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凤英
- 作品数:10 被引量:1,403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青藏高原东北缘晚第四纪活动构造的几何图像与构造转换被引量:226
- 2004年
- 青藏高原东北缘所在的柴达木-祁连活动地块内的晚第四纪活动构造可以划分为主边界左旋剪切构造带、块内次级右旋剪切构造带和挤压会聚构造带等三种基本类型。在区域北东向构造应力作用下,块体发生了NE向的挤压缩短、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和向SEE方向的挤出等构造变形。在块体内部形成了挤压推覆构造、次级剪切构造、剪切压扁构造和弧形挤出构造等四种典型的构造转换方式,实现不同方向与不同性质活动构造之间的转换平衡。
- 袁道阳张培震刘百篪甘卫军毛凤英王志才郑文俊郭华
- 关键词:青藏高原晚第四纪
- 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中活动断裂分段的准则被引量:20
- 1998年
- 活动断裂分段在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无论是方法本身还是实际应用都存在着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可能造成不良的后果。利用国际上公认的分段研究工作最深入、段落划分最可靠的3条活动断裂的分段依据,分析和评价了所使用的方法和标志以及它们的不确定性,结合中国活动断裂的特殊性和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对活动断裂的特殊要求,提出4个分段准则。
- 张培震毛凤英常向东
- 关键词:活断层安全性工程地震
- 河流阶地演化与走滑断裂滑动速率
- 本文对河流阶地演化与走滑断裂滑动速率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断裂滑动速率是活动构造定量研究的最重要参数之一,不仅可以直接应用于活动构造的地震危险性预测和工程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还为地球动力学研究提供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
- 张培震李传友毛凤英
- 关键词:地质构造地震预测
- 文献传递
- 青藏高原现今构造变形的运动学及其驱动机制
- 张培震张竹琪郑德文郑文俊王伟涛张会平毛凤英
- 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被引量:1001
- 2003年
- 中国大陆晚新生代和现代构造变形以地块运动为主要特征,活动地块是被形成于晚新生代、晚第四纪(10~12万年)至现今强烈活动的构造带所分割和围限、具有相对统一运动方式的地质单元。不同活动地块的运动方式和速度是不同的,地块间的差异运动在其边界最强烈。强震是在区域构造作用下,应力在变形非连续地段不断积累并达到极限状态后突发失稳破裂的结果,活动地块边界带由于其差异运动强烈而构造变形非连续性最强,最有利于应力高度积累而孕育强震。我国大陆几乎所有8级和80%~90%的7级以上强震发生在活动地块边界带上,表明地块间的差异运动是大陆强震孕育和发生的直接控制因素。
- 张培震邓起东张国民马瑾甘卫军闵伟毛凤英王琪
- 关键词:强震活动活动地块晚新生代地块运动
- 河流阶地演化与走滑断裂滑动速率被引量:73
- 2008年
- 断裂滑动速率是活动构造定量研究的最重要参数之一,不仅可以直接应用于活动构造的地震危险性预测和工程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还为地球动力学研究提供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原理上,断裂滑动速率可以用总位移量除以其累积时间而获得,但准确地确定断裂滑动速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同方法和研究者测定的同一条断裂的滑动速率可以相差3倍。文中通过对河流基座阶地演化及其对走滑断裂错动响应过程的分析发现,当一条山前河流切入河漫滩使其废弃形成阶地后,断裂的走滑位移使得河流两侧的阶地陡坎都遭到错动,其中一侧的下游阶地陡坎被错入河道而遭到河流的侵蚀,另一侧的下游阶地陡坎被错离河道,受到河流上游右侧地貌的保护而免遭侵蚀。因此,被错离河道一侧的阶地陡坎的位移在上阶地形成时就开始积累,阶地面的暴露年龄相当于位移累积的起始年代。另外,被错离河道一侧的阶地陡坎在下阶地停止侧蚀(可能同时开始接受沉积)时就开始累积位移,下阶地的初始沉积年代也代表阶地陡坎位移开始累积的时间。当然,如果能够获得被位移阶地陡坎的上下阶地年龄,就更能够把滑动速率限定在可靠的范围之内。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3种利用河流阶地确定走滑断裂滑动速率的方法:第一是利用上下阶地年龄限定;第二是利用上阶地废弃年代限定错离河道一侧陡坎位移的起始年龄;第三是利用下阶地初始沉积年龄限定错离河道一侧陡坎位移的起始年龄。文中还将这些方法应用于研究海原断裂和阿尔金断裂的全新世滑动速率,获得的滑动速率与百万年尺度的长期平均滑动速率、百年尺度的近期滑动速率和10年尺度的现今滑动速率一致,也与其它地质、地貌学方法独立获得的结果一致。
- 张培震李传友毛凤英
- 酒西盆地断层活动特征及古地震研究被引量:53
- 2002年
- 通过室内航片判读和野外调查 ,在酒西盆地发现 3条全新世活动逆掩断层 ,它们全新世以来的垂直活动速率都很接近 ,为 0 18~ 0 2 5mm/a。通过探槽揭露出的 3条断层全新世以来各发生两次古地震事件。根据探槽揭露的古地震年代及断层活动所形成的微地貌特征分析 ,阴洼山断层是独立活动的 ;北大河断层和新民堡断层上的古地震事件在时间上可能非常接近 ,具有丛集特征 ,或者是一次地震事件分别破裂这两条断层 。
- 闵伟张培震何文贵李传友毛凤英张淑萍
- 关键词:断层活动活动断层滑动速率古地震酒西盆地
- 海原活动断裂带的古地震与强震复发规律被引量:93
- 2003年
- 海原断裂是中国西部的一条重要活动走滑断裂带,1920年沿该带发生的8.5级强震形成了230km长的地表破裂带和10m的左旋走滑位移。为了揭示这条重要发震断裂的强震活动规律,沿断裂带的3个段落开挖了17个探槽,揭示了大量的古地震事件,并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利用古地震分析的逐次限定方法研究了海原断裂带的强震复发规律。研究发现,海原断裂带的3个段落具有分段差异的古地震活动历史;古地震破裂有3种尺度,即单段破裂、双段破裂和全段破裂。另外,整个海原断裂带的古地震丛集现象也十分明显,第1丛集期在距今4600~6300a期间,第2丛集期发生在距今1000~2800a期间,海原断裂带的古地震活动习性对于认识大陆走滑断裂的破裂特征和强震复发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张培震闵伟邓起东毛凤英
- 关键词:古地震
- 断裂活动习性、古地震活动和大地震复发间隔的精细研究
- 张培震闵伟冉勇康姚大全毛凤英张秋文边庆凯焦德成
- “断裂活动习性、古地震活动与大地震复发间隔的精细研究”,揭示地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活动习性。在从理论上认识地震发生规律、弥补历史地震记录的短暂性和局限性、减小地震危险性预测中的不确定性。榆木山和海原断裂带的古地震研究表明,...
- 关键词:
- 关键词:古地震复发间隔
- 海原活动断裂带破裂行为特征研究被引量:18
- 2001年
- 通过对海原断裂带18个探槽资料的研究,分析得出海原断裂带10ka以来共发生10次古地震事件,这些古地震事件具有分级破裂的特征,第一次和最后一次是沿全断裂的破裂事件,其他都是沿次级段落的破裂事件。在时间上,古地震事件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具有丛集的特征;在空间上,具有西段或中东段(中段)来回迁移的特征。沿全断裂的破裂事件震级约8.5级左右,沿次级断裂的破裂事件震级约7.5级左右。
- 闵伟张培震邓起东毛凤英
- 关键词:古地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