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庆

作品数:111 被引量:486H指数:11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9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8篇先天
  • 28篇先天性
  • 26篇儿童
  • 21篇结肠
  • 19篇直肠
  • 19篇小儿
  • 17篇肛门
  • 16篇畸形
  • 16篇肛门直肠
  • 15篇外科
  • 14篇阑尾
  • 13篇新生儿
  • 12篇阑尾炎
  • 11篇直肠畸形
  • 11篇手术
  • 11篇细胞
  • 11篇先天性巨结肠
  • 11篇巨结肠
  • 11篇肛门直肠畸形
  • 11篇肠畸形

机构

  • 11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教育部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深圳市儿童医...
  • 1篇厦门市中山医...
  • 1篇赣南医学院第...
  • 1篇嘉兴市妇幼保...

作者

  • 111篇李晓庆
  • 59篇金先庆
  • 55篇王佚
  • 53篇周德凯
  • 34篇向丽
  • 33篇刘伟
  • 20篇董欣竞
  • 17篇李勤
  • 12篇郭振华
  • 12篇宋晓峰
  • 10篇谈必龙
  • 10篇刘潜
  • 8篇侯金平
  • 6篇顾秀文
  • 6篇蒲从伦
  • 6篇王轲
  • 6篇冯卫
  • 6篇吴永隆
  • 5篇梁睿
  • 5篇蒲丛伦

传媒

  • 19篇重庆医学
  • 19篇第三军医大学...
  • 12篇重庆医科大学...
  • 8篇中华小儿外科...
  • 7篇临床小儿外科...
  • 5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激光杂志
  • 2篇大肠肛门病外...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基础医学教育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四川省卫生管...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医学教育探索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3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11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9篇2011
  • 11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 6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1
1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Kasabach-Merritt综合征的体内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瘤内注射对鼠Kasabach-Merritt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并于临床上常用药物平阳霉素、曲安舒松相比较。方法(1)将32只雌性裸鼠随机分成五组:YH-16治疗组,PYM治疗组,曲安缩松治疗组,...
张翅金先庆周德凯李晓庆朱进赵珍珍梁睿郭振华
文献传递
5例婴幼儿幽门管增生性息肉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总结婴幼儿幽门管增生性息肉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要点。方法收集5例婴幼儿幽门管息肉病例资料,均为男性,平均年龄15.6个月,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5例患儿起病急、重,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辅助检查包括胃镜均不能明确诊断。患儿均通过剖腹探查术明确诊断,予以息肉切除和幽门管成形术治疗,并获得治愈。结论婴幼儿幽门管息肉目前较难通过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剖腹探查是其重要诊疗手段。息肉于剖腹探查术同时切除,治疗效果良好。
赵利华金先庆梁睿李晓庆
关键词:婴幼儿息肉
经肛门直肠结肠切除斜形吻合术治疗肠无神经节细胞症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 对肠无神经节细胞症及其同源病根治术的疗效作一评价.方法 对52例肠无神经节细胞症患儿行经肛门直肠结肠切除斜形吻合术,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期间的大便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全组无一例死亡,无术中并发症,0~3个月平均手术时间70.3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2.5 ml;3个月~1岁平均手术时间70.9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6 ml;>3岁平均手术时间122.8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0 ml.术后无一例使用镇痛剂.术后的前2d每天4~10次稀便,术后1周每天大便2~5次,多数大便已成形,术后无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裂开等.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周.其中39例随访2~30个月,均恢复良好.所有病例随访小便均正常,无一例出现污粪、大便失禁、肛门狭窄,其中男性35例,均有阴茎勃起.小于3岁的38例,均在术后2个月内恢复正常大便,1岁内2~4次/d,1~3岁1~2次/d;7岁6个月1例,术后半年恢复正常大便.3例术后2个月左右出现小肠结肠炎,经输液治疗恢复.20例行肛门直肠测压检查,4例存在RAIR反射.结论 经肛门直肠结肠切除斜形吻合术治疗肠无神经节细胞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保留了直肠感受器、花费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近中期疗效满意.适合于婴幼儿,尤其是婴儿.
李晓庆金先庆徐小松周德凯王佚李勤向丽刘伟董欣竟陶亮桥
关键词:HIRSCHSPRUNG病直肠结肠切除术重建性
新生儿胃穿孔22例
胃穿孔是新生儿急腹症中较常见的疾病。普外科于2007年1月-2011年4月共收治新生儿胃穿孔22例,死亡2例,本文将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和治疗结果进行了介绍及讨论。
李勤李晓庆金先庆周德凯董欣竞向丽王佚刘伟
关键词:新生儿胃穿孔手术治疗疗效评价
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肠造瘘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肠造瘘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工作者做出适时判断提供参考,并提高对治疗时机的把握。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201例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验结果,总结分析肠造瘘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肠造瘘发生率22.4%,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白蛋白降低(OR值=0.737,95%CI=0.633~0.857,P=0.000),大便常规异常(OR值=10.634,95%CI=3.016~37.502,P=0.000),PCT>2 ng/mL(OR值=9.954,95%CI=2.517~39.368,P=0.001),右侧型先天性巨结肠(OR值=4.307,95%CI=1.417~13.092,P=0.010)为本组患儿肠造瘘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白蛋白降低、大便常规异常、PCT>2 ng/mL以及右侧型先天性巨结肠为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肠造瘘的危险因素。
雷秋萍曹建李晓庆周德凯王佚何昀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肠造瘘术小婴儿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术后肠道菌群变化的前瞻性研究
2014年
目的:前瞻性研究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患儿术后肠道菌群变化的情况。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分析21名先天性ARM组患儿10日龄(出院前1 d)、1月龄和3月龄~4月龄时粪便中3种主要菌群数量,并与日龄匹配的21名对照组正常婴儿菌群数量进行比较。结果:(1)10日龄,先天性ARM组双歧杆菌与大肠杆菌数量的比值(bifidobacteria/escherichia coli,B/E)〈1,大肠杆菌数量较双歧杆菌高和乳酸杆菌高(P=0.021和P=0.004),且乳酸杆菌数量较对照组高(P=0.001)。(2)1月龄,先天性ARM组B/E较10日龄增高(P=0.030),B/E〉1,双歧杆菌数量增高(P=0.001),高于自身大肠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和对照组双歧杆菌数量(P=0.001、P〈0.001和P=0.004),乳酸杆菌数量亦较对照组高(P〈0.001)。(3)3月龄~4月龄,先天性ARM组乳酸杆菌数量较1月龄时降低(P=0.005),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571),双歧杆菌数量较对照组高(P=0.004)。(4)3月龄~4月龄,连续服用益生菌患儿肠道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婴儿(P=0.013),未连续补充者肠道双歧杆菌数量和对照组婴儿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32)。结论:(1)10日龄,先天性ARM患儿以大肠杆菌数量占优势,乳酸杆菌数量亦高,较正常对照组婴儿肠道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均占优势的定植状况不同。(2)1月龄和正常对照组婴儿一样,双歧杆菌成为患儿肠道优势菌,而乳酸杆菌数量仍居高。(3)3月龄~4月龄,患儿肠道乳酸杆菌数量下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菌群状态接近正常婴儿。(4)患儿1月龄后连续补充益生菌制剂至3月龄~4月龄能够使肠道保持高水平的双歧杆菌数量。
安悦王佚李晓庆艾青余加林代英程茜
关键词: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大肠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
糖皮质激素治疗血管瘤机理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0
2003年
目的 :初步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血管瘤的机理。方法 :采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对 2 2例血管瘤石蜡标本及 5例正常皮肤标本进行形态学观察 ;并用TUNEL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 (vascularendotheliacell,VEC)凋亡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 结果 :所有病例标本中均未发现明显炎症及坏死征象 ;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显效组VEC呈典型的凋亡形态变化 ,未见坏死征象 ;治疗显效组血管瘤VEC的凋亡水平显著高于无效组、未治疗组及正常皮肤组 ,而PCNA水平低于上述 3组 ;未治疗组和无效组之间凋亡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诱导VEC凋亡及抑制其增殖而促进血管瘤消退。
刘潜金先庆周德凯王珊李晓庆李静唐开勇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58例新生儿环状胰腺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环状胰腺(annular pancreas)系胚胎期两个胰芽(胰与副胰)的愈合位置异常,压迫十二指肠降部引起的高位肠梗阻[1]。其临床表现与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十二指肠狭窄或闭锁等引起的十二指肠梗阻的表现相似,术前不能明确诊断。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近8年诊治的58例新生儿环状胰腺,探讨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治疗及预后。
刘江林李光泽向丽金先庆李晓庆王佚
关键词:环状胰腺新生儿外科治疗
B超测定幽门容积对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幽门容积(pyloric volume,PV)对肥厚性幽门狭窄(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HPS)的诊断价值.方法在本研究中应用B超测量了30例HPS患儿和50例正常婴幼儿的幽门管长度(pyloric length,PL)、直径(pyloric diameter,PD)和幽门部肌层厚度(muscular thickness,MT),计算出幽门容积.同时,对胃蠕动、胃排空、幽门开放及胃内容物通过情况等胃功能方面作比较研究.结果30例HPS患儿和50例正常婴幼儿,上述四项幽门指标测值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但PL、PD及MT等三项指标在正常婴幼儿上限值和HPS患儿下限值表现出重叠,重叠范围为:PL,1.5~1.7 cm;PD,1.0~1.3 cm;MT,0.3 cm;而PV是唯一没有重叠的指标:正常婴幼儿范围0.28~1.3ml,HPS患儿范围1.40~7.93ml.同时,观察到30例HPS患儿,幽门持续性关闭,胃内容物通过幽门管受阻,胃扩张及逆蠕动.50例正常婴幼儿幽门有节律的开放,胃内容物通过顺利,胃排空较快.结论若PV≥1.4ml,未见幽门松弛及胃内容物通过幽门管,则应作为HPS看待和治疗.
陈勇刚全学模李晓庆赵燕
关键词:肥厚性幽门狭窄HPS胃内容物患儿容积
血清巯基水平的变化在儿童外科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2003年
李晓庆
关键词:血清巯基儿童外科感染自由基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