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栓
  • 4篇动脉
  • 4篇血栓形成
  • 4篇溶栓
  • 4篇静脉
  • 3篇下肢
  • 3篇静脉血
  • 3篇静脉血栓
  • 3篇静脉血栓形成
  • 2篇诊治
  • 2篇溶栓治疗
  • 2篇缺血
  • 2篇急性
  • 2篇股静脉
  • 1篇弹性成像
  • 1篇弹性成像技术
  • 1篇导管
  • 1篇导管溶栓
  • 1篇导管溶栓治疗
  • 1篇动脉闭塞

机构

  • 10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洪登科
  • 9篇官云彪
  • 8篇薛明
  • 8篇陈幸生
  • 6篇李南
  • 5篇周亚东
  • 1篇林贤超
  • 1篇张宇
  • 1篇杨嘉嘉
  • 1篇薛恩生
  • 1篇陈燕昌
  • 1篇黄鹤光
  • 1篇林梃
  • 1篇林荣贵
  • 1篇陆逢春

传媒

  • 3篇中国血管外科...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华血管外科...
  • 1篇血管与腔内血...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肢体缺血的治疗选择:附15例报告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肢体缺血(ALI)治疗策略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3年期间收治的15例AL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在治疗前均接受急性肢体缺血情况评估。其中,栓塞性病因11例,血栓形成性4例;主、髂动脉病变9例,股浅动脉病变3例,腘动脉、小腿动脉、肱动脉病变各1例;肢体缺血分级IIa级1例,IIb及12例,III级2例。除1例因拒绝一期截肢行单纯药物治疗外,14例均行血管再通治疗,其中,手术取栓11例,腔内溶栓2例,"杂交"治疗1例。住院期间无死亡,截肢2例,再灌注损伤3例,无行骨筋膜室切开者,平均住院天数9(3~27)d。平均随访时间9(1~21)个月,死亡3例(20.0%),无新发截肢者,保肢率66.7%(10/15)。结论:准确的缺血情况评估、并及时选择恰当的血管再通方式,是治疗ALI的关键。
李南陈幸生官云彪薛明洪登科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外科学四肢缺血急性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应用于股总静脉血栓临床分期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应用于股总静脉血栓(CFVT)临床分期的价值。方法根据主诉发病时间将92例单侧CFVT患者分为急性期(1~14天,n=41)、亚急性期(15~30天,n=24)及慢性期(>30天,n=27),比较其二维超声评分及SWE所测杨氏模量值。采用ROC曲线评价二维超声及SWE对急性期、慢性期CFVT的诊断效能。结果3期患者间二维超声评分及杨氏模量值总体比较(P均<0.001)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杨氏模量值=13.50kPa为截断值,SWE诊断急性期CFVT的AUC为0.916(P<0.05),敏感度85.37%,特异度82.35%;以二维超声评分=2.00为截断值,二维超声诊断急性期CFVT的AUC为0.800(P<0.05),敏感度75.61%,特异度66.67%;2种方法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杨氏模量值=16.40kPa为截断值,SWE诊断慢性期CFVT的AUC为0.917(P<0.05),敏感度85.19%,特异度87.69%;以二维超声评分=2.03为截断值,二维超声诊断慢性期CFVT的AUC为0.842(P<0.05),敏感度87.21%,特异度69.23%;两种方法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SWE可用于判断CFVT临床分期,且效果好于常规超声。
洪登科杨嘉嘉薛恩生张宇官云彪李南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股静脉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超声检查
猪尾巴导管碎栓联合灌注溶栓治疗Cockett综合征合并急性左下肢中央型深静脉血栓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猪尾巴导管碎栓联合灌注溶栓在治疗Cockett综合征合并急性左下肢中央型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在2007年1月至2012年10月采用介入方法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中央型血栓形成1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下腔静脉可回收滤器置入,其中采用单纯灌注溶栓术(溶栓组)81例,猪尾巴导管碎栓联合灌注溶栓(碎栓组)56例,2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均局部应用尿激酶溶栓、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后期应用华法林抗凝6—12个月。结果2组共133例患者完成溶栓及碎栓疗程,治疗后症状均明显改善,碎栓组较溶栓组溶栓时间更短(P〈0.01),尿激酶用量更少(P〈0.01),碎栓组在治疗后的1、3、5d静脉通畅度评分显著优于溶栓组(P〈0.01),治疗后碎栓组静脉通畅度评分优于溶栓组(P〈0.01),总体静脉通畅率亦明显优于溶栓组(P〈0.01)。121例患者(溶栓组70例,碎栓组51例)得到随访,随访率88.32%,失访16例(溶栓组11例,碎栓组5例)。随访时间随访时间10~60个月,2组均未发生肺动脉栓塞。结论猪尾巴导管碎栓联合灌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可提高溶栓效率,缩短溶栓时间,减少尿激酶用量。
官云彪陈幸生周亚东李南薛明洪登科郑学洵
中危肺动脉血栓栓塞应用间断小剂量尿激酶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2019年
目的研究中危肺动脉血栓栓塞(PTE)患者应用间断小剂量尿激酶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3年02月至2019年02月采用间断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中危PTE病例42例,根据栓塞后残余堵塞肺段数及症状改善情况分为治愈、显效、好转和无效,比较溶栓前后栓塞肺段数、肺动脉压(PA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的改善情况,并记录有无溶栓相关出血事件。结果溶栓使用尿激酶总药量(484.5±163.8)万IU,溶栓时间(5.8±1.8)d,治愈患者54.8%(23/42)。仅4.8%(2/42)出现小出血事件。患者溶栓后PAP、NT-proBNP、cTnI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间断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中危PTE具有良好疗效,并且其安全性较高。
洪登科官云彪李南薛明郑学洵周亚东陈幸生
关键词:肺动脉血栓栓塞尿激酶安全性
69例急性下肢缺血的诊治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缺血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月~2012年1月治疗69例急性下肢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动脉栓塞14例,动脉硬化闭塞基础上继发急性血栓形成5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例,不明原因2例。根据病情采用:动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8例,人工血管旁路17例;球囊扩张成形/支架置入15例;置管溶栓后进一步行腔内治疗12例;低位静脉动脉化2例;单纯药物治疗9例;I期截肢6例。结果 12例(17.4%)治疗成功,50例(72.5%)治疗好转,1例(1.4%)治疗无效。57例(82.6%)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2(平均26.4)个月,42例症状不同程度改善,7例Ⅱ期截肢,5例死于心、肺疾病。结论急性下肢缺血早期诊断与及时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洪登科陈幸生官云彪李南薛明
关键词:急性下肢缺血动脉栓塞血栓形成溶栓
B超引导下穿刺小隐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直接穿刺小隐静脉置管灌注溶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9例,其中合并肺动脉栓塞1例,均予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在B超引导下经小隐静脉穿刺置入灌注溶栓导管至静脉血栓中,以3~4×104 U/h微注泵持续推注尿激酶,尿激酶总用量(439.47±76.065)×104 U,并辅以抗凝治疗,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健肢周径差的变化及静脉通畅评分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全组患者经小隐静脉置管灌注溶栓治疗后,症状均明显改善,其中术前确诊的1例肺动脉栓塞患者治疗结束后症状消失,其余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肺动脉栓塞。溶栓前后患、健侧大腿周径差分别为(6.47±1.61),(1.21±0.67)cm,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2.197,P<0.01);小腿周径差分别为(2.95±1.14),(0.58±0.48)cm,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0.205,P<0.01);静脉通畅评分分别为(15.89±1.05),(2.31±1.16)分,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z=-3.844,P<0.01);静脉通畅率为(85.26±7.67)%。其中3例出现髂静脉狭窄,程度70%以上甚至闭塞,可见明显侧支循环,行髂静脉支架置入术,术后狭窄消除,血流通畅,侧支明显减少或消失。完成随访18例,失访1例,随访率94.44%,未再发现血栓复发。结论经小隐静脉穿刺置管溶栓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不易损伤神经,并发症少,便于护理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在具有适于采用该方法的情况下,均应优先采用该方法。
官云彪陈幸生薛明洪登科周亚东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隐静脉血栓溶解疗法
应用Kugel补片进行腹膜前修补腹股沟复发疝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Kugel补片开放式腹膜前修补腹股沟复发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应用Kugel补片开放式腹膜前置入治疗65例77侧腹股沟复发疝的临床资料。结果单侧手术时间40~150min,平均(76.5±20.4)min。术后切口疼痛轻,无切口感染。并发尿潴留4例、腹股沟区浆液肿6例、皮下血肿2例、阴囊积液3例,随访3~54个月,未发现明显异物感或腹股沟区慢性疼痛,无再复发疝。结论开放式腹膜前放置Kugel补片治疗成人腹股沟复发疝具是合理性和可行性。
陈燕昌黄鹤光陆逢春林贤超林荣贵洪登科
关键词:腹股沟疝复发性KUGEL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诊治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各种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2010年7月收治的32例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的诊治情况。根据假性动脉瘤的大小、位置与受损血管口径不同,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治疗:(1)假性动脉瘤切除+动脉重建;(2)瘤体切开或切除+破口修补;(3)瘤体切除+受损动脉结扎;(4)血管腔内治疗,带膜支架置入;(5)B超引导下破口压迫。结果患者近期治愈率100%,29例随访1~13年,假性动脉瘤未再复发,无死亡;1例截肢。结论根据假性动脉瘤的大小、位置与受损血管口径大小不同,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可获良好疗效。
陈幸生林梃官云彪李南薛明洪登科
关键词:假性动脉瘤创伤
亚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导管溶栓治疗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经导管溶栓(CDT)治疗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6例亚急性下肢DVT患者均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并在B超引导下经小隐静脉(14例)/腘静脉(22例)穿刺置入溶栓导管至静脉血栓中,术后均局部应用尿激酶溶栓、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后期应用华法林抗凝6~12个月。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健肢周径差的变化及静脉通畅评分及随访观察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TS)的发生等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全组患者经CDT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溶栓前后患、健侧大腿周径差分别为(4.01±2.23)cm、(1.13±1.0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9,P〈0.01);小腿周径差分别为(3.28±1.81)cm、(1.24±1.05)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8,P〈0.01);静脉通畅评分分别为13.36±4.18及4.64±2.5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48,P〈0.01),静脉通畅率为(62.97±19.50)%,完成随访30例,失访6例,随访率83.33%,随访时间6~48个月,5例再发血栓,1例重度PTS(无溃疡),3例中度PTS,3例轻度PTS,总PTS发生率23%,其余病例无复发DVT及PTS。结论亚急性DVT患者部分可采用CDT取得理想的疗效,减少PTS的发生。
官云彪陈幸生洪登科薛明周亚东郑学洵
关键词:导管溶栓
数字化X线摄片在下肢静脉顺行性造影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探讨数字化X线摄片(DR)在下肢静脉顺行造影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科对1 267例有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表现的患者采用DR进行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造影时分段摄片观察下肢各节段深静脉情况,动态连续摄片观察盆腔及髂静脉情况,根据造影表现分别做出不同部位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和髂静脉狭窄的诊断.结果 顺利完成造影检查1 262例,5例因穿刺失败改行其他检查.发现原发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984例,交通静脉功能不全468例,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641例,单纯大隐静脉曲张13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139例,血栓后综合征5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6例,先天性静脉畸形3例.结论 DR行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检查简单、安全、准确,经济,可作为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造影检查的重要方法,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官云彪陈幸生周亚东薛明洪登科郑学洵
关键词:下肢静脉功能不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