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琨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影响不同年龄段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相关因素分析
- 2018年
- 目的探讨影响不同年龄段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相关因素,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1月该社区内高血压患者250例,根据年龄不同分为A组(35~59岁,100例)和B组(≥60岁,150例),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情况,并分析影响血压控制的单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A组血压控制38例,血压未控制者62例;B组血压控制58例,血压未控制患者92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压控制患者服药依从性差、饮酒、吸烟、摄入油炸食品均低于未控制患者,运动、钠盐摄入<6 g/d及体重指数(BMI)正常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未控制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压控制患者服药依从性差低于未控制患者,家庭和谐、睡眠良好、运动、钠盐摄入<6 g/d及BMI正常者所占比例均高于血压未控制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分析,服药依从性差、吸烟、饮酒及摄入油炸食品为A组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运动、钠盐摄入<6 g/d及BMI正常为保护因素;服药依从性差为B组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睡眠良好、家庭和谐、运动、低钠饮食及BMI正常为保护因素。结论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者影响血压控制的因素不同,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对患者实施干预。
- 万磊董琨
-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不同年龄段血压控制
- 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对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社区健康服务中心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2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n=60)和一体组(n=60),传统组患者进行传统院内管理,一体组患者实施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血糖控制效果、糖尿病知识认知评分、治疗依从性状况。结果一体组患者管理1年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体组患者管理后的糖尿病知识认知评分、治疗依从性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
- 万磊董琨
- 关键词:老年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治疗依从性
- 关于中国、加拿大医学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加拿大是联邦制国家,其医疗服务和医学教育由10个省和3个地区自行负责,医学教育主要由政府提供资金,大学提供教育,第三方监管机构进行资格认证。教育体系包括医学院校教育3~4年,毕业后医学教育4~7年和继续医学教育三个阶段,通过长时间的培养、严格的考核和持续的质量改进为社会输入了高水平的医师。加拿大现在实行的是美国的北美医学模式,处于世界领先位置,有其充分的合理性。我国医学教育一直沿用的是"以学科为中心的"三段式教育模式,即按照公共基础教育、基础医学教育和临床医学教育三个阶段来培养医学生。本文重点研究关于中国、加拿大医学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为中国医学教育提供借鉴。
- 万磊董琨陈岳生
- 关键词:医学教育模式
- ICU高龄患者院内感染病原培养结果分析
- 2011年
- 目的对ICU高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后的病原培养阳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统计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院内感染和治疗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ICU的超过70岁高龄患者病原培养阳性结果及首要病原药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年1月~2010年10月共有78名患者的病原菌阳性标本378例,其中痰标本285例(75.40%),血标本42例(11.11%),中段尿27例(7.14%),导管14例(3.70%),其他标本为10例(2.65%)。培养结果包括非发酵菌199例(52.64%),真菌45例(11.9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5例(9.26%),金黄色葡萄球菌23例(6.08%)。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敏感药物包括多粘菌素E,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结论 ICU高龄患者院内感染的部位主要发生在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以非发酵菌、真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对于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比较敏感的药物包括多粘菌素,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
- 董琨阳晋廉洁涂尚程邓启文
- 关键词:ICU高龄患者病原菌
- 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防治重症感染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系统评价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理论和方法,就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SDD)防治重症感染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95-2012)、EMBASE(1995-2012)、Cochrane图书馆(2012年第3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1995-2012)、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5-2012)、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95-2012),手工检索2002-2012相关杂志。两个评价员首先独立地阅读文章标题及摘要,如符合纳入标准则阅读全文,并进行数据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不同意见通过讨论解决或由第三方判断。从随机方法、分配隐藏、盲法、有无失访几方面,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数据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电子检索与手工检索,获得相关文献共5738篇,经质量评估筛选后,其中9个随机对照试验(包含13 685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对其进行了系统评价。经分析,9个研究均介绍了随机分配方法,但未具体描述分配隐藏;6个研究对干预措施、实施环节和(或)终点指标测量环节均实施盲法,质量等级均为B级;另3个研究对以上环节未实施任何盲法,质量等级均为C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23.3%、25.2%,RR 0.93,95%CI(0.86,0.9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呼吸道感染率分别为29.5%、45.9%,RR 0.64,95%CI(0.54,0.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血流感染率分别为5.7%、10.8%,RR 0.63,95%CI(0.49,0.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尿路感染率分别为9.4%、15.5%,RR 0.60,95%CI(0.41,0.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纳入的9个研究均未报道重症患者与SDD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与对照组相比,SDD能安全有效降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死亡率及感染发生率。
- 阳晋鲁月琴董琨邓启文章洧毓黄晓佳李偶连范晓宁
- 关键词: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