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利

作品数:15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护理
  • 4篇术后
  • 4篇疗效
  • 3篇肿瘤
  • 3篇脊柱
  • 3篇骨折
  • 2篇心理
  • 2篇心理护理
  • 2篇肢体
  • 2篇受性
  • 2篇术后护理
  • 2篇肿瘤患者
  • 2篇椎体
  • 2篇椎体成形
  • 2篇椎体成形术
  • 2篇细胞
  • 2篇耐受
  • 2篇耐受性
  • 2篇截肢
  • 2篇截肢术

机构

  • 15篇郑州大学第一...
  • 6篇郑州市骨科医...
  • 2篇河南省洛阳正...

作者

  • 15篇秦利
  • 5篇姚杰
  • 4篇杨勇
  • 4篇王培霞
  • 3篇吴学建
  • 2篇张卫红
  • 1篇王祥善
  • 1篇石海龙
  • 1篇张亚蒙
  • 1篇张旭艳

传媒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2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7
  • 4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0例多发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
多发骨折由于受伤部位多,损伤严重,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我院自2008年以来对30例多发骨折的患者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
秦利白素静王培霞
文献传递
密固达(唑磷酸钠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密固达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5月期间,该院诊治的66例骨质疏松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平衡盐溶液、活性维生素D、钙剂)和观察组(密固达、活性维生素D、钙剂),每组各33例,于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对两组骨密度、不良反应,进行测量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6个月观察组骨密度有所增加,但P>0.05,但治疗12个月观察组骨密度明显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变化(P>0.05),治疗期间,两组都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密固达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显著,明显增加骨密度,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姚杰秦利杨勇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疗效骨密度
骨科患者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对预防感染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对预防感染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586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94例和对照组292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常规应用抗菌药物,干预组患者围术期干预性应用抗菌药物,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率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前0.5~2h给药率为93.49%,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3.42%,手术切口感染率1.37%,干预组患者分别为97.62%、1.0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抗菌药物费用(1284.30±51.02)元,药费(2986.74±110.31)元,住院费用(9955.76±271.49)元,住院时间(12.65±2.08)d,干预组分别为(256.93±22.47)元、(2135.73±86.50)元、(8141.89±246.35)元、(8.92±1.5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选择药物不合理率3.08%,联合用药不合理率2.40%,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率6.50%,术后用药时间过长发生率4.11%,干预组患者分别为0.68%、0.34%、2.38%、1.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炎症因子TNF-α(68.62±8.16)pg/mL,IL-6(225.45±15.50)pg/mL,IL-8(398.75±36.21)pg/mL,CRP(12.81±2.03)mg/L;干预组患者分别为(40.65±6.02)pg/mL、(169.23±12.13)pg/mL、(329.87±32.24)pg/mL、(9.23±1.75)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患者围术期干预性应用抗菌药物对于预防手术感染,调节炎症因子,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手术效果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姚杰王祥善石海龙吴学建秦利
关键词:骨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炎症因子
脊柱术后护理-颈椎病的术后护理
颈椎病常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颈椎出现退行性的病变,导致颈椎管或椎间孔出现狭窄、变形或颈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等异常情况,从而对颈部的脊髓、血管及神经根造成压迫和刺激,最终引起全身性的综合征,具体可能...
秦利
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椎板开门角度对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椎板开门角度对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及临床分析。方法:2008年4月-2011年4月期间,我院诊治的8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采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根据术后1周CT片测量的椎板开门角度,将其分为A组(开门角度〉30°)和B组(开门角度为15-30°),每组各44例,对2组术后轴性症状、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神经功能评分(JOA)评分,Cobb角,颈椎前凸指数,颈椎活动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A组相比,B组JOA评分、Cobb角、颈椎前凸指数、颈椎活动度比较,没有明显变化,而轴性症状、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有所降低,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椎板开门角度对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影响不大,但是开门角度(15—30°)术后发生轴性症状、C5神经根麻痹的几率略低。
姚杰秦利杨勇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疗效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术后护理
婴幼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又称产瘫,是一种严重的周围神经损伤,常常导致患肢终生残瘫。我们总结了36例产瘫患儿术后护理经验,科学的术后护理有利于患肢术后功能的恢复,减少残瘫的发生。其要点是:做好全麻术后护理和专科护理;分期进...
张亚蒙秦利
关键词:产瘫术后护理
文献传递
肢体恶性肿瘤患者截肢术后心理护理的临床研究
目的发现肢体恶性肿瘤患者截肢术围手术期的心理问题,给予对应的干预和引导,让患者正确的对待疾病,树立信心,最终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方法通过对临床上患肢体恶性肿瘤需要截肢的27例患者进行心理评估,总结出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
张卫红秦利王培霞
椎板间入路全内窥镜手术与传统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学习曲线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初学者开展椎板间入路全内窥镜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lumbar discectomy,PEILD)与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open lumbarmicrodiscectomy,OLM)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对两者的学习曲线进行分析。方法纳入同一初学者开展的56例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据其手术方案分为两组:OLM组(n=29,2016年5月-2017年9月)和PEILD组(n=27,2018年7月-2019年11月)。术后随访1年,对两组的疗效、手术时间和学习曲线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PEILD和OLM手术,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年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获得显著改善(P<0.05),但无组间差异(P>0.05)。PEILD组和OLM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分别为2例(7.41%)和2例(6.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6)。PEILD组术后复发3例(11.11%),再手术2例(7.41%);OLM组术后复发3例(10.34%),再手术2例(6.9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3)。PEILD组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OL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手术时间累积分析(PEILD组的熟练度临界值为第18例,而OLM组为第10例),以及线性回归分析(PEILD组手术时间减少的倾斜度为-0.922,而OLM组为-1.738),PEILD组的学习曲线更加困难。结论初学者开展PEILD和OLM手术治疗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其手术疗效和安全性、并发症均较为接近;PEILD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OLM,但其学习曲线则较为困难。
姚杰张昌盛秦利朱卉敏
关键词:显微镜髓核摘除术
肢体恶性肿瘤患者截肢术后心理护理的临床研究
目的发现肢体恶性肿瘤患者截肢术围手术期的心理问题,给予对应的干预和引导,让患者正确的对待疾病,树立信心,最终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方法通过对临床上患肢体恶性肿瘤需要截肢的27例患者进行心理评估,总结出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
张卫红秦利王培霞
文献传递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探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我院诊治的2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均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平均随访6个月,根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标准(VAS),对术前、术后疼痛评分,后凸畸形Cobb角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VAS评分、Cobb角均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姚杰秦利杨勇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