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磁共振
  • 2篇腺癌
  • 2篇成像
  • 1篇多模态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分析
  • 1篇影像学特点
  • 1篇韧带
  • 1篇韧带损伤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神经损伤
  • 1篇神经细胞
  • 1篇神经细胞瘤
  • 1篇前列腺
  • 1篇前列腺癌
  • 1篇中枢神经
  • 1篇中枢神经细胞
  • 1篇中枢神经细胞...

机构

  • 5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程鹏
  • 5篇王娟
  • 4篇师红莉
  • 3篇詹浩辉
  • 1篇周祺源
  • 1篇许秋霞

传媒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影像技术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多模态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2014年3月31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的术前多模态 MRI影像资料,包括常规磁共振成像(常规 MRI),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磁共振氢质子波谱分析(1 H-MRS),以探讨多模态MR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前列腺癌常规 MRI T2 WI癌灶呈低信号结节,多位于外周带,动态增强检查癌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呈速升速降型(III型),DWI检查癌灶弥散明显受限,MRS表现为(Cre +Cho)值明显增高,Cit值明显降低。结论多模态MRI对前列腺癌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许秋霞詹浩辉王娟程鹏
关键词:前列腺癌
磁共振诊断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MRI诊断的140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采用siemens(西门子)Avanto1.5T超导磁共振设备,膝关节表面线圈,常规行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扫描。结果:MRI显示Ⅰ级损伤30例,占25.5%,Ⅱ级损伤44例,占31.4%,Ⅲ级损伤66例,占47.1%。损伤部位:侧副韧带损伤87例,占62.1%,其中外侧副韧带损伤17例,内侧副韧带损伤70例;交叉韧带损伤53例,占37.9%,其中前交叉韧带损伤46例,后交叉韧带损伤7例。结论:MRI更能精确反映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全面情况,检查创伤小,可重复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师红莉詹浩辉程鹏王娟仝向莎
关键词: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成像及波谱成像联合运用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成像及波谱成像联合运用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诊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均经siemens(西门子)Avanto1.5T超导磁共振检查。结果:60例经过手术病理或穿刺病理检查确诊良性肿瘤31例,肿瘤直径1.8cm-5.1cm,平均2.9cm,其中纤维腺瘤28例,慢性乳腺炎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乳腺癌29例,肿瘤直径1.1cm-4.6cm,平均2.6cm,其中浸润性导管癌26例,导管原位癌1例,髓样癌1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31例良性患者中流入型17例,平台型10例,流出型4例,29例恶性患者中流入型4例,平台型9例,流出型16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成像及波谱成像联合运用对乳腺癌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师红莉詹浩辉程鹏王娟仝向莎周祺源
关键词:乳腺癌波谱成像
中枢神经细胞瘤磁共振影像学分析15例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磁共振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15例,均采用超导磁共振设备,均行MR平扫及增强。结果:①MR平扫可见:病变周边多数患者呈多发囊状改变及等信号条索状结构,病变主体呈实性,12例见流空血管。②MR增强表现:2例轻度强化,8例中等程度强化,5例实性部分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MRI显示实性部分为等T1信号,周边为多发囊变及等信号索条状结构与临近脑室壁粘连。
师红莉程鹏王娟仝向莎
关键词:磁共振中枢神经细胞瘤影像学特点
磁共振3D SPACE-STIR增强序列在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评价高场强磁共振3D-STIR增强成像序列在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材料与方法:2011年10月至2015年9月收住我院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15例,住院期间均接受3.0T超导磁共振扫描检查,图像后处理,扫描序列包括SET1WI、FSET2WI、3D-STIR。对不同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磁共振扫描图像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15例患者中臂丛神经节前损伤7例,3D-STIR表现为脂肪浸润和神经肌肉萎缩1例、脊髓移位1例、椎管内脑脊液积聚1例、神经根缺失或离断1例、"黑线征"1例、脊髓水肿1例、创伤性脊膜囊肿1例。臂丛神经节后损伤6例,STIR多呈高信号、神经干断端分离、连续性和结构消失2例;STIR呈中等稍高信号、神经干结构紊乱不清、走行僵硬2例;STIR信号增高、神经干走行自然、增粗2例。混合型损伤2例,表现为节前神经根连续性中断,节后神经根连续性中断、结构紊乱、走行僵直,损伤的神经周围软组织结构紊乱。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常规MRI序列的诊断符合率为46.7%(7/15),而3D-STIR序列的诊断符合率为93.3%(14/15),2者诊断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3D-STIR序列具有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可对臂丛神经损伤做出准确的定性及定位诊断,较好地显示椎管内外臂丛神经结构。
师红莉程鹏王娟
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磁共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