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潇娴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流感染
  • 3篇耐药
  • 3篇耐药率
  • 2篇血培养
  • 2篇血清
  • 2篇药敏
  • 2篇药性分析
  • 2篇耐药性
  • 2篇耐药性分析
  • 1篇单胞菌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相关
  • 1篇导管相关性
  • 1篇导管相关性血...
  • 1篇导条
  • 1篇血浆
  • 1篇血流
  • 1篇血清标志
  • 1篇血清标志物
  • 1篇厌氧

机构

  • 6篇苏州大学附属...
  • 3篇常州市第一人...

作者

  • 9篇殷潇娴
  • 8篇王玉月
  • 7篇史伟峰
  • 3篇何彩珍
  • 2篇赵艳
  • 1篇张淑瑛
  • 1篇毛易捷
  • 1篇钱春艳
  • 1篇钱卿
  • 1篇徐茵

传媒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常州实用医学
  • 1篇医学检验与临...
  • 1篇第九届中国临...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血清LPS、PCT联合检测对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清内毒素和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对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ICU的9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健康成年人60例为正常对照组,对所有人群的血清LPS、PCT进行检测。结果:脓毒症组LPS与PCT的联合检测阳性率为60.%,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联合检测阳性率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特异性(76.5%)和灵敏度(39.1%)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血清LPS、PCT联合检测更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诊断脓毒症患者。
何彩珍柳楠楠殷潇娴王玉月
关键词:内毒素降钙素原脓毒血症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了解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方法对确诊为CRBSI的49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情况。结果 49例患者共检出4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61.22%(30/4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占22.45%(11/49),以肠杆菌科和不动杆菌属为主;真菌占16.33%(8/49),均为假丝酵母菌。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均为0.00%,对喹奴普丁/达福普丁的耐药率为3.45%;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9.09%、18.18%;未发现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耐药的真菌。结论了解CRBSI感染和药敏有助于预防和指导CRBSI的治疗。
殷潇娴王玉月史伟峰
关键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耐药率
急诊发热患者早期血流感染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急诊发热患者早期血流感染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性,以及早期采集血培养标本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急诊室送检的1 763份血培养标本,分析感染病原菌阳性报警(简称报阳)时间、病原菌的分布和药敏结果。采用Bactec FX-400全自动血培养仪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分离、鉴定细菌,PhoenixTM-10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检测细菌药敏试验。结果 1 763份送检血培养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369株,阳性率为20.93%,剔除双侧双瓶重复株后阳性菌株为20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8株,占37.86%;革兰阴性菌123株,占59.71%;真菌2株,占0.98%;厌氧菌3株,占1.45%。培养的阳性菌以大肠埃希菌最多,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阳性菌中位报阳时间为17.10h,革兰阴性菌为16.32h,最早报阳时间仅为1h。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部分可达100.0%,对亚胺培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较敏感;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奎奴普丁/达福普汀未见耐药株。早期血培养阳性菌耐药率大部分低于同期病房。结论发热患者早期进行血培养能明显提高血培养的阳性率并缩短检出时间,能及时通知临床,为临床抢救和治疗提供可靠的抗菌药物依据。
何彩珍柳楠楠殷潇娴王玉月
关键词:血培养血流感染耐药率
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患者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的比较
2009年
目的比较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在不同HBV感染模式下的阳性率差异,从而探讨前S1抗原检测在诊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复制中的意义。方法对190例HBsAg阳性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usA)检测常规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和乙肝病毒前s1抗原,并对其阳性率和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HBsAg、HBeAg、抗HBcAg均阳性者,前S1抗原的检出率高达89.7%;HBeAg阴性的患者中,前S1抗原仍有不同的检出率,均明显低于HBeAg阳性患者的前S1抗原检出率,显示部分HBeAg阴性患者仍存在病毒复制。结论乙肝病毒前S1抗原能敏感地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情况,尤其可反映因HBV病毒基因变异所致HBeAg阴转的乙肝患者病毒复制。
殷潇娴史伟峰
关键词:前S1抗原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患者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浆(1,3)-β-D 葡聚糖检测(G 试验)对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13年1~9月收集 IFI 组67例、非 IFI 组61例及健康对照组48例血浆标本,应用动态浊度法检测血浆(1,3)-β-D 葡聚糖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 G 试验最佳临界值。结果 IFI 组、非 IFI 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浆(1,3)-β-D 葡聚糖水平皆为非正态分布。IFI 组的血浆(1,3)-β-D 葡聚糖水平中位数208.00 pg/mL 明显高于非 IFI 组61.30 pg/mL(Z =-5.083,P <0.01)和健康对照组31.16 pg/mL(Z=-8.288,P <0.01)。G 试验用于诊断 IFI 的 ROC 曲线下面积为0.846,最佳临界值为90.49 pg/mL,其对应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6%、77.1%、69.9%和90.3%;同时,真菌培养诊断 IFI 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3.7%、94.5%、85.7%和61.9%。结论血浆(1,3)-β-D 葡聚糖检测灵敏度高,阴性预测值好,但有时发生假阳性,建议临床在诊断 IFI 时,动态检测 G 试验并联合真菌培养以提高 IFI 的诊断效率。
殷潇娴王玉月张淑瑛史伟峰
关键词:侵袭性真菌感染G试验
一种药敏肉汤试剂瓶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敏试验技术领域,解决了试剂在倒出过程中容易发生挂壁洒落现象的问题,尤其涉及一种药敏肉汤试剂瓶,包括瓶体、瓶塞、引导条、吸水棉、密封条、瓶盖、内瓶体、真空部分和凹陷部分,所述瓶塞插接在瓶体上的瓶口位置上,所...
王玉月史伟峰殷潇娴赵艳
文献传递
一种组合式药敏试剂板架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敏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放置组合式药敏试剂板架,包括试剂板、放置块、连接杆、第一磁铁、第二磁铁、试剂盒、连接块、限位块、永磁板、磁吸铁片和橡胶垫,放置块位于试剂板的左侧,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放置块的右侧上...
赵艳史伟峰殷潇娴王玉月
文献传递
需氧与厌氧配对培养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需氧与厌氧配对培养在临床血流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含树脂需氧瓶和含溶血素厌氧瓶配对培养,统计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送检的11 603份血培养中1 303份阳性菌株的分布和报阳时间。结果 1 303份血培养阳性标本中,厌氧瓶与需氧瓶均生长的有603株,仅需氧瓶生长的483株,仅厌氧瓶生长的217株。双瓶培养阳性率11.23%(1 303/11 603)与仅用单需氧瓶阳性率9.36%(1 086/11 603)或单厌氧瓶培养阳性率7.07%(820/11 60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厌氧瓶中还检出专性厌氧菌10例。双瓶均报阳的603株不同种属分离菌的厌氧瓶报阳时间均值早于需氧瓶。临床常见分离菌属两种培养瓶报阳时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氧瓶与厌氧瓶配对培养在增加厌氧菌检出的同时,还能提高血培养的阳性率并缩短检出时长,为临床血流感染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可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王玉月殷潇娴毛易捷何彩珍史伟峰
关键词:血流感染血培养
优化经验性选择碳青霉烯类使用方案与降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优化经验性选择碳青霉烯类方案降低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耐药的影响。方法比较重症医学科(ICU)在2015至2017年内优化经验性选择碳青霉烯类使用方案前后,科室整体用药情况以及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变化...
徐茵王玉月史伟峰殷潇娴钱卿钱春艳张妍马英淳
关键词: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