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全利

作品数:130 被引量:291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2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4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6篇仿生
  • 24篇矿化
  • 14篇细胞
  • 13篇仿生矿化
  • 12篇口腔
  • 10篇自组装
  • 10篇羟基磷灰石
  • 10篇米诺环素
  • 10篇环素
  • 9篇牙周
  • 9篇钛表面
  • 9篇骨修复
  • 8篇蛋白
  • 8篇牙体
  • 8篇缺损
  • 7篇牙本质
  • 7篇生物相容
  • 7篇生物相容性
  • 7篇种植体
  • 7篇骨修复材料

机构

  • 89篇安徽医科大学
  • 29篇安徽医科大学...
  • 13篇西南交通大学
  • 10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四川大学
  • 3篇皖南医学院弋...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皖南医学院第...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皖南医学院
  • 1篇香港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合肥市第二人...
  • 1篇合肥市口腔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30篇李全利
  • 33篇曹颖
  • 20篇唐旭炎
  • 16篇周健
  • 12篇黄楠
  • 10篇窦晓晨
  • 10篇陈俊英
  • 10篇汤健
  • 9篇宁天云
  • 9篇陈佳龙
  • 8篇刘巍
  • 7篇祝小鹏
  • 7篇沈军
  • 7篇徐晓华
  • 6篇孙鸿
  • 6篇杨苹
  • 6篇王进
  • 6篇冷永祥
  • 5篇许强建
  • 5篇吴熹

传媒

  • 17篇安徽医科大学...
  • 7篇中国组织工程...
  • 6篇华西口腔医学...
  • 5篇医学综述
  • 3篇口腔颌面外科...
  • 3篇口腔材料器械...
  • 3篇中华口腔医学...
  • 3篇口腔医学
  • 3篇功能材料
  • 3篇口腔生物医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安徽医学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安徽医药
  • 2篇国际口腔医学...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年份

  • 7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11篇2020
  • 8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9篇2013
  • 11篇2012
  • 16篇2011
  • 14篇2010
  • 14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1997
1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藻酸钙-纳米羟磷灰石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及部分生物相容性测定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制备海藻酸钙-纳米羟磷灰石复合材料,探讨其作为骨修复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化学交联及冷冻干燥技术制备海藻酸钙-纳米羟磷灰石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光衍射(XRD)对材料性能进行表征,液体置换法测定孔隙率。将第5代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接种至材料上,倒置显微镜及SEM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材料浸提液与BMSCs共培养,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接种后1、3、5 d的相对增殖率(RGR),并评估毒性分级。新鲜犬血加入材料浸提液进行溶血试验,分光光度计测定光密度值并计算溶血率。结果制备的海藻酸钙-纳米羟磷灰石复合材料具有多孔性,孔隙率达(88.6±4.5)%。倒置显微镜及SEM观察可见,细胞在材料周围及表面伸展充分、生长旺盛。材料浸提液培养的细胞具有较好的活力,其毒性分级为1级。溶血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溶血率为1.28%,满足医用生物材料的要求。结论本研究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王彦梅何家才李全利沈际佳
关键词:海藻酸钙纳米羟磷灰石复合材料骨髓基质干细胞生物相容性
一种抗菌可降解活性纳米复合仿生骨组织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可降解活性纳米复合仿生骨组织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操作步骤:A、将以氯化钙和磷酸二氢钠等制备钙磷溶液,将钙磷溶液、米诺环素溶液和明胶水溶液混合;B、将混合溶液在硅油反应浴中反应;C、室温静止、陈...
李全利周健窦晓晨蔡华琼汤键周剑沈军
文献传递
全冠修复体的龈缘以及防脱位设计
本报告以目前口腔临床全冠修复工作中修复体脱位和边缘性龈炎两大常见并发症为线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措施,以提高全冠修复体的长期成功性。
李全利
文献传递
DMP-1仿生多肽/无机三氧化物复合物/琼脂水凝胶仿生矿化体系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实验研究
目的:牙本质敏感(DH)的发病机制流体动力学说认为,DH通常发生在牙本质小管暴露后,外界刺激通过小管传递至深部神经纤维,引起牙髓神经纤维的兴奋而产生痛觉。本实验旨在构建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仿生多肽/无机三氧化...
凌子吉李全利曹颖
文献传递
非细胞策略:仿生矿化诱导牙体组织再生--离我们有多远?
以种子细胞细胞、细胞因子和支架材料为基础的组织工程技术的生物学手段诱导牙体器官再生是目前牙体组织再生研究的主流策略,其研究在在相当长时间内还处在实验室阶段,另一方面,仿生生物矿化的自组装过程,采用'botcom-up'纳...
李全利宁天云刘巍祝小鹏刘来奎
关键词:缺损修复
文献传递
心血管生物材料的表面改性研究
由于生物材料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发生在材料与宿主的界面,生物材料的表面性质对界面相互作用有决定性的影响,因而,生物材料的表面设计与改性成为发展先进生物材料与植入体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将等离子体、离子束、薄膜合成等物理技术与...
陈俊英李全利冷永祥杨苹王进孙鸿万国江黄楠
关键词:生物医学表面改性
一种牙齿矿化漂白双功能糊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牙齿矿化漂白双功能糊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的牙齿漂白制剂除常规含有过氧化物漂白成分外,还含有磷酸钙盐的矿化成分,可以在漂白牙齿的同时,诱导牙齿的矿化。本发明制剂通过诱导牙齿表面矿化,从而可以克服目前市...
李柏霖李全利曹颖郑顺丽方泽辉邵辉吴乐平周庆丽王盛瑞
文献传递
新型可注射型藻酸盐印模材料的制备与印模精度评价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可注射型藻酸盐印模材料,评价其准确性。方法将一定比例的海藻酸钠、磷酸三钠、氟钛酸钾、硅藻土等成分用水溶解,行星离心搅拌机混合均匀,获得一定黏度的基质组分;将一定比例半水硫酸钙、氧化镁、甘油、聚乙二醇(PEG)400离心搅拌机混合均匀,获得同样黏度的胶结剂组分。基质组分与胶结剂组分封装在2∶1体积比的A/B胶管内。使用时用与A/B胶管匹配的注射枪和混合头加压混合。样本分为3组:以注射型藻酸盐印模材料(IA组)作为实验组,Jeltrate藻酸盐印模材料(JA组)和Silagum-putty/light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料(SI组)为对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注射性藻酸盐印模材料的内部形貌,数字三维测量方法评价印模材料的准确性。结果SEM结果显示注射型藻酸盐印模材料比Jeltrate藻酸盐印模材料结构致密均匀,气泡含量较少。IA组、JA组、SI组模型与标准模型的差异性(正确度)分别为(49.58±1.453)、(54.75±7.264)、(30.92±1.013)μm。IA组、JA组、SI组内模型之间的差异性(精密度)分别为(85.79±8.191)、(97.65±11.060)、(56.51±4.995)μm。3组印模材料在正确度和精密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可注射型的藻酸盐印模材料的准确性优于传统的粉剂型藻酸盐印模材料,但差于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料。新型可注射性的藻酸盐印模材料具有良好的操作性能和印模准确性,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刘幸子王馨惠吴静雅罗菁菁王云李全利
关键词:藻酸盐印模材料
一种具有生物相容性的血管支架或心脏瓣膜表面涂层的制备方法
一种具有生物相容性的血管支架或心脏瓣膜表面涂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是:A、涂层溶液的配制将肝素溶解于去离子水,并将其PH值调节为7-8,并加入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制得肝素/生长因子溶液;将胶原溶解于醋酸溶液,制成胶原溶液;B...
黄楠陈佳龙李全利王进杨苹冷永祥陈俊英孙鸿万国江赵安莎游天雪吴熹
文献传递
Gel-HA-M/PRP复合材料对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明胶-羟基磷灰石-米诺环素(Gel-HA-M)纳米复合物与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复合(GEL-HA-M/PRP)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效果,探讨其作为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材料的可行性。方法:普通健康杂种犬6只,拔除双侧下颌第二、三、四前磨牙,3个月后每侧拔牙处植入3枚直径4 mm、长11 mm的种植体,并于钛钉周围制造宽约1.5 mm、深4 mm的环形骨缺损,分别植入自体骨、Gel-HA-M/PRP,最后为空白作为对照。种植术后4、8、12周各处死2只动物,进行大体、影像学及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较空白对照组新骨形成量多、外形好,并未见材料剩余;自体骨组可见成熟骨组织,较多新骨形成,同时有少量骨吸收存在;空白组主要为纤维性结合,有少量的骨组织再生。结论:提示Gel-HA-M纳米复合物的PRP复合凝胶能够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
尚新华周健李全利孙传锋窦晓晨
关键词:米诺环素种植体骨缺损富血小板血浆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