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雁

作品数:92 被引量:701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药物
  • 13篇药代
  • 13篇药代动力学
  • 12篇用药
  • 10篇药物不良
  • 10篇药物不良反应
  • 10篇肾脏
  • 8篇液相色谱
  • 8篇色谱
  • 8篇相色谱
  • 7篇液相
  • 7篇质谱
  • 6篇等效性
  • 6篇氧氟沙星
  • 6篇生物等效
  • 6篇生物等效性
  • 5篇多潘
  • 5篇多潘立酮
  • 5篇药物性
  • 5篇药学

机构

  • 92篇北京大学第一...
  • 12篇北京大学
  • 5篇北京大学第三...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药科大学
  • 5篇北京市药品不...
  • 3篇吉林大学
  • 3篇北京积水潭医...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北京大学第六...
  • 1篇北京市药品审...
  • 1篇中国医院协会
  • 1篇北京丰台医院

作者

  • 92篇梁雁
  • 56篇崔一民
  • 33篇周颖
  • 27篇赵侠
  • 22篇刘晓
  • 16篇路敏
  • 15篇田硕涵
  • 14篇鲁云兰
  • 11篇孙培红
  • 11篇许俊羽
  • 7篇王梓凝
  • 7篇张慧琳
  • 6篇刘玉旺
  • 5篇张海燕
  • 4篇盛晓燕
  • 4篇向倩
  • 3篇刘亚欧
  • 3篇张威
  • 3篇王佩
  • 3篇陈超阳

传媒

  • 27篇中国临床药理...
  • 16篇药物不良反应...
  • 6篇中国新药杂志
  • 5篇中国医院用药...
  • 5篇临床药物治疗...
  • 5篇中国药物警戒
  • 3篇中国药房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首都医药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中华医学科研...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中国医院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第三届全国肝...
  • 1篇第十一次全国...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10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9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1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细胞色素P4502D6酶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代谢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利培酮(抗精神分裂症药)在人体代谢过程与CYP2D6*10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不同CYP2D6*1/*1(n=5)、*1/*10(n=12)及*10/*10(n=6)基因型的健康志愿者,单次口服利培酮2 mg后,用LC-MS/MS方法测定血浆中利培酮及其活性代谢产物9-羟基利培酮浓度,研究利培酮药代动力学与CYP2D6*10基因型的相关性。结果CYP2D6*10/*10和CYP2D6*1/*10基因型与CYP2D6*1/*1基因型的受试者相比,利培酮的AUC0-∞分别增加811%和212%,2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利培酮/9-羟基利培酮的AUC比值在各CYP2D6*10基因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CYP2D6*10 C188T突变使CYP2D6对利培酮的代谢活性降低,体内利培酮暴露量增加。
向倩赵侠周颖孙培红梁雁段京莉崔一民
关键词:细胞色素P4502D6利培酮基因多态性代谢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345例β-内酰胺类抗生素所致肾损害文献分析被引量:15
2003年
目的 :分析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所致肾损害的药物品种、常见临床特点及可能原因。 方法 :以 1 996~2 0 0 2年 6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Medline中有关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所致肾损害的文摘为线索 ,逐篇查阅原文 ,按统一标准筛选病例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年间符合筛选标准的 1 1 3篇文献中报告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所致肾损害 345例 ,共涉及 1 6种药物 ,其中头孢菌素类占 32 1例 ,达 93 .0 4 % ,主要为头孢拉定、头孢唑林和头孢地嗪 ;青霉素类仅 2 4例 ,占 6 .96 % ,常见为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肾损害临床表现主要为血尿 (2 86例 ) ,以头孢菌素类所致为主 (98.60 % )。其次为急性肾衰竭 52例 ,青霉素类所占比例较高 (66 .67% )。本文分别对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所致的血尿和急性肾衰竭临床特点、药物致病因素和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结论 :合理用药、适时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变化应可减少或避免 β
梁雁李晓玫鲁云兰
关键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肾损害药物品种药物不良反应
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应用特点的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通过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进行调查,评价其用药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10月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包括患者基本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药品不良反应等,录入Excel中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793例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中,感染发生率为20.86%,以呼吸和泌尿系统感染为主。有495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579例次,其中治疗用345例次,预防用150例次。在治疗用药中有69.52%的患者进行了病原菌检测。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使用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居前两位。抗菌药物联合用药66例,不良反应22例,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居首位。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正常,临床医生在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根据肾脏情况调整给药方案。
陈湉傲刘晓梁雁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抗菌药物安全性
地塞米松棕榈酸酯注射液在中国健康受试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健康受试者单剂量注射2种地塞米松棕榈酸酯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开放、双周期随机交叉给药方案,10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注射2种地塞米松棕榈酸酯1ml,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地塞米松棕榈酸酯、地塞米松和尿样中的...
梁雁许俊羽赵侠周颖孙培红张慧琳崔一民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文献传递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不良反应与合理性用药的前瞻性观察被引量:42
2001年
目的 了解住院病人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合理性用药。方法 前瞻性观察北京市 7家医院中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全部住院病人。结果  2 6 6 1例用药者中发生不良反应 10 5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9% ,其中重度不良反应占 4.8% ,全部是二重感染。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老龄、用药不合理、合并用药和既往过敏史有关。左氧氟沙星不合理用药占19 .9% ,集中于 6 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主要问题为用药时间不合理 (疗程过长或过短 )。结论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安全 ,但要注意合并用药问题和老年人的用药安全性。
张政甄健存詹思延张威刘福珍徐艳霞梁雁王佩张慧英李占英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
抑酸药对马来酸多潘立酮在健康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抑酸药(法莫替丁、鼠李铋镁)对马来酸多潘立酮(健胃药)在健康人体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0名健康受试者未服和服用抑酸药后,单剂量口服马来酸多潘立酮10mg,用LC/MS/MS测定血药浓度,用Win-NonLin5.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用Spss12.0软件比较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未服和服用抑酸药后,单剂量口服马来酸多潘立酮,其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max分别为(0.85±0.24)、(2.20±1.78)h,Cmax分别为(9.68±5.37)、(7.18±4.12)μg.L-1,AUC0~tn分别为(38.18±19.76)、(49.96±10.35)μg.h.L-1。显示服用抑酸药后,马来酸多潘立酮的tmax延长,有显著性差异(P=0.04);AUC0-tn增加,峰浓度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1、0.06)。结论在健康人体内,法莫替丁、鼠李铋镁不影响马来酸多潘立酮的吸收程度;但使其吸收速度减慢。
梁雁田硕涵路敏孙培红赵侠周颖刘玉旺崔一民赵秀丽
关键词:法莫替丁药代动力学
吡罗昔康致重症多型红斑型药疹被引量:3
2006年
田燕春梁雁
关键词:吡罗昔康重症药物过敏史关节疼痛自觉疼痛体温升高
利奈唑胺相关血小板减少被引量:13
2009年
1例38岁女性患者,因红皮病、急性肾衰竭入院。入院时检测示:WBC 25.03×109/L,RBC 4.26×1012/L,Hb 130 g/L,PLT279×109/L。入院第7天,为控制感染给予利奈唑胺600 mg静脉滴注,2次/d。第17天停用利奈唑胺,改为替考拉宁400mg静滴,1次/48 h。第19天查PLT为25×109/L。第20天停用替考拉宁,改为利奈唑胺600 mg,2次/d。查PLT为37×109/L。第22天停用利奈唑胺,改为替考拉宁400 mg静滴,并输入新鲜血浆和血小板各200 ml。入院第35天患者PLT为101×109/L。
刘晓梁雁孙培红
关键词:利奈唑胺血小板减少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用药教育实践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通过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开展用药教育实践,探讨临床药师在药学监护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对2016年2―12月在我院肾内科住院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结果:共纳入130名患者,涉及出院带药1 099个;临床药师教育所涉及的6项内容中,教育前后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用药教育,可提高患者对所用药物的认知度,从而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也为建立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药学监护模式提供参考。
乐凯迪梁雁杨长青
关键词:患者教育慢性肾脏病临床药师
利奈唑胺相关血小板减少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4
2013年
目的:重点关注利奈唑胺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同时关注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与利奈唑胺相关的其他不良反应,为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通过我院HIS系统获得2009年1月-2012年12月使用利奈唑胺注射液或片剂治疗的全部住院患者。观察患者人口学资料、血常规、血生化、利奈唑胺用法用量等数据,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依变量性质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出现血小板减少症与未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的组间差异,再对P<0.1的观察指标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有效病例407例。发生利奈唑胺相关血小板减少症者183例(44.96%),其中男性116例(63.39%),女性67例(36.61%)。血小板减少症开始发生中位时间为4.5 d(1 d,24 d)。血小板最低值出现中位时间为9 d(1 d,25 d)。比较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的观察指标,结果显示用药前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白蛋白、血小板计数、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血肌酐、尿素、是否患有血液病、是否合并使用其他抗菌药共10项指标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上述P<0.1的观察指标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用药前白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是否联合使用其他抗菌药3个指标为血小板减少症的影响因素。结论:利奈唑胺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远高于其药品资料,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特别是对基础血小板值低于正常值,血液病、肾功能不全,或高龄患者应用时应严密监测血常规指标。同时应注意疗程,并尽量避免联合使用其他可能导致血液系统损害的药物。如临床必需,应严格监测患者血液学指标,必要时给予停药及对症处理。
刘晓梁雁李静姿刘亚欧谢秋芬孔妍孙刘阳崔一民
关键词:利奈唑胺血小板减少症影响因素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