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翟荣荣

翟荣荣

作品数:90 被引量:291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29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3篇农业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9篇水稻
  • 28篇基因
  • 19篇粳稻
  • 17篇晚粳
  • 16篇育种
  • 16篇晚粳稻
  • 12篇性状
  • 12篇选育
  • 10篇杂交
  • 7篇早籼
  • 7篇早籼稻
  • 7篇籼稻
  • 6篇稻米
  • 6篇栽培
  • 6篇突变
  • 6篇粳稻品种
  • 5篇叶色
  • 5篇突变基因
  • 5篇种质
  • 5篇籼粳

机构

  • 81篇浙江省农业科...
  • 20篇浙江师范大学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河北科技师范...
  • 4篇扬州大学
  • 3篇广西农业科学...
  • 3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中国计量大学
  • 2篇湖州市农业科...
  • 1篇贵州省农业科...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南京野生植物...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太湖地区...
  • 1篇中国水稻研究...
  • 1篇中国农学会
  • 1篇嘉兴市农业科...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90篇翟荣荣
  • 71篇叶胜海
  • 64篇张小明
  • 60篇朱国富
  • 22篇俞法明
  • 18篇陆艳婷
  • 11篇金庆生
  • 8篇余鹏
  • 8篇王俊梅
  • 7篇曹立勇
  • 7篇程式华
  • 5篇赵小燕
  • 5篇李小华
  • 5篇冯跃
  • 4篇陈蕾
  • 3篇戴高兴
  • 3篇王会民
  • 3篇林泽川
  • 3篇吴伟明
  • 2篇吴明国

传媒

  • 15篇浙江农业科学
  • 10篇分子植物育种
  • 9篇核农学报
  • 6篇中国水稻科学
  • 5篇浙江农业学报
  • 3篇农业科技通讯
  • 2篇中国稻米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种业
  • 1篇作物学报
  • 1篇杂交水稻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园艺与种苗

年份

  • 1篇2025
  • 11篇2024
  • 6篇2023
  • 10篇2022
  • 10篇2021
  • 11篇2020
  • 10篇2019
  • 6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检测OsSGR基因型的引物对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OsSGR基因型的引物对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与作物遗传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OsSGR基因ATG上游‑1377bp位点差异设计出特异性引物对,利用该特异性引物对对待检水稻DNA样品进行PCR扩增,...
巫明明张小明叶胜海朱国富俞法明翟荣荣叶靖
纤维素合成相关基因调控水稻根系发育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根系作为植株唯一的地下器官,其生长状况对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的形成有直接影响,根生长受到抑制将严重制约水稻产量潜力进一步发挥。研究水稻根系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对改良水稻根系结构,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从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纤维素的结构及生物合成、纤维素合酶基因以及其它纤维素合成相关基因等方面,综合阐述了纤维素合成相关基因调控水稻根系细胞壁形成及根系发育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了解水稻根系形成的分子机理和根系育种提供参考。
翟荣荣叶胜海朱国富陆艳婷叶靖张小明
关键词:水稻根系基因
一种簇生穗早籼稻的选育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稻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簇生穗早籼稻的选育方法,本发明以顶小穗簇生的常规水稻为供体父本,与常规早籼稻有性杂交,可以将远缘距离基因导入优良亲本中,拓展了水稻材料的遗传距离,为远缘杂种优势提供条件;通过多次复...
俞法明严文潮金庆生张小明叶胜海翟荣荣朱国富
文献传递
一种检测作物早衰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作物早衰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属于作物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检测作物早衰基因的分子标记能够检测到基因LOC_Os03g31550编码区的第11个外显子出现的4个碱基AACA缺失,导致移码突变形成...
张小明郭铧艳曾维叶胜海翟荣荣朱国富叶靖巫明明
一种提高水稻大粒品种稻米透明度的育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水稻大粒品种稻米透明度的育种方法,通过选用不同于正常到稻谷的双粒基因,通过回交技术将双粒基因导入到大粒品种SLG中,保持SLG大粒原有特性,使SLG的一粒稻谷包被一粒稻米转变为一粒稻谷包被2粒稻米来改...
叶胜海张小明翟荣荣陆艳婷朱国富
文献传递
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株高与抽穗期的QTL比较分析被引量:16
2011年
利用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协青早B×中恢9308)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及其分子连锁图谱,应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2.5对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水稻株高(PH)和抽穗期(HD)进行了QTL分析。在2种氮水平下检测到9个株高QTL和8个抽穗期QTL,检测到4个影响2种环境下株高和抽穗期差值的QTL,单个QTL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介于5.68%~18.40%之间;在第7染色体上RM5436附近和第8染色上RM5556~RM310区间检测到同时控制2种氮水平下株高和抽穗期的QTL,各位点的遗传效应贡献率较大,增效等位基因均来源于R9308,适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聚合育种。在第2染色体上RM5916~RM166区间和第8染色体上RM2366~RM5767区间分别检测到1个影响2种氮水平下抽穗期差值和1个株高差值的QTL可能对水稻的氮素高效利用有直接贡献。
冯跃翟荣荣曹立勇林泽川魏兴华程式华
关键词:氮水平株高抽穗期QTL分析
一种水稻半矮秆基因sd1等位基因及其鉴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半矮秆基因sd1等位基因及其鉴定方法,是水稻半矮秆基因sd1基因第3外显子上的第146位碱基发生C‑G突变形成的等位基因,是调控水稻株高性状的基因。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功能性分子标记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翟荣荣张林张小明叶胜海
文献传递
顶小穗簇生型早籼稻新种质的创制与鉴定被引量:3
2019年
为获得理想的顶小穗簇生型早籼稻新种质,本研究以ZC1、中嘉早17、中佳早10号、嘉兴06-6、温814、温922、台早10-02、辐017、Z10-08、中佳早06和NZ07-51为亲本材料,利用顶小穗3粒簇生型常规中籼稻突变体与常规早籼稻有性杂交、后代复交,并经世代选育,育成了12份性状稳定、顶小穗2~5粒簇生的常规早籼稻新种质,再通过叶瘟抗性、生育期、产量、农艺及穗部簇生性状和稻米品质的鉴定,明确各种质的性状特征表现。结果表明,育成的12份顶小穗簇生型早籼稻新种质簇生粒率高,生育期和结实率较为理想,其中C1、C8、C9、C10和C11为粘稻,其余为糯稻,C3、C12叶瘟抗性较好,C1、C2、C4、C8、C9和C11千粒重在26. 0 g以上,C1、C5、C6、C7、C9、C10、C11和C12产量较对照增加,其中C10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本研究结果为顶小穗簇生穗性状研究和育种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种质资源和技术支撑。
俞法明杨曙东王晓峰严文潮朱国富翟荣荣
关键词:早籼稻创制综合性状
水稻叶色突变体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光合作用是水稻生长发育的生理基础,叶片是水稻进行光能转化的主要组织,水稻叶色突变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影响水稻产量。创制水稻新的叶色突变体,解析其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对水稻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杂交水稻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已定位和克隆的部分叶色基因综述了水稻叶色突变体分类、产生、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包括叶绿素合成与代谢途径,叶绿体发育途径以及其他途径)、水稻叶色突变体的应用与展望,并归纳了部分叶色基因在突变体中的表达情况,将有助于研究水稻光合作用途径和机制。
张萍柳梦林叶胜海翟荣荣朱国富叶靖张小明
关键词:水稻叶色突变
早籼稻浙1613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被引量:4
2021年
浙1613系杭州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合作选育的早熟常规早籼稻新品种,具有熟期早、株高适中、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稻米适宜加工等特点,2020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及同类型生态地区作早稻种植。在栽培上主要做好种子消毒、尽早播种、控制氮肥用量、合理水分管理和不同时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俞法明葛常青朱国富翟荣荣陆艳婷
关键词:早籼稻早熟选育栽培技术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