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雪南

作品数:25 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5篇机械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篇放疗
  • 11篇调强
  • 9篇腺癌
  • 8篇调强放疗
  • 7篇前列腺
  • 7篇前列腺癌
  • 7篇肿瘤
  • 6篇CT模拟
  • 5篇疗法
  • 5篇放射疗法
  • 5篇CT模拟定位
  • 4篇乳腺
  • 4篇头颈
  • 4篇头颈部
  • 4篇头颈部肿瘤
  • 4篇颈部
  • 4篇颈部肿瘤
  • 4篇摆位
  • 4篇摆位误差
  • 3篇调强放射

机构

  • 23篇北京医院
  • 2篇卫生部

作者

  • 25篇李雪南
  • 18篇李高峰
  • 10篇修霞
  • 7篇吴钦宏
  • 6篇王婵
  • 6篇王丹
  • 6篇田丽红
  • 5篇高鸿
  • 4篇肖素华
  • 4篇刘春玲
  • 4篇秋晞
  • 4篇张清文
  • 4篇沙翔燕
  • 3篇徐勇刚
  • 3篇钟秋子
  • 3篇朱宝全
  • 3篇竺萌
  • 2篇王德昌
  • 2篇侯秀玉
  • 2篇曹瑛

传媒

  • 6篇中华放射医学...
  • 6篇中华放射肿瘤...
  • 3篇中国医学装备
  • 2篇医疗装备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青海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3篇2016
  • 6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锥形束CT评价最终等中心标记法定位头颈部肿瘤的摆位误差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应用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评价头颈部肿瘤图像引导放疗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10月的256例行调强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采用头颈肩面罩固定体位,最终等中心标记法定位,配有LAP可移动式激光定位系统的PhilipsPQSCT或PhilipsBrillianceCTBigBore进行CT扫描。CT图像通过网络传输给Varian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用来进行勾画靶区和设计计划。在治疗前使用VarianiX直线加速器的机载影像系统(OBI)行kVCBCT扫描和配准,得出左右、头脚和前后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结果473组摆位误差数据呈高斯分布,3个方向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6±1.3)、(0.5±1.6)和(0.9±1.7)mm,使用公式M=2.5∑+0.78计算外放边界分别为2.4、2.4和3.4mm。其中,BigBore组的288组数据的计算外放边界分别为2.0、2.1和1.7mm。结论最终等中心标记法的摆位误差优于参考点标记法,同时为CTV外放PTV的边界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吴钦宏李雪南刘春玲朱宝全田丽红张清文竺萌秋晞王婵李高峰
关键词:锥形束CT摆位误差CT模拟
温窗对热扫描图像的影响被引量:1
1998年
我院自1996年8月至1997年12月底,使用TSⅠ-Ⅱ型热扫描成像系统共检查了1339人次,采集图像近万幅。我们通过图像分析,认为应用热扫描成像系统进行操作时,图像采集的成功与否与诊断关系密切。本文介绍的是我们的一些体会。热扫描操作室室温一般要保持...
李雪南侯秀玉肖素华曹瑛
关键词:影像学诊断图像采集
比较两种CT模拟定位方法在调强放疗中的误差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比较调强放疗中CT模拟定位最终等中心标记法和参考点标记法的误差。方法2009--2012年间327例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患者使用PhilipsBrillianceCTBigBore扫描机及PhilipsTumorLOC模拟定位工作站进行定位,其中最终等中心标记法、参考点标记法定位患者分别为208、119例。在瓦里安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进行勾画靶区和设计治疗计划。治疗前使用瓦里安EX直线加速器的机载影像系统千伏级锥形束CT扫描和配准,得出左右、上下、前后方向误差后进行两组比较并成组t检验。最后对5例鼻咽癌患者通过治疗计划系统测量等中心在3个方向移动后对危及器官剂量的影响。结果最终等中心标记法组3个方向平均误差均小于参考点标记法组(P=0.02、0.01、0.03)。等中心在3个方向上移动后的剂量比较结果显示,靶区受量降低的同时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受量明显提高,前后方向误差对脊髓和脑干影响最大。结论CT模拟定位最终等中心标记法的误差优于参考点标记法,等中心移动的较小误差可引起危及器官较大的受量变化。
李雪南修霞李高峰
关键词:CT模拟定位头颈部肿瘤调强放射疗法
利用CBCT研究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的CTV外放边界
罗学臣李雪南田丽红王婵朱宝全秋晞张清文刘春玲
16排螺旋CT在食管癌术后放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研究应用大孔径16排螺旋CT进行食管癌术后放疗模拟定位的优势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使用Philips PQS单排和Philips Brilliance CT Big Bore 16排螺旋CT进行模拟定位的患者各20例。患者仰卧位、双上肢上举、双手抱头,真空负压气垫固定,CT扫描后,在模拟定位工作站确定等中心,通过激光定位系统,调节激光灯并移床,做等中心体表标记。在治疗计划系统设计治疗计划,使用Varian EX直线加速器的机载影像系统(OBI)千伏级锥形束CT(kV CBCT)进行扫描和配准验证,对验证误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大孔径16排螺旋CT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提高了食管癌术后放疗照射野与剂量分布的优化方案设计和防护的精确性,大孔径16排螺旋CT模拟定位的验证误差优于单排螺旋CT(t=-4.63,3.21,6.74;P<0.05)。结论大孔径16排螺旋CT在放疗模拟定位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放疗定位的精确性,为精确计划、精确治疗提供了保证。放疗先进设备的应用可以改善食管癌术后放疗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李雪南修霞李高峰
关键词:术后放射治疗食管癌放疗定位
前列腺癌调强放疗对膀胱直肠的管理
李雪南罗学臣王婵秋晞竺萌张清文田丽红朱宝泉刘春玲
基于锥形束CT体部肿瘤图像引导放疗的摆位误差分析被引量:26
2012年
目的应用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评价采用负压成型垫作体位固定和最终等中心标记法作定位的体部肿瘤图像引导放疗的摆位误差。方法回顾分析2009-2011年的223例体部肿瘤患者资料,这些患者在配有LAP可移动式激光定位系统的飞利浦PQSCT或飞利浦BfillianceCTBigBore上采用负压成型垫体位固定和最终等中心标记法定位。CT图像通过网络传输给瓦里安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用来勾画靶区和设计计划。在治疗前使用瓦里安直线加速器的机载影像系统行KVCBCT扫描和配准,得出左右、上下和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使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758组摆位误差数据呈高斯分布,左右、上下、前后方向的平均摆位误差分别为(-0.5±2.8)、(0.0±3.0)、(0.4±3.4)mm,使用公式M=2.5∑+0.76计算外放边界分别为3.2、2.1、3.4mm。结论本研究得到的外放边界证实治疗计划在患者治疗时得到了可靠实施,并也为临床医师提供了依椐.
吴钦宏李高峰王婵李雪南王丹沙翔燕
关键词:X线计算机图像引导放疗摆位误差
颅内原发生殖细胞瘤的放射治疗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报告57例原发颅内生殖细胞瘤远期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探讨最佳治疗方法。方法30例行手术后放射治疗;27例行单纯放射治疗。53例全脑预防照射,其中51例肿瘤区追加足剂量;4例仅做肿瘤局部放射而未给任何中枢神经区预防。全脊髓预防放射34例而未做脊髓预防23例。4例放疗后1~4年因出现中枢神经再发肿瘤灶接受了再程放疗。结果 全部病人5、10、15、19年生存率是89.1%、87.0%、80.0%、66.7%,手术+放疗30例与单纯放疗27例之间生存率对比无差异(P>0.05)。病人临床症状缓解率95%。卡氏评分法对比疗前后生存质量均数差(P<0.001)。再程放疗4例生存时间超过2、7、10、17年。疗后远期,15岁以下14例(11例原发肿瘤位蝶鞍区)生殖器官发育生育能力受到明显影响,其因与幼年垂体受一定剂量照射直接有关(P<0.01)。结论 颅内原发生殖细胞争取手术的目的在于肿瘤减体以及获得病理诊断和分流脑积水。放射治疗是达到治愈目的的有效方法。全脑预防放射应作为常规措施,脑预防剂量:26Gy^30Gy;肿瘤治疗量:50Gy左右。脊髓预防照射不可作为常规。提议对15岁以下患者行全脑预防照射时要保护垂体避免照射和不做脊髓预防照射,对原发蝶鞍区的肿瘤放射总剂量减少到45Gy^40Gy。对于疗后再发肿瘤灶给予合理再程放疗仍有较好效果。
王德昌邓湘修霞顾子普高宏李雪南
关键词:颅内生殖细胞瘤疗效
基于锥形束CT研究头颈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的计划靶区外放边界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测量分析头颈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为临床靶区(CTV)和计划靶区(PTV)外扩边界数据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1例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对其于治疗前采用热塑面网固定,利用Varian True Beam加速器的机载影像系统行CBCT扫描。获取图像后,通过与定位CT对比,获得左右(X)、垂直(Y)和头脚(Z)3个方向的误差值。比较放射治疗前4周与5~7周平均摆位误差的差异。结果:21例患者共获得137幅图像,X、Y和Z的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39±1.33)mm、(-0.29±1.38)mm和(-0.32±1.46)mm,放射治疗前4周与5~7周摆位误差的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05,Z=-2.11,Z=-1.88;P>0.05)。结论: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后期摆位误差的变化不明显。建议PTV外扩边界X、Y和Z3个方向分别为3.55 mm、3.25 mm和3.08 mm。
罗学臣李雪南沙翔燕王婵修霞李高峰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锥形束CT摆位误差调强放射治疗医用直线加速器
热扫描成像技术对乳腺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 介绍一种乳腺疾病的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热扫描成像技术对乳腺进行扫描、测量和分析。结果 不同性质的病变其热辐射增高程度不同。结论 热扫描成像技术可作为追踪观察乳腺疾病的有效手段。
侯秀玉李雪南李明昱肖素华曹瑛
关键词:乳腺疾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