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辉
- 作品数:7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烟台毓璜顶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对无创正压通气的生理学反应被引量:17
- 2004年
-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治疗后病情相对稳定患者生理反应的影响。方法9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接受感觉最舒适通气压力水平时的NIPPV,观察患者吸气肌肉用力和呼吸方式的变化。结果(1)患者感觉“最舒适”的IPAP为(1311±289)cmH2O,EPAP为(433±050)cmH2O。(2)与自主呼吸(SB)相比,NIPPV时的潮气量(VT)从050L升到057L(P<005),分钟通气量(VE)从1013L上升到1286L(P<001);(3)与SB相比,NIPPV时的跨膈压(Pdi)、压力时间乘积(PTP)和患者吸气做功均明显减少,分别减少74%、78%和73%(P<001)。(4)NIPPV可减轻患者呼吸困难(P<005)。结论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无创正压通气中采用适应性逐渐增加吸气压力,寻找患者感觉舒适的最高压力的方法设定吸气压力水平,可减轻患者的呼吸肌肉负担,改善患者的呼吸方式和呼吸困难。
- 罗群李缨黎毅敏郑则广李寅环秦朝辉陈荣昌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无创正压通气
- 应用选择性最小平方拟合法无创性评估机械通气病人镇静时呼吸努力程度的初步研究
- 2005年
- 目的探讨应用选择性最小平方拟合法无创性评估机械通气病人镇静时呼吸努力程度的可能性。方法7例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重症病人以容量控制型(S)IMV模式通气,靶控输注异丙酚进行镇静,预定的血药浓度分别为05、10、15和20μg/mL,采集气道、食道压力和流量信号,流量对时间积分得到容积。应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最小平方拟合法对气道压力、流量和容量数据进行多重线性回归,以回归得到的均方根差(RMSD)评估呼吸努力的程度,并与经典的食道囊管法测得的平均食道压负向摆动幅度值进行比较。结果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最小平方拟合法得到的RMSD值及其用气道峰值压规格化后的比率与平均食道压负向摆动幅度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8、0554、0810和0671。结论RMSD可用以无创伤性评估机械通气病人镇静时的呼吸努力程度,应用选择性最小平方拟合法,以及用气道峰值压规格化后的比率均能进一步提高其评估效率。
- 黄河何国清李寅环秦朝辉杜秀芳刘晓青陈荣昌
- 关键词:气病病人机械通气无创性非选择性食道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对比例辅助通气的生理反应被引量:1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比例辅助通气 (PAV)不同辅助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生理反应的影响。方法 9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接受三个不同比例辅助水平的PAV通气 ,观察患者吸气肌肉用力情况和呼吸方式的变化。结果 (1)与自主呼吸 (SB)相比 ,PAV各辅助水平时的潮气量 (VT)、分钟通气量 (V·E)和呼吸频率 (RR)均稍增高 (P >0 0 5 )。各比例辅助水平之间的VT、V·E 和RR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2 )与SB相比 ,各比例辅助水平时的跨膈压 (Pdi)、压力时间乘积 (PTP)和患者呼吸做功均明显减少 (P >0 0 1) ,Pdi、PTP和患者呼吸做功分别平均减少 8 36cmH2 O、11 4 9cmH2 O·s-1·L-1和 0 5 3J/L。随比例辅助水平的升高 ,Pdi、PTP和患者呼吸功无明显变化(P >0 0 5 )。 (3)PAV可减轻患者呼吸困难 (P <0 0 5 )。结论 本试验证实了无创PAV在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患者感觉最舒适的PAV辅助比例水平是 (5 7± 11) %。根据患者感觉舒适情况而设定比例辅助水平的无创PAV可减轻患者的呼吸肌肉负担 ,最舒适水平时呼吸功减少5 7% ,Pdi减少 72 % ,PTP减少 6 5 % ;
- 罗群李缨陈荣昌郑则广李寅环秦朝辉
- 关键词:急性发作期比例辅助通气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做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辅助机械通气时呼气末正压水平对呼气末肺容量的影响
- 对于辅助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多数研究认为理想的外源性呼气末正压 (PEEP)水平应避免肺过度充气(DPH)加重和呼气末肺容量(EELV)进一步增加,并以此作为界定最佳 PEEP标准。本研究旨在通过探...
- 秦朝辉陈荣昌钟南山
- 文献传递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辅助机械通气时呼气末正压水平对呼气末肺容量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辅助机械通气时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对呼气末肺容量(EELV)的影响规律,为临床合理设定PEEP水平提供依据。方法8例因COPD急性加重(AECOPD)进行插管通气治疗后病情相对稳定的病人,用呼气末阻断法和食道囊管法分别检测静态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stat)和动态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dyn),用最大深吸气量(IC)法检测EELV的变化(ΔEELV),用参数估计法分析PEEP与ΔEELV的关系。结果随着PEEP的增加,ΔEELV呈S型曲线变化规律。采用最大斜率分析方法,寻找S型曲线陡直上升段起始点,分别是PEEP/PEEPistat=0.74,PEEP/PEEPidyn=0.76,相当于PEEP实际值为3.6cmH2O;对应的ΔEELV/IC(%)分别为9.6%,9.1%和7.4%。结论对于实施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PEEP水平增加与ΔEELV呈S型曲线变化规律,按照PEEPistat的0.74或PEEPidyn的0.76设定PEEP水平,可以避免出现ΔEELV陡直上升。
- 秦朝辉陈荣昌钟南山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气末正压肺容量
- 一种自行设计的新型呼吸康复锻炼器的研究
- 秦朝辉陈荣昌谢广顺嵇焕盛钟南山
- 本课题自行设计出一种简易“水封式”阈值负荷呼吸肌锻炼装置,并探讨其提供吸气阈值负压的可靠性和在临床的应用价值,基础研究证实,简易“水封式”,在目前的已报道的呼吸肌康复锻炼装置类型中,属于能为吸气肌提供负荷和锻炼最为有效手...
- 关键词: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的生理学效应及临床对策被引量:14
- 2004年
- 秦朝辉陈荣昌钟南山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影响因素人工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