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甄自刚

作品数:18 被引量:218H指数:6
供职机构:山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手术
  • 6篇腺瘤
  • 6篇垂体
  • 6篇垂体腺瘤
  • 5篇动脉
  • 5篇动脉瘤
  • 5篇血管
  • 4篇血浆
  • 4篇显微手术
  • 4篇颅内
  • 4篇激素
  • 3篇手术治疗
  • 3篇显微解剖
  • 3篇显微手术治疗
  • 3篇激素水平
  • 3篇垂体激素
  • 2篇血管瘤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细胞

机构

  • 10篇山西省人民医...
  • 8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滨州市中心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环湖医...
  • 1篇天津市河北区...

作者

  • 18篇甄自刚
  • 5篇任晋瑞
  • 5篇任少华
  • 5篇吉宏明
  • 4篇赵建伟
  • 4篇夏家林
  • 3篇丁新民
  • 2篇李荔荣
  • 2篇姚晓辉
  • 2篇张刚利
  • 2篇贾禄
  • 1篇贾贵军
  • 1篇沈波
  • 1篇苏池鑫
  • 1篇马景鉴
  • 1篇陈胜利
  • 1篇马景鑑
  • 1篇丁洁
  • 1篇张世渊
  • 1篇申长虹

传媒

  • 3篇中国药物与临...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现代神经疾病...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oll样受体4/核因子-кB信号通路在人颅内动脉瘤形成和破裂过程中的激活被引量:5
2016年
颅内动脉瘤病理过程与免疫炎症反应密不可分,但炎症反应的起源或机制仍不太清楚。核转录因子κB(NF-κB)是炎症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和IL-8]、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黏附分子[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的主要调节子。
贾禄吉宏明任少华李荔荣甄自刚任晋瑞丁新民
关键词:TOLL样受体4核因子-КB信号通路血管细胞黏附分子(TNF)-Α
超早期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
赵建伟甄自刚
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颈内动脉破裂的治疗经验总结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分析总结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颈内动脉(ICA)破裂后的发生原因、紧急处理措施和后续救治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并探索在神经内镜及介入导管下球囊临时阻断ICA联合修补颈内动脉破裂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8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术中ICA破裂的病情和治疗,均为侵袭性垂体腺瘤。ICA破裂后给予明胶海绵及无菌棉片填压。然后行头颅CT及DSA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情况选择治疗方法。结果术后3例复查头颅CT示颅内严重出血,未行进一步治疗而死亡。余5例均行头颅CT及DSA检查,显示颅内海绵窦段ICA破裂,给予球囊栓塞患侧颈内动脉4例,其中2例最终痊愈,1例后期出现脑积水,大脑半球缺血等致植物状态生存,1例死亡。最后1例在不能球囊栓塞及覆膜支架治疗的情况下,在神经内镜联合介入导管下球囊临时阻断ICA,取出鼻腔填塞异物,并修补ICA破裂口,最后痊愈出院。出院的4例均随访,2例痊愈患者随访至术后24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脑缺血等异常;植物状态生存患者随访至术后36个月,仍未见改善;最后1例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一般状况良好,视力较术前略改善,但仍有肿瘤残余,建议进一步行假性动脉瘤栓塞及肿瘤切除。结论熟悉解剖及术中规范操作是预防ICA破裂的关键因素。术中ICA破裂后在内镜下及介入球囊临时阻断ICA联合修补ICA破口,可作为一项为患者提供后续治疗缓冲的方法。
姚晓辉吉宏明张世渊成睿甄自刚沈波
关键词:垂体腺瘤颈内动脉破裂复合手术手术并发症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赵建伟甄自刚
一侧入路显露两侧眼动脉瘤的显微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一侧入路显露并夹闭两侧眼动脉瘤的可行性并提供相应的解剖学参数,以指导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方法通过对15例均经福尔马林固定的国人成年尸头标本翼点开颅,采用显微解剖技术,显露和观察对侧眼动脉(OA)起始部及其毗邻关系.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1997年~2002年期间经治的9例双侧眼动脉瘤资料.结果对侧0A起始部显露成功率为63.3%(19/30),在视交叉前间隙,经过对侧视神经下方探查该部位是较理想的途径,切开对侧镰状硬膜韧带,对于显露对侧OA起始部,避免损伤视神经至关重要;回顾分析的9例双侧眼动脉瘤,经一侧翼点入路并夹闭两侧眼动脉瘤5例.结论严格选择的双侧眼动脉瘤病人,经一侧入路显露并夹闭两侧眼动脉瘤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
夏家林马景监甄自刚
关键词:显微解剖
神经肽Y、垂体激素及其在垂体腺瘤患者体内的表达
2004年
甄自刚马景王丽雅
关键词:垂体腺瘤垂体激素
血浆神经肽y水平与垂体腺瘤相关性的研究
2004年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患者血浆NPY与垂体腺瘤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取82例垂体腺瘤患者及20例对照组术前、术后空腹静脉血各3mL,对其进行血浆NPY的放射免疫测定分析。结果:NPY在垂体腺瘤组与对照组中血浆含量明显不同,垂体腺瘤组血浆NPY含量高于对照组;全组垂体腺瘤手术后血浆NPY的含量明显下降,而对照组不明显。结论:NPY参与了垂体腺瘤患者下丘脑-垂体轴许多激素的调节,可能与垂体腺瘤的发生有关。
夏家林甄自刚马景鉴
关键词:NPY垂体腺瘤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48例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2014年
目的:分析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方式和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7月-2013年7月对48例椎基底动脉瘤患者采用外科治疗,其中34例施行显微外科手术(动脉瘤夹闭26例,切除5例,包裹1例,孤立2例),14例行血管内治疗。结果根据格拉斯哥预后(GOS)计分将本组治疗结果分为好(4-5分)、差(2-3分)及死亡(1分)。48例中好36例,差3例,死亡9例。结论根据术前分级,颅内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态、指向、瘤颈宽度,以及医院的设备条件,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方能取得较满意效果。
贾禄丁新民任少华张刚利甄自刚任晋瑞姚晓辉张轩吉宏明
关键词:后循环动脉瘤椎动脉带膜支架血管内治疗显微手术
以突发截瘫为临床表现的前交通动脉瘤破裂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以截瘫为临床表现的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病原因,总结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3月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例以截瘫为临床表现的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CT、MR、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资料及出现截瘫的原因,根据原因进行动脉瘤栓塞及抗血管痉挛治疗。结果 6例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患者除头痛及颈部不适症状外,5例伴有双下肢截瘫,1例为四肢瘫,经动脉瘤血管内栓塞及抗血管痉挛对症治疗,截瘫肢体肌力由发病时的0-Ⅰ级恢复至Ⅳ-Ⅴ级,基本可正常生活,其中2例肌力恢复所需时间较短,约2周,余4例患者3个月内恢复。术后半年及1年随访患者肢体肌力完全恢复。结论以截瘫为临床表现的破裂前交通动脉瘤,其发病原因倾向于动脉瘤破裂出血致大脑初级运动区及辅助运动前区供血不足,出现截瘫甚至四肢瘫。采用介入栓塞动脉瘤防止动脉瘤再次出血,术后辅以抗血管痉挛及改善神经功能的对症治疗,截瘫症状可逐渐恢复。
马久红柳婧美甄自刚任晋瑞任少华吉宏明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截瘫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2008年收治的5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5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全切除3例,2例鞍区部分残留,无1例死亡。结论:对中年女性在中颅窝底或海绵窦有肿瘤时,应考虑系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术中严格按界限整块切除,禁忌分块切除,对较小者或术后可疑残留者可辅以放射治疗。
赵建伟甄自刚李荔荣张汉伟苏池鑫王树荚
关键词: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显微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