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南山

作品数:1,146 被引量:10,211H指数:48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61篇期刊文章
  • 196篇会议论文
  • 30篇专利
  • 2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10篇医药卫生
  • 18篇文化科学
  • 15篇经济管理
  • 9篇机械工程
  • 7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4篇电子电信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政治法律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社会学
  • 2篇历史地理
  • 2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09篇哮喘
  • 172篇支气管
  • 153篇慢性
  • 142篇气道
  • 134篇气管
  • 123篇细胞
  • 93篇咳嗽
  • 90篇炎症
  • 90篇阻塞性
  • 88篇支气管哮喘
  • 83篇疾病
  • 75篇综合征
  • 74篇慢性阻塞性
  • 71篇肺疾病
  • 71篇病毒
  • 65篇阻塞性肺疾病
  • 62篇慢性阻塞性肺...
  • 57篇道炎症
  • 57篇肺炎
  • 50篇气道炎症

机构

  • 501篇广州医学院第...
  • 413篇广州呼吸疾病...
  • 145篇广州医科大学
  • 80篇广州医学院
  • 37篇中国工程院
  • 20篇中华医学会
  • 18篇广州军区广州...
  • 17篇北京大学
  • 13篇广州医学院第...
  • 13篇广州市第一人...
  • 13篇北京大学第一...
  • 1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3篇广州市荔湾区...
  • 12篇沈阳军区总医...
  • 1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0篇广东省人民医...
  • 10篇复旦大学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111篇钟南山
  • 143篇赖克方
  • 127篇郑劲平
  • 85篇陈如冲
  • 78篇冉丕鑫
  • 76篇徐军
  • 74篇黎毅敏
  • 71篇罗炜
  • 60篇刘春丽
  • 57篇钟淑卿
  • 54篇卓超
  • 49篇孙宝清
  • 49篇陈荣昌
  • 45篇郑则广
  • 44篇李靖
  • 41篇李时悦
  • 35篇安嘉颖
  • 31篇陈爱欢
  • 31篇关伟杰
  • 30篇陈顺存

传媒

  • 175篇中华结核和呼...
  • 55篇国际呼吸杂志
  • 41篇广州医学院学...
  • 39篇中国实用内科...
  • 34篇广东医学
  • 30篇中华医学杂志
  • 23篇中国病理生理...
  • 20篇中华哮喘杂志...
  • 18篇中华内科杂志
  • 17篇中国呼吸与危...
  • 16篇国外医学(呼...
  • 15篇现代临床医学...
  • 13篇中华微生物学...
  • 12篇中华生物医学...
  • 1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0篇中华医学会第...
  • 10篇中华医学会第...
  • 9篇中国危重病急...
  • 9篇中华医学会呼...
  • 8篇英国医学杂志...

年份

  • 8篇2023
  • 9篇2022
  • 4篇2021
  • 18篇2020
  • 2篇2019
  • 10篇2018
  • 14篇2017
  • 19篇2016
  • 23篇2015
  • 62篇2014
  • 52篇2013
  • 27篇2012
  • 51篇2011
  • 91篇2010
  • 85篇2009
  • 42篇2008
  • 64篇2007
  • 77篇2006
  • 62篇2005
  • 61篇2004
1,1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熏烟小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的建立及鉴定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建立一种熏烟诱导的小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0PD)模型。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COPD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小鼠每天熏烟两次,每次2h,每周熏烟6d,香烟剂量为9支/h。模型制备期间,每星期称量一次体质量,每个月检测一次小鼠肺功能。对照组小鼠不做任何干预。熏烟满6个月后,行肺功能检测,并检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数和黏蛋白MUC5AC水平,观察气道和肺组织病理改变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吸气阻力明显增加(P〈0.05),吸气峰流速、呼气峰流速和动态肺顺应性明显降低(P〈O.05);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分类计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加;模型组小鼠肺切片HE染色显示炎症浸润,PAS染色显示气道上皮中出现大量黏液分化细胞,BALF中MUC5AC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增加(P〈0.01)。结论用这种熏烟的方法所建立的小鼠COPD模型符合人类COPD的病理和功能改变,是建立小鼠COPD模型的理想方法。
张科东马冉李征途徐小明张晨婷巩雪芳齐亚飞陈豫钦姜华郑则广王健钟南山卢文菊
关键词:熏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
不同干预措施对犬急性肺损伤早期中枢驱动和呼吸应答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控制性高浓度氧疗、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双水平气道内正压(BiPAP)等不同的干预措施对犬急性肺损伤(ALI)早期中枢驱动和呼吸应答的影响。方法24只杂种犬在制作油酸急性肺损伤模型成功后(PaO_2/FiO_2≤300 mm Hg),保持自主呼吸,随机分为控制性高浓度氧疗组(n=8)、CPAP组(n=8)、BiPAP组(n=8)。连续记录并计算正常、ALI早期、干预后1~4 h内中枢驱动和呼吸应答的各项生理指标。结果在降低呼吸频率上,BiPAP组效果最明显(P<0.001),其次是CPAP组和氧疗组(P<0.05)。三组对分钟通气量的影响不大(P>0.05),维持在ALI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后的通气水平。在潮气量、吸气流量峰值、平均吸气流量指标的改善上,BiPAP组效果最显著,其次是CPAP组和氧疗组。在跨膈压峰值、膈肌肌电电压最大均方根上,BiPAP组降低最明显,其次是CPAP组。结论BiPAP和CPAP对于缓解呼吸窘迫、降低呼吸中枢驱动、改善呼吸应答均具有积极作用,显著延缓了ALI/ARDS的病情恶化,其中BiPAP效果更为显著。
陈新许睿陈荣昌岑燕遗于化鹏钟南山
关键词:持续气道内正压
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毒力相关蛋白的差异表达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在耐药性变化时菌株Ⅲ型分泌系统(T3SS)毒力相关蛋白的表达差异,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耐药性变化与细菌毒力变化的相关性。方法筛选源于同一患者呼吸道、多次分离、药敏谱发生动态改变的铜绿假单胞菌,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PCR(ERIC.PCR)方法确定菌株的同源性,以同一克隆的菌株体系为研究对象,Kirby—Bauer纸片法检测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PCR方法检测T3SS系统和菌株的毒力基因型,双向蛋白电泳比较菌株的全菌蛋白表达谱,质谱分析差异蛋白点,并在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检索。收集患者临床信息,了解临床特征、细菌耐药性、毒力相关蛋白三者问的关系。结果筛选出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炎的患者符合入选条件,其1年内3次呼吸道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谱依次为:敏感一多重耐药(MDR)-泛耐药(PDR)。3株菌株毒力基因属exoU+/exoS-型,经ERIC-PCR证实为同一克隆。双向凝胶电泳显示3株菌有21个差异表达蛋白。质谱分析发现其中11个蛋白功能明确(9个与细菌基础代谢有关)。仅毒力相关蛋白二硫化物氧化还原酶A(DsbA)在PDR株时表达明显上调,在敏感株表达最低。临床信息显示该患者在分离出PDR时,肺部感染最重,并于1个月后死亡。结论在长期定植、感染过程中,生存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表型发生变化,同时菌株毒力加强,共同导致感染难于控制。DsbA在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变化中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黎晓强卓超廖东江肖书念金光耀钟南山
关键词:假单胞菌铜绿抗药性蛋白质组
我的一点看法被引量:3
2009年
甲型HIN1流感自2009年4月在北美发生流行以来,对全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我们呼吸科医生再一次面临严峻考验。在2009年5月初甲型HIN1流感刚传人我国之时,本刊就出版了一期有关甲型H1N1流感的增刊,其后2个多月来的甲型H1N1流感的发展轨迹恰恰印证了专家们颇有预见性的、与“主流”观点有所区别的真知灼见……
钟南山
关键词:H1N1流感甲型呼吸科
再论临床医师与临床科研
技术创新是医学科学不断向前发展的前提。目前。国际上越来越重视临床创新研究,我国在国际上知名杂志所发表的临床研究也越来越多并受到广泛关注。相对基础研究而言,临床研究可以在较短周期内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解决实际问题。...
钟南山
关键词:技术创新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特征与诊断探讨被引量:81
2005年
目的分析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GERC提供资料。方法收集我所2003年6月—2004年6月因慢性咳嗽而就诊的患者,对疑为GERC或诊断不明者行食管24hpH值监测,记录患者反流症状与呼吸道症状,包括监测期间出现的反胃、反酸、胸骨后烧灼感、胸闷和咳嗽等,记录食管上、下电极的Demeester总积分及24h食管pH<4的反流次数、反流时间>5min的次数、最长反流时间,计算总、立位、卧位pH<4的时间占监测时间的百分比,并与非GERC组患者(23例)进行比较。结果共评价250例慢性咳嗽,资料完整的192例,根据病情需要有50例行食管24hpH值监测,确诊GERC20例(GERC组),有13例存在进食相关性咳嗽,显著多于非GERC组(P<0.01),而伴反流相关症状、胃病史的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食相关性咳嗽对提示GERC诊断的特异性、阳性预计值和敏感性分别为91.3%、86.7%、65%。食管24hpH值监测结果显示:下电极立位pH<4的时间占监测时间的百分比显著大于卧位(P<0.05),餐后反流明显大于餐时反流(P<0.01)和立位反流(P<0.05)。结论进食相关性咳嗽对GERC的诊断有重要价值。食管24hpH值监测结果显示,GERC以餐后反流及立位反流为主,与临床表现相一致。
刘春丽赖克方陈如冲罗炜钟淑卿何梦璋钟南山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性咳嗽食管PH值监测食管括约肌
我国农村地区40岁以上女性COPD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方法 全国COPD流行病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首先按地理位置选7个省/市,每个省/市按城乡分层,再按市一县/区一镇/街道分阶段,分别整群随机抽取一个农村镇和一个城市街道,分别在镇和街道整群随机抽取自然村和居委会。各地抽取自然村或居委会的数目,根据当地自然村或居委会的平均人口数而定,以满足最少样本量的要求。各阶段整群随机均采用样本单位编码后电脑随机抽取。村和居委会内户籍登记40岁及以上的常住人口均入选,受检者先接受问卷调查和必要的体检,然后行肺通气功能检测,对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0.70者,再行支气管扩张试验、摄X线胸片及心电图检查。
钟南山姚婉贞陈宝元冉丕鑫王辰陈萍康健黄绍光王长征倪殿涛周玉民刘升明王小平王大礼吕嘉春郑劲平
关键词:COPD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支气管扩张试验女性用力呼气容积流行病调查
内皮素-1对肺组织成纤维细胞上内皮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2000年
目的 探讨肺组织成纤维细胞中内皮素 - 1对内皮素受体A -mRNA的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内皮素 - 1刺激培养的肺组织成纤维细胞 ,利用反转录PCR的方法测定其受体A -mRNA的表达。结果 发现ET - 1刺激后出现受体表达下调现象。
刘朝晖徐军钟南山
关键词:内皮素-1内皮素A受体成纤维细胞肺组织
多价细菌疫苗舌下滴入预防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双盲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3
2004年
陈爱欢陈荣昌张纯青陈德晖黄穗林育能湛洁谊钟南山
关键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深静脉及肺小动脉栓塞症诊断新认识
2012年
在西方,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为继冠状动脉疾病和脑卒中后的第三大常见血管病。我国学者进行的~项研究显示,60岁以上住院患者的vTE发生率是9.7%。由于缺乏理想的筛查与诊断工具,导致深静脉血栓(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ET)的诊断率较低,而提高诊治水平的关键,就是早期发现和诊治无症状的DVT,并提高对肺小动脉血栓的诊断率。
钟南山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症深静脉血栓静脉血栓栓塞症
共1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