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白血
  • 6篇白血病
  • 5篇细胞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细胞
  • 4篇淋巴细胞白血...
  • 4篇慢性
  • 4篇慢性淋巴细胞
  • 4篇慢性淋巴细胞...
  • 3篇免疫
  • 3篇核型
  • 2篇生物学
  • 2篇免疫表型
  • 2篇免疫分型
  • 2篇老年
  • 2篇老年急性
  • 2篇急性
  • 2篇表型
  • 2篇查对
  • 2篇初诊

机构

  • 6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秦继霞
  • 4篇方美云
  • 3篇孙国珍
  • 2篇刘越坚
  • 2篇姜凤
  • 2篇荆源
  • 2篇彭洪菊
  • 2篇孙光
  • 1篇卢书明
  • 1篇庄光艳
  • 1篇王珂
  • 1篇路岩
  • 1篇赵弘
  • 1篇周广民
  • 1篇杜建玲
  • 1篇万岁桂
  • 1篇惠吴函
  • 1篇段志军
  • 1篇孙雪静
  • 1篇徐娟

传媒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以临床技能竞赛为契机 不断提高临床教学质量被引量:30
2013年
临床技能竞赛反映了临床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增强了各方对临床技能培训的重视度,培养了一支优秀的临床教师队伍,提高了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优化了临床教学质量,并将不断推动医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卢书明路岩李艳霞秦继霞顾福来周广民段志军杜建玲
关键词:临床教学教学质量
老年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及细胞生物学特征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及细胞生物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年收治的58例年龄≥60岁的老年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及细胞生物学特征,并以同期收治的101例18-59岁的中青年患者为对照.结论:1...
秦继霞
关键词: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生物学特征细胞生物学
文献传递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巨核系病态造血及免疫表型特征被引量:2
2008年
本研究探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巨核系病态造血和白血病相关表型特征。在显微镜下分析147例初发非M3-AML患者骨髓巨核系病态造血,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白血病细胞跨系列及跨阶段表达特征,结合外周血白细胞数、染色体核型及诱导完全缓解率等因素,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年龄≥60岁的老年AML与中青年患者的不同。结果表明:在147例患者中124例患者完成了标准方案治疗,其中70例达到完全缓解,包括老年组18例和对照组52例,经统计学处理p=0.008;并且共有32例(21.8%)存在巨核系病态造血;CD33与CD19/CD7共表达(跨系列表达)者55例(37.4%),CD34与CD11b共表达(跨阶段表达)者65例(44.2%);发病时外周血白细胞数>25×109/L的患者52例(35.4%)。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患者与中青年患者在巨核系病态造血、CD34与CD11b共表达及CD33与CD7/CD19共表达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OR=4.315,2.761,0.397;p=0.001,0.006,0.020),而染色体核型及发病时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无统计学意义差异(OR=0.802,1.096;p=0.646,0.813)。结论:老年患者巨核系病态造血、抗原跨阶段表达和抗原跨系列表达情况明显多于中青年组。
秦继霞徐娟孙雪静刘聪艳万岁桂惠吴函庄光艳赵弘
关键词:病态造血老年白血病
误诊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少见类型淋巴瘤2例
2012年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套细胞淋巴瘤(MCL)、脾边缘区淋巴瘤(SMCL)均为发病率低的小B淋巴细胞肿瘤,以外周血和骨髓浸润首发时难以鉴别,往往造成误诊。但三者的生物学特性和预后截然不同。此2例为典型少见病例中的疑难病例,对加深疾病认识有重要意义。
秦继霞方美云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套细胞淋巴瘤误诊生物学特性骨髓浸润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伴复杂核型及高丙种球蛋白血症1例
2011年
1病历资料 患者男,74岁。因“周身淋巴结肿大20d”于2009—03—13收住我院血液科。体检患者呈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右耳前、枕后、颏下、双侧颌下、颈部、右锁骨上、双侧腋窝及腹股沟均可及肿大的淋巴结,最大直径2.5cm,质硬、活动可、无触痛,
秦继霞孙国珍方美云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杂核型
I2.免疫分型联合核型检查对初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再分析
秦继霞万美云孙国珍彭洪菊孙光荆源刘越坚姜凤
文献传递
免疫分型联合核型检查对初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免疫表型及核型特征,并分析其在初诊CLL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初诊CLL流式细胞术(FCM)免疫表型及其染色体核型特点,结合临床和实验室结果再分析误诊病例。结果70例初诊CLL免疫表型均表达CD19,其他成熟B细胞相关抗原CD20、CD22阳性率依次为88.5%(54/61)及51.9%(27/52),T系相关抗原CD5的阳性率77.1%(54/70),CD5 CD19非双阳性表达[CD5CD19(-)]CLL共16例(22.9%)。34例行CD23检测,阳性率为67.6%(23/34)。59例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CC)显示异常核型13例(22.0%),最常见为-Y、+12、-20、17号染色体异常,复杂核型5例(8.5%),无分裂象2例,正常39例;10例行CLL组合探针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查,异常检出率为60%,以GIPDl3S25异常检出率最高,为66.6%。CD;CD?9(一)CLL与CD,CD,,双阳性表达[cD;CD79(+)]CLL核型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7)。对部分临床过程不符合CLL惰性病程再分析,70例初诊CLL中6例误诊,其中CD5 CD19(+)误诊2例,经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t(11;14)及CyclinDl确诊为套细胞淋巴瘤(MCL);cD;CD5(-)CLL误诊4例,分别为脾边缘区淋巴瘤(SMZL)l例、B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B.LPD)l例和毛细胞白血病(HCL)2例,误诊率为25.0%,显著高于CD;CD19(+)CLL(P=0.030),而CD23的表达显著低于cD;CD?9(+)CLL(P=0.016)。结论CD5 CD19(-)CLL误诊率高;CLL的典型免疫表型特征为CD5、CD19、CD23的共表达,联合CD20、CD22表达强弱及核型分析有助于CLL与其他B—LPD鉴别;CC联合FISH检查可提高异常染色体的识别能力。免疫表型联合染色体分析能提高误诊CLL的检出率。
秦继霞方美云孙国珍彭洪菊孙光刘越坚荆源姜凤
关键词:免疫表型分型核型分析
以心绞痛首发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被引量:1
2012年
患者,男,63岁。反复胸痛20余天就诊。20d前出现心前区疼痛,近2d发作频繁。既往体健。查体:T36.5℃,P1007次/min,R200(/min,BP150/70mlnHg(1thinHg=o-133kPa),神清语利,无贫血貌,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颈静脉无怒张,心肺腹查体无异常。辅助检查:血、尿常规及肝。
秦继霞王珂方美云
关键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心绞痛首发心前区疼痛皮肤黏膜颈静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