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九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利福平耐药表型及rpoB基因型分析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分析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临床分离株利福平(rifampin,RFP)耐药表型及rpoB基因突变关系,阐明MTB RFP耐药株rpoB基因突变特征。方法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比例法检测387株MTB临床分离株对RFP敏感性,并进行rpoB基因测序。对经测序rpoB基因511位和533位密码子突变株进行RFP最小抑菌浓度(MIC)检测。结果比例法检测387株MTB临床分离株中1,98株RFP耐药株,189株RFP敏感株。rpoB基因测序结果表明1,98株比例法RFP耐药株中1,92株(96.97%)发生rpoB基因突变,涉及16种单位点和24种双位点密码子联合突变类型,单位点和双位点密码子联合突变率分别为84.34%(167/198)和12.63%(25/198),其中发现1种单位点和21种双位点密码子联合突变新类型。最常见的突变位点为531位(51.01%)、526位(21.21%)和516位(7.07%)密码子。6株(3.03%)耐药株在rpoB测序范围内未见突变。189株比例法RFP敏感株中,174株(92.06%)在rpoB基因测序范围内未见突变1,5株(7.94%)发生突变,其中7株CTG511CCG(Leu→Pro)突变和6株CTG533CCG(Leu→Pro)突变。511位和533位密码子突变株MIC检测结果提示其突变与低度耐RFP相关。结论所得数据及一些新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MTB RFP耐药机制、研制快速新型分子药敏试验方法提供理论和实际应用依据。
- 李国利张灵霞王倩李邦印陈澎赵雁林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表型RPOB基因
- 结核分枝杆菌组合蛋白的表达及血清学诊断价值的评价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取得能用于结核病血清学诊断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组合蛋白。方法用DNA双链全合成的方法合成ESAT6,MPT64,38KD,Ag85B等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的抗原表位基因,用PCR法将这些基因片段连接起来成为新型抗原的编码基因。将该编码基因克隆于pET24b载体,经测序鉴定后转化于大肠杆菌BL21菌株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组合蛋白经镍柱纯化后用Western印迹法和酶联免疫实验(ELISA)对其抗原性和特异性进行检测。结果携带重组质粒的菌株经IPTG诱导后以包涵体的形式大量表达组合蛋白,经镍柱纯化后蛋白质浓度达到0.5 mg/ml,western实验表明:该组合蛋白能与结核病人血清特异性结合,而不与健康人血清结合。以该组合蛋白为包被抗原采用ELISA法检测结核抗体的灵敏度为61%,特异性为97.3%。PPD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3.7%和91.8%。该组合蛋白检测卡介苗接种阳转血清的阳性率为2.1%,特异性为97.9%,而PPD检测卡介苗接种阳转血清的阳性率为22.3%,特异性为79.7%。结论该组合蛋白用于结核病血清学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为结核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指导。
- 张灵霞李国利陈彭王倩
- 关键词:抗原决定簇克隆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