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家新

作品数:133 被引量:788H指数:16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1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2篇农业科学
  • 50篇生物学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2篇轮虫
  • 38篇臂尾轮虫
  • 29篇萼花臂尾轮虫
  • 13篇种群
  • 9篇褶皱臂尾轮虫
  • 9篇螯虾
  • 8篇休眠卵
  • 8篇文蛤
  • 7篇幼体
  • 7篇环境激素
  • 7篇繁殖
  • 6篇毒性
  • 6篇中华绒螯
  • 6篇中华绒螯蟹
  • 6篇绒螯蟹
  • 6篇种群增长
  • 6篇温度
  • 6篇细胞
  • 6篇饵料
  • 5篇基因

机构

  • 116篇南京师范大学
  • 16篇中国科学院
  • 14篇常熟理工学院
  • 13篇江苏省海洋水...
  • 10篇淮海工学院
  • 8篇华东师范大学
  • 5篇江苏省淡水水...
  • 4篇阜阳师范学院
  • 4篇盐城工学院
  • 3篇苏州大学
  • 3篇浙江省淡水水...
  • 3篇南京市水产科...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南通大学
  • 2篇江苏省滩涂生...
  • 2篇江苏省海洋生...
  • 2篇苏州市水产研...
  • 2篇江阴市水产指...
  • 2篇江苏省水生动...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33篇杨家新
  • 18篇许璞
  • 11篇蒋琦辰
  • 10篇黄祥飞
  • 10篇陆正和
  • 9篇阎斌伦
  • 7篇范可章
  • 6篇王庆
  • 6篇顾曙余
  • 6篇陈立侨
  • 5篇吕林兰
  • 5篇张晓君
  • 5篇梁利国
  • 5篇王笑
  • 4篇唐晟凯
  • 4篇董学兴
  • 4篇吴学军
  • 4篇许广平
  • 4篇徐建荣
  • 4篇杨州

传媒

  • 16篇淡水渔业
  • 12篇南京师大学报...
  • 8篇水利渔业
  • 7篇水生生物学报
  • 6篇江苏农业科学
  • 6篇水产学报
  • 5篇生态学报
  • 4篇海洋科学
  • 3篇湖泊科学
  • 2篇海洋渔业
  • 2篇环境科学
  • 2篇水产养殖
  • 2篇水产科技情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水生态学杂志
  • 2篇第七届全国海...
  • 2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海洋与湖沼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1篇2013
  • 15篇2012
  • 3篇2011
  • 12篇2010
  • 8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7篇2006
  • 7篇2005
  • 8篇2004
  • 3篇2003
1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褶皱臂尾轮虫的营养强化及其在水产育苗中的应用前景
该文综述了褶皱臂尾轮虫作为海水仔稚鱼开口饵料的营养强化技术及在水产育苗中的应用效果。
鲍晓云杨家新陈立侨
关键词:褶皱臂尾轮虫营养强化
文献传递
不同虾—蛤养殖模式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分析
2023年
为明确综合养殖模式的优势,本文分析了响水县日本对虾与文蛤混养及启东市脊尾白虾与文蛤串联养殖2种养殖模式相比于单一的养虾模式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结果表明,2种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均优于单一的虾养殖模式,平均经济效益可增加7.842 0万~7.903 5万元/hm^(2),水质均达到优良级别。
孙雪峰陈爱华杨家新张雨曹奕陈素华张志东彭禹衡吴杨平
关键词:文蛤脊尾白虾日本对虾养殖模式环境效益
微藻及酵母强化轮虫对河蟹蚤状幼体的影响被引量:3
2004年
利用5株海洋微藻和酵母强化的褶皱臂尾轮虫投喂中华绒螯蟹蚤状幼体,记录其变态阶段、变态时间和成活率。研究结果表明:直链藻强化的轮虫投喂的蚤状幼体到大眼幼体的成活率最高(15.2%),海水小球藻次之(11.5%),酵母最差(0);直链藻组的变态时间最短,优于其它海洋微藻及酵母。
陆建明杨家新吴学军
关键词:蚤状幼体轮虫变态大眼幼体酵母海洋微藻
常用中草药对4种病原弧菌体外抗菌效果的研究被引量:35
2010年
采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测定了五倍子等18种中草药对鳗弧菌、副溶血弧菌、河口弧菌及霍乱弧菌等4种病原弧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五倍子、苏木、地锦草、石榴皮、黄芩、虎杖和山楂等7种中草药对病原弧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而金银花等11种中草药抑菌作用较弱;同时采用试管连续稀释法,测定了五倍子等抑菌效果较强的7种中草药对4种病原弧菌的抑菌和杀菌浓度。结果表明,苏木、五倍子、地锦草和石榴皮4种中药具有较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此4种中药对鳗弧菌、副溶血弧菌、河口弧菌及霍乱弧菌等4种病原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78~6.25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3.12~12.5mg/ml。
梁利国阎斌伦张晓君秦国民杨家新
关键词:中草药弧菌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
萼花臂尾轮虫培养滤液对铜绿微囊藻、斜生栅藻和小球藻群体形成及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4
2005年
为探索浮游动物和藻类之间可能存在的信息传递,研究了萼花臂尾轮虫培养滤液对铜绿微囊藻、斜生栅藻和小球藻的生长及群体形成的影响.把萼花臂尾轮虫按1000个·L-1的初始密度置于小球藻中培养24h后,用孔径0.15μm的微孔滤膜抽滤,得到轮虫培养滤液,此滤液中含有轮虫在生活过程中释放的一些信息化学物质.将轮虫培养滤液以20%的比例分别加入纯培养的铜绿微囊藻、斜生栅藻和小球藻中,进行为期7d的试验.结果表明,萼花臂尾轮虫培养滤液能显著地促进斜生栅藻的群体形成,而对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在群体形成方面没有显著作用.另外,该滤液能显著提高小球藻种群的增长,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生长无明显影响.3种藻类对萼花臂尾轮虫的潜在牧食采取了不同的生态策略:斜生栅藻形成群体,增大摄食阻力,从而降低被摄食的风险;小球藻通过提高增长率来抵消被取食的损失;铜绿微囊藻是通过其它方式来降低被牧食(例如毒素).这些方式分别是这些藻类维持种群规模的反牧食防御策略之一.
杨州孔繁翔史小丽杨家新
关键词:萼花臂尾轮虫培养滤液铜绿微囊藻斜生栅藻小球藻
氟他胺对萼花臂尾轮虫的毒性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两天种群增长和生命表,研究了不同浓度氟他胺对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的毒性影响。结果显示:轮虫种群增长率与氟他胺浓度对数负相关。氟他胺对萼花臂尾轮虫种群增长率的半效应浓度(EC50)、最低可见效应浓度(LOEC)和无可见效应浓度(NOEC)分别为4.31、3.17和1.59 mg/L。氟他胺对萼花臂尾轮虫的内禀增长率和世代时间有显著的影响(P<0.05);内禀增长率随氟他胺浓度升高而下降,其中1.59 mg/L和3.17 mg/L氟他胺浓度组内禀增长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8.98%和17.95%(P<0.05),其无效应浓度为0.8 mg/L;而3.17 mg/L浓度组的世代时间显著延长(P<0.05)。实验结果表明内禀增长率是检测氟他胺对萼花臂尾轮虫毒性最敏感的指标。
吕林兰杨家新匡腾蛟黄金田董学兴
关键词:氟他胺种群增长率生命表
氨氮胁迫对卜氏晶囊轮虫(Asplanchna brightwelli)寿命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本文中选取了卜氏晶囊轮虫(Asplanchnabrightwelli)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氯化铵对卜氏晶囊轮虫(Asplanchnabrightwelli)生长生殖影响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净生殖率、内禀增长率、时代时间...
田间周西季亚培詹政军杨家新
关键词:浮游动物毒性效应
中华绒螯蟹人工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18
2010年
利用10对微卫星引物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长江水系天然群体、人工选育F4A级群体、F4B级群体以及江苏射阳群体共95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F4A、F4B选育起始群体均来源于固城湖国家级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原种场,射阳群体为江苏省河蟹养殖普遍采用的苗种,其亲本为当地养殖河蟹。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4个群体的平均观察杂合度(H o)分别为0.8053、0.8197、0.8105、0.8100,平均期望杂合度(H e)分别为0.7149、0.7161、0.7262、0.7286。其中,人工选育F4A级以及B级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天然群体,但是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体而言,本研究中4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处在较高水平,其中射阳群体的平均期望杂合度最高,天然群体最低,各群体间遗传多样性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天然群体、F4A级和F4B级选育群体聚为一支,而射阳群体单独聚为一支,表明人工选育中华绒螯蟹群体与长江水系天然群体间没有发生显著性遗传分化。
李晓晖许志强潘建林杨家新葛家春柏如发朱清顺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人工选育微卫星
藻类食物对萼花臂尾轮虫繁殖的影响被引量:26
1998年
椭圆卵囊藻培养轮虫时,轮虫平均产卵量均低于4.0个,随着食物浓度增加,后代混交雌体百分率降至12.50%,投喂蛋白核小球藻,轮虫的平均产卵量从6.00增加到11.40个.后代混交雌体百分率降至4.58%,小球藻和卵囊藻混合培养轮虫,轮虫平均产卵量少于5.00个,后代个体混交百分率下降当小球藻浓度增加到8.0×106cclls/mL时,平均产卵量下降至8.33个。
杨家新黄祥飞
关键词:萼花臂尾轮虫食物产卵量轮虫
菲律宾蛤仔不同地理群体生化遗传结构与变异的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采用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福建平潭岛、浙江象山港、江苏海州湾和辽宁辽东湾4个海区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野生群体的生化遗传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4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62.5%~75.0%,平均杂合度观测值在0.2743~0.3387之间,与平均杂合度期望值相近;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在1.4891~1.6325之间,遗传变异水平较高;杂合子缺失不显著。比较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和群体每代迁移数发现,平潭岛、象山港和海州湾3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不显著,而辽东湾群体与3个群体间出现遗传差异。聚类分析同样表明,平潭岛群体首先与象山港群体聚类,再与海州湾群体相聚,最后与辽东湾群体相汇。讨论了杂合子缺失不显著原因和群体间遗传分化机制。
李旭光许广平阎斌伦杨家新赵艳景徐建荣许璞
关键词:同工酶遗传分化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