~L5椎间隙进行开槽,并进行椎间融合器置入;并且该部位还靠近植骨区,因此造成该部位的应力改变比较集中。最小应变点发生在L4椎体下关节突为F测点。F测点左侧弯实验应变值t检验结果:置楔形骨组(217.25±13.87)με×10^(-6),置圆柱形骨(286.25±4.86)με×10^(-6)。F测点右侧弯实验应变值t检验结果:置楔形骨组(-253.75±6.08)με×10^(-6),置圆柱形骨(-305.75±8.02)με×10^(-6)。与该测点距离植骨区较远有关。结论:在置入椎间融合器后,L5椎体前上缘在侧方弯应力作用下会引起较大的应力改变。楔形异体骨椎间融合各测点的应力改变要小于圆柱形椎间融合器。
高长瞾张树泉朴哲赵宝林杨利丽
关键词:腰椎椎间融合器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
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现状与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 对于患者和医务工作者来说是最具灾难性和最令人泄气的疾病之一,它往往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很大的负担,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甚至不能自理.随着对这种疾病病理生理学的认识、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药物及手术治疗方式的不断改进,这类患者似乎看到了一线曙光.应用大剂量甲基氢化泼尼松methylprednisolone,MP进行冲击治疗SCI作为标准治疗方案已经使用了十余年的时间,大量的临床试验并没有取得人们想要的结果,反而在治疗过程中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率,近期很多基础研究证明MP能够抑制神经母细胞( neural progenitor cells ,NPCs)的增殖,于是SCI患者是否应用MP进行冲击治疗再一次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令人欣喜的是随着基因工程及生物工程的发展,人们开始探索应用生物工程技术治疗SCI,并且已经获得了初步的胜利.
秦绪强谭树镇曲扬张树泉赵宝林
关键词:急性脊髓损伤药物治疗甲强龙并发症
肩髋膝关节软骨生物力学特性被引量:6
2005年
研究了正常国人急性外伤致死的成人新鲜尸体肩髋膝关节软骨的力学性质。以一维拉伸的方法得出了肩髋膝关节软骨的破坏载荷、伸长比、Lagrange应力、Cauchy应变等。用最小二乘法对拉伸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出了肩髋膝关节的应力-应变关系表达式和应力-应变曲线;对肩髋膝关节软骨进行一维拉伸应力松弛实验,得出了应力松弛以及归一化后应力松弛函数数据和曲线,应用最小二乘法得出了肩髋膝关节的G (t)。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赵宝林张忠君马洪顺
关键词:关节软骨应力松弛生物力学
小儿双侧先天性髋脱位两侧同时手术122例244髋报告
2004年
目的为了缩短治疗时间,减少经济负担和痛苦,便于同步功能练习。方法笔者从1983~1998年5月末,共为双侧先天性髋脱位两侧同时手术122例244髋。结果半年以上平均2年半随访81例162髋,髋关节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无关节僵硬发生,X线片显示位置好,无股骨头坏死发生。参考国内疗效评定标准,皆属优良。结论小儿双侧先天性髋脱位两侧同时手术是可行的。笔者所在科室,目前对5岁以下双侧先天性髋脱位,如无特殊情况,基本常规行两侧同时手术。
孙丹舟季晓风唐成林赵宝林
关键词:小儿同期手术X线检查
老年患者脊柱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脊柱术后发生谵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358例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下行脊柱手术患者(年龄≥60岁)的基本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谵妄将患者分为谵妄组与非谵妄组。对患者的年龄、性别、BMI、是否有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情况、术后低氧血症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各因素对老年患者脊柱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结果37例发生术后谵妄,发生率为10. 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术中出血量、术后是否发热及术后是否出现低氧血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及术后发热、低氧血症是术后谵妄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手术时间、术后发热、术后低氧血症是发生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发热管理和避免低氧血症可能会减少术后谵妄的患病率。
王明帅杨永涛范正洋赵宝林
关键词:脊柱手术术后谵妄老年人
C2-3、T10-11和L3-4椎间盘段弯曲力学特性
2011年
预防和治疗椎间盘脱出等退行性改变需要了解C2-3、T10-11、L3-4椎间盘与相邻椎体的弯曲力学特性,本文对人体C2-3、T10-11、L3-4椎间盘与相邻椎体进行弯曲试验,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参数。实验标本取自正常人新鲜尸体脊柱标本,男性,年龄20~30岁,人死后1h内解剖尸体取出C1-S1脊柱标本,以线锯切取C2-3、T10-11、L3-4椎间盘与相邻椎体各13个标本,在日本岛津电子万能测试机上以5mm/min的实验速度进行弯曲实验,得出C2-3、T10-11、L3-4组标本的最大载荷、最大弯矩、最大应力等力学参数。实验结果得出,C2-3组标本最大载荷、最大弯矩小于T10-11组和L3-4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C2-3组标本最大应力小于T10-11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L3-4组最大应力大于T10-11组和C2-3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结果说明C2-3、T10-11、L3-4椎间盘与相邻椎体具有不同的抗弯曲力学特性,可对了解腰椎间盘的损伤机理提供生物力学参。
李建军王溪原赵宝林马洪顺
关键词:脊柱
颈间盘突出症和颈椎颈髓损伤的临床治疗及其相关基础研究
朱庆三高中礼林野赵宝林李英普刘景臣杨晓钰杨有庚李振宇尹飞顾锐王迎智马洪顺
该项脊柱外科临床研究中颈椎损伤及颈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例数居国内前列,许多观点如:改进的颈椎间盘突出的分型;通过X光侧位片诊断颈椎损伤单侧关节突交锁;颈椎过伸过程中黄韧带突入椎管情况的的动态变化研究;颈椎过伸性损伤造成的“骨...
关键词:
关键词:颈椎颈髓损伤
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囊肿形成1例
2016年
1临床资料 患者许某,49岁,因腰痛伴右下肢活动障碍1年,加重1月入院,缘于1年前出现腰部钝痛不适,右大腿前、外侧疼痛,活动稍受限,卧床休息可缓解,活动后加重,未予诊治,1月前上述症状加重,右大腿疼痛明显伴行走困难,现为求进一步治疗入我院。既往史:20年前腰背部刀刺伤,伤后双下肢全瘫,当地医院行后路椎板切除予以减压(具体过程不详),术后半年双下肢肌力逐渐恢复,自诉可正常行走,不影响日常生活。入院查体:右侧躯体脐以下痛、触觉减退,右大腿前、外、内痛、触觉较左侧明前减退,左下肢肌力Ⅳ级,右侧股四头肌肌力Ⅲ级,右侧跟、膝腱反射亢进,右侧髌阵挛、踝阵挛阳性。
王明帅李野杨永涛张廷龙范正洋赵宝林
关键词:椎板切除术后囊肿形成硬膜外下肢肌力大腿疼痛
椎管造影对腰椎管狭窄症定位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价值的再评估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椎管造影检查在不同腰椎管狭窄症定位诊断和手术方法选择中的作用,明确椎管造影检查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行腰椎管造影检查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2例,比较椎管造影较其他影象学检查(CT,MRI)在定位诊断方面的优势。结果:7例患者可通过腰椎管造影检查解释临床症状与CT和MRI检查结果不相符情况;11例患者在CT和(或)MRI检查定位不明确时通过腰椎管造影检查能够明确定位;20例患者可于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确定责任节段。4例患者仍需行间盘、神经根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全部患者经手术证实诊断正确并可解释症状及体征。结论:在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诊断中,临床症状、体征与CT、MRI等检查结果不相符或CT、MRI无法准确定位时椎管造影检查可作为有效的诊断方法明确定位,并在多节段腰椎狭窄确定责任节段。
曲扬赵宝林朱庆三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