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俊
- 作品数:58 被引量:224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干预述评被引量:1
- 2011年
- 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总结出的一套整体身心调节的方法。本文试图通过对其概念、干预形式、实现途径和研究现状的介绍,使这种有效、本土化的干预方法对于我们日后的研究能够起到一些作用,为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 高慧李昌俊李静
- 慢性脑低灌注大鼠海马CA1区HCN2通道蛋白的表达
- 目的 探讨HCN2在慢性脑缺血情况下,海马CA1区HCN2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2VO)组.大鼠水合氯醛(350 mg· kg-1,ip)麻醉,切开颈部皮肤约1....
- 谭佳鸿卢云李昌俊周梅李彩徐旭林吕青郭莲军
- 关键词:慢性脑低灌注
- 被动吸烟对兰索拉唑作用于小鼠胃溃疡模型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研究被动吸烟对兰索拉唑作用于小鼠胃溃疡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无水乙醇灌胃造成胃黏膜损伤,观察被动吸烟对兰索拉唑治疗小鼠胃溃疡模型的干预作用。结果被动吸烟+模型组与胃溃疡模型组比较,溃疡指数明显升高,药物作用组与胃溃疡模型组比较,溃疡指数明显降低。结论被动吸烟能加重无水乙醇引起的胃损伤,并且能削弱兰索拉唑对小鼠胃溃疡的保护作用。
- 李昌俊郑瑶李玉鑫任辉陈春连建学
- 关键词:被动吸烟兰索拉唑小鼠溃疡指数
- 永久性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5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及树突棘密度的改变
- 目的 观察慢性脑低灌注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及树突棘的密度,以进一步明确缺血性脑损伤导致神经退行性变的最主要的标志神经元的丢失及突触连接的改变.方法 采用永久性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制作慢性脑低灌注损伤模型,2VO ...
- 李昌俊卢云罗攀陈诚周梅黄鹏程郭莲军
- 关键词:神经元数量
- “赛教融合”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赛教融合”模式是目前研究者关注较多的教学改革方案之一。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学习动机的前测与后测结果,考察竞赛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验证“赛教融合”模式的客观效果。赛前一个月对某学院200余名大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前测,赛后一个月进行后测,共有170名大学生完成了两次测验。协方差分析发现,在控制了前测的学习动机后,竞赛活动能够显著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研究结果为“赛教融合”的开展与推广提供了实证依据。
- 李昌俊王莹
- 关键词:学习动机
- 中国人的集体自我、关系自我与个体自我——内隐与外显层面的实证研究
- 不同文化中的个体存在显著而有趣的差异。这种差异的根源在于不同的文化塑造了不同的自我。根据个体如何与社会产生联系,可将自我区分为三种取向:个体取向——视自我视为自主的、独特的,并与他人有明显的界限;关系取向——强调人际关系...
- 李昌俊
- 关键词:内隐联想测验人际关系
- 文献传递
- 超级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HCN1亚型)mRNA表达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特征研究
- 目的:观察超级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HCN1亚型)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特征。方法: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2小时,然后将栓线拔出,进行再灌注,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然后用RT-PCR检测再...
- 杜雅莹杨欢欢李昌俊卢云郭莲军
- 医务人员人格因素、组织因素与工作投入的关系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工作投入的现状,探讨人格因素对组织因素和工作投入的中介效应。[方法]使用随机抽样法对北京、山东2个城市3家医院346名医务人员,采用工作投入量表、健康坚韧性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工作-家庭冲突问卷和社会支持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59份,共获得有效问卷346份,有效回收率为87%。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路径分析。[结果]组织因素与人格因素、组织因素与工作投入、以及人格因素与工作投入均相关显著(P<0.01),人格因素能够全面介入组织因素对工作投入的影响。[结论]人格因素决定了医务人员在工作情境中的反应。
- 高慧李昌俊郑涌
- 关键词:医务人员人格
- 日粮铬对热应激种公兔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
- 程玉芳李昌俊刘立文靳玲品肖桂云王慧文吴云海丁艳民高彦霞麻少刚李秀花高志花赵美林赵秀玲闫贵龙张晓丽孙全文李海峰
- 以种公兔为研究对象,通过饲喂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0.4、0.6、0.8、1.0mg/kg铬量的酵母铬日粮,结果表明通过研究日粮铬对热应激种公兔精液品质、睾丸组织及血清生殖激素的影响,发现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8~1...
- 关键词:
- 关键词:公兔日粮
- Poly Ⅰ:C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2015年
- 目的观察特异性激活Toll样受体3(Toll-like receptor 3,TLR3)-Toll/IL-1受体结构域接头分子(Toll/IL-1receptor domain containing adaptor inducing IFN-β,TRIF)信号通路药物聚肌胞苷酸(polyinosinic polycytidylic acid,Poly Ⅰ:C)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小鼠是否有保护作用,并探讨保护作用是否与抑制炎性作用有关。方法对小鼠进行一次性肌肉注射0.3mg/kg Poly Ⅰ:C,24h后进行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栓塞2h后进行再灌注6、12、22h,诱导小鼠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TTC染色方法测定脑缺血体积;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缺血侧脑组织TRIF蛋白表达;ELISA方法检测小鼠缺血侧半脑脑组织炎性因子干扰素-β(interferon-β,IFN-β)、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结果缺血2h再灌注6、12、22h的小鼠出现明显的神经缺陷症状及脑组织梗死,在缺血再灌注各个时间点,小鼠缺血侧脑组织中IL-6、TNF-α表达均升高。0.3mg/kg Poly I:C能减少梗死面积,改善神经缺陷,提高小鼠缺血侧脑组织TRIF蛋白的表达,能在不同时间点升高IFN-β水平并降低缺血再灌注缺血侧脑组织IL-6和TNF-α的含量。结论 0.3mg/kg Poly Ⅰ:C对脑缺血损伤小鼠有保护作用,保护作用机制与抑制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炎症反应有关。
- 潘琳娜吕青樊萍李昌俊郭莲军
- 关键词:POLY脑缺血再灌注TRIF炎性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