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中耳
  • 4篇胆脂瘤
  • 4篇脂瘤
  • 3篇中耳胆脂瘤
  • 3篇颞骨
  • 3篇耳胆脂瘤
  • 2篇中耳炎
  • 2篇容积重建
  • 2篇颞骨解剖
  • 2篇外科
  • 2篇显微外科
  • 2篇内耳
  • 2篇解剖学
  • 2篇耳显微外科
  • 2篇耳炎
  • 1篇单孔
  • 1篇新生血管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形成
  • 1篇血清

机构

  • 12篇秦皇岛市第一...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李秋焕
  • 11篇姜子刚
  • 9篇田晓斌
  • 8篇李宝环
  • 3篇于子龙
  • 1篇刘红刚
  • 1篇常青林
  • 1篇刘硕

传媒

  • 2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7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制手术器械在耳前瘘管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体会及手术技巧
田晓斌姜子刚李宝环李秋焕李晓晶严佳亮郭丽娟
中耳胆脂瘤手术后二次翻查初探
姜子刚田晓斌李宝环李秋焕李晓晶严佳亮郭丽娟
中耳乳突珍珠型胆脂瘤新生血管的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珍珠型中耳乳突胆脂瘤微血管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探讨微血管在胆脂瘤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对6例珍珠型中耳胆脂瘤微血管的病理学特点进行观察,并应用免疫组化法对其血管内皮细胞中VIII因子相关抗原和CD34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在胆脂瘤的囊壁及其蒂部含丰富薄壁微血管,VIII因子相关抗原和CD34在血管内皮细胞内有明显表达。结论珍珠型胆脂瘤微血管的形成可能是胆脂瘤生长扩张的重要前提之一。
李秋焕刘红刚于子龙
关键词:胆脂瘤中耳中耳炎血管形成
鼓环平面与面神经垂直段位置关系的显微解剖与影像学对比观察
2016年
目的探讨鼓环平面与面神经垂直段的位置关系及鼓环平面作为该段面神经解剖标志的可行性。方法2014年1月-10月选取40%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11例(22侧颞骨),鼓膜表面涂碘海醇注射液,行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利用3D容积重建(3D—VR)技术重建鼓环平面与面神经垂直段;应用显微解剖技术将对应颞骨的鼓环、面神经垂直段轮廓化,并行数据测量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3D—VR技术成功重建鼓环平面与面神经垂直段的位置关系,11例22侧标本鼓膜均显影清晰。其中12侧鼓环平面8点(右耳)或4点钟方向(左耳)距面神经垂直段最近,显微解剖与3D—VR观测其平均距离均为3.58mm;显微解剖显示鼓环平面与面神经垂直段上段成角平均为39.14°,3D—VR观测其为39.41°。显微解剖与3D—VR测量数据经配对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鼓膜后下象限,3D—VR和显微解剖分别发现有63.64%(14/22)和68.18%(15/22)的面神经垂直段由鼓环平面内侧转向外侧,其中同时又伴有面神经垂直段前移者分别为10/14侧和10/15侧。3D—VR与显微解剖两种方法判断面神经前移、外移情况,经Kappa检验,结果呈较好一致性(K=0.899、0.874)。结论鼓环平面是面神经垂直段相对恒定的解剖标志,鼓膜后下象限区域是外耳道操作时面神经易损部位,3D—VR较为真实地反映鼓环平面与面神经垂直段之间的位置关系。
李秋焕常青林于子龙
关键词:中耳面神经容积重建颞骨解剖学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对平坦型及全聋型突发性聋的影响
李晓晶姜子刚田晓斌李宝环李秋焕严佳亮郭丽娟
内耳道底骨性结构、前庭神经与单孔神经骨管的Micro-CT影像解剖学实验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内耳道底骨性结构及前庭神经、单孔神经骨管(神经管)的Micro-CT影像解剖学特征。方法取10%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6具(颞骨12侧), 其中男性4具、女性2具, 具体年龄不详。对12侧颞骨均行Micro-CT扫描, 再应用Mimics软件对内耳道底骨性结构及其中的神经管进行三维重建, 之后进行影像解剖学观察, 并分别测量前庭上神经、前庭下神经、单孔神经管相关解剖学参数。结果经Micro-CT扫描及三维重建, 内耳道底骨性结构及其内穿行的前庭神经和单孔神经管显示清晰。前庭上、下神经及单孔神经的解剖形态、位置及走行存在多种解剖变异以及多交叉分布现象。左右两侧前庭上神经管长度分别为(3.68±0.79)mm和(3.54±1.04)mm, 起始处前后径分别为(2.03±0.76)mm和(1.83±0.68)mm、上下径分别为(1.75±0.35)mm和(1.72±0.43)mm, 中点处的前后径分别为(0.89±0.19)mm和(1.13±0.29)mm、上下径分别为(1.58±0.26)mm和(1.69±0.58)mm;左右两侧前庭下神经管前后径分别为(0.44±0.07)mm和(0.50±0.29)mm, 上下径分别为(0.53±0.11)mm和(0.76±0.38)mm。左右两侧单孔神经管直线长度分别为(3.97±0.68)mm和(3.85±0.69)mm, 其内侧段长度分别为(2.54±0.70)mm和(2.26±0.82)mm、外侧段长度分别为(1.82±0.57)mm和(1.99±0.39)mm, 内侧段直径分别为(0.67±0.10)mm和(0.66±0.09)mm、外侧段直径分别为(0.47±0.04)mm和(0.51±0.10)mm, 内外段交角分别为128.82°±17.23°和127.51°±11.70°。以上各指标测量值侧别间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Micro-CT扫描及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内耳道底骨性结构及前庭神经、单孔神经骨管等结构及其空间位置与走行;前庭神经和单孔神经骨管解剖形态及位置、走行均存在较大变异, 但左右侧别间相关解剖学测量结果无差异。
李秋焕解佼佼赵晓畅姜子刚于子龙
关键词:内耳
成人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采用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鼓膜切开置管术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成人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采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2020年5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耳科收治的100例(135耳)成人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68耳)和观察组50例(67耳)。对照组采取鼓膜切开置管术,观察组采取鼓膜切开置管术联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比较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ETDQ-7)、咽鼓管测压R值计分、纯音听阈值、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ETDQ-7评分、各频率纯音听阈值均降低(P<0.05),咽鼓管测压R值计分升高(P<0.05);术后3、6、12个月,观察组的ETDQ-7评分、各频率纯音听阈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咽鼓管测压R值计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病情复发率均更低(P<0.05)。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均增高(P<0.05);术后3、6、12个月,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鼓膜切开置管术可有效改善成人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咽鼓管功能,更好地促进患者听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同时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病情的复发率,明显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李秋焕姜子刚田晓斌李晓晶李曼曼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切开置管术咽鼓管功能障碍
简易颞骨解剖立体成像研究
姜子刚田晓斌李宝环李秋焕李晓晶
软骨软骨膜复合体在耳显微外科应用研究
姜子刚田晓斌李宝环李秋焕李晓晶严佳亮郭丽娟
耳显微外科数字化随访系统临床价值研究
姜子刚田晓斌李宝环李秋焕李晓晶严佳亮郭丽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