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利
- 作品数:11 被引量:43H指数:6
- 供职机构:空军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水利工程更多>>
- 基于FLUENT的新型跨介质航行器气动水动特性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针对目前水下航行器和空中航行器难以以单一外形同时满足水空两种航行环境的特点,提出一种通过改变机体外形实现水空介质跨越的新型航行器.应用FLUENT对航行器的气动水动特性进行数值仿真,得到了航行器水中、空中航行的阻力、升力曲线.对结果的分析发现,通过改变外形能够满足航行器水中、空中的航行和机动要求,新型航行器的流体受弹体扰动较大,升阻特性有一定减弱,水空跨介质航行器的外形还有较大的优化空间.
- 廖保全冯金富齐铎李永利胡俊华
- 关键词:气动特性
- 圆锥形炮管下喷嘴的优化设计
- 2013年
- 合理选择喷嘴形式和优化结构参数可以有效改善射流,从而提高脉冲防暴水炮的技战术性能。应用流体仿真软件Fluent并结合高速摄影技术,对圆锥形炮管的喷嘴进行了理论研究及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圆柱形喷嘴能够提高射流的轴向速度矢量比,但当其长度过长时反而会因增大摩擦而降低射流速度;外张型喷嘴能够在显著提高射流集中度的同时降低射流表面的初始扰动,并能保持一定的雾化角,因此,能够提高脉冲防暴水炮的射程和雾化效果。
- 李永利战仁军
- 关键词:喷嘴优化设计
- 航行器小角度入水跳弹过程研究被引量:12
- 2016年
- 为研究跨介质航行器小角度入水的跳弹现象,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FX构建数值计算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分别对跨介质航行器不同顶角、密度及设计的环形槽类截头外形的小角度入水跳弹过程进行仿真研究,并分析了整个跳弹过程及角加速度、角速度、位移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航行器的顶角角度和密度越小,其弹道越易向上发生弯曲,越容易发生入水跳弹现象,而浸水阶段角速度突变是由于航行器尾部与水面拍击造成的;环形槽类截头尖拱体航行器具有一定的抑制跳弹的作用,其环形槽的位置对入水跳弹过程影响较大,可根据任务需求对环形槽位置进行选择。
- 李永利刘安冯金富胡俊华余宗金齐铎
- 关键词:数值仿真
- 一种可变形跨介质航行器气动/水动特性分析被引量:14
- 2016年
- 由于海水和空气物理性质存在巨大差异,航行器很难以单一外形满足在两种环境下的航行要求。为此,提出一种通过改变外形来实现水空介质跨越的航行器,并通过计算流体力学对其空中和水中两种外形的气动/水动特性进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外形,航行器能够同时满足水下航行和空中飞行的要求。水下航行时,航行器在较小的仰角范围内通过收缩机翼减小阻力;空中飞行时,通过展开机翼增大升力。
- 廖保全冯金富齐铎李永利余宗金
- 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气动特性
- 基于共形半环翼的水空两用变体跨越航行器
- 提供一种基于共形半环翼的水空两用变体跨越航行器,由变体机构舱、展开‑折叠系统、共形半环翼、动力装置、升降舵、转向舵、锂电池组、遥控接收器及遥控器构成。航行器设计密度大于水,入水时控制推力,逐步降低高度和速度、调整航行姿态...
- 李永利冯金富胡俊华张佳强杨健齐铎廖保全
- 文献传递
- 机载布放式AUV入水冲击仿真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机载布放式AUV是利用载机运送至特定海域上空,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空投方式进入水下,完成预定工作的自主水下航行器。AUV入水时会受到巨大的载荷冲击,严重时会导致机体折断、元器件失灵,甚至引起弹道失控。为此,文章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对机载布放式AUV的入水冲击问题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对不同入水速度、不同入水角度下AUV受力过程进行了计算,得出了不同入水条件下的速度响应曲线和压力响应曲线,可为机载布放式AUV的机体结构设计和投放条件研究提供参考。
- 齐铎冯金富余宗金李永利
- 关键词:动力学模型
- 航行器低速斜入水运动规律被引量:6
- 2016年
- 针对介质跨越航行器控制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空中控制水下非控的单一控制策略;为了分析航行器非控状态下斜入水运动的规律,构建了航行器低速入水动力学模型,并分别使用数值仿真方法和理论模型求解方法进行同一条件下的航行体入水运动仿真,通过对2种方法的仿真结果对比验证本文所构建航行体斜入水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利用构建的入水动力学模型,分别对不同初始速度、角度、攻角条件下的入水过程进行了运动状态仿真并分析,得出了航行体在入水运动过程中的姿态位置变化规律。此入水规律将指导介质跨越航行器后续的水下航行、进而出水的一系列研究。
- 李永利冯金富齐铎杨健胡俊华徐保伟
- 关键词:动力学模型弹道
- 一种静止螺旋桨特定方向生成和固定机构
- 提供一种静止螺旋桨特定方向生成和固定机构,由安装电机和连杆支座的悬臂、带有连杆安装座的机身、安装有定向钳的连杆、安装在电机上的菱形桨夹等组成,通过悬臂转动实现定向钳相对于菱形桨夹的移动,定向钳促使菱形桨夹转动,从而使螺旋...
- 廖保全冯金富刘安陈国明冯帅齐铎李永利徐虎
- 具有水空介质跨越能力的反舰武器被引量:6
- 2014年
- 反舰武器的突防能力是对敌航母实施攻击的关键,现代战争条件下,单一的水下或空中攻击模式都很难达到攻击航母的目的。提出了一种具有水空介质跨越能力的新型反舰武器,兼顾空中突防速度快和水中突防隐蔽性好的特点,具备经多次介质跨越后实现从航母编队的防御盲区快速突防能力,并着重给出了相应的气动外形、动力装置及综合控制系统的设计。
- 齐铎冯金富李永利
- 关键词:突防
- 一种静止螺旋桨特定方向生成和固定机构
- 提供一种静止螺旋桨特定方向生成和固定机构,由安装电机和连杆支座的悬臂、带有连杆安装座的机身、安装有定向钳的连杆、安装在电机上的菱形桨夹等组成,通过悬臂转动实现定向钳相对于菱形桨夹的移动,定向钳促使菱形桨夹转动,从而使螺旋...
- 廖保全冯金富刘安陈国明冯帅齐铎李永利徐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