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静
- 作品数:6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5E”康复模式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焦虑和抑郁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5E"康复模式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病人10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及康复护理,试验组采用"5E"康复干预,内容包括鼓励、教育、运动、工作、评估,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在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后、3个月后评估两组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但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结论]"5E"康复模式的应用能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病人焦虑和抑郁症状。
- 蔡桂兰董静赵素梅
-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焦虑抑郁
-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的康复护理被引量:12
- 2006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对10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体位护理,同时进行关节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日常生活训练。康复护理1月后进行患肢肌力比较。结果患者经过1个月的康复护理后,患侧上、下肢肌力明显提高,上肢肌力与康复护理前比较,Fisher’s Exact Test,P=0.000;下肢肌力与康复护理前比较,x2=112.51,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 董静陶志芳蔡桂兰
-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
- 输注泵持续肠内营养对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输注泵持续肠内营养对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80例,分为输注泵持续肠内营养组(实验组)和传统经鼻胃管鼻饲组(对照组),比较两种早期肠内营养方式患者同期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第7天、第14天肠内营养实验组各项营养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肠内营养实验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BI)评分,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2.5%)显著低于对照组(42.5%)(P<0.05)。结论输注泵持续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能够达到满意的肠内营养疗效,且疗效优于传统经鼻胃管鼻饲。
- 蔡桂兰董静赵素梅
- 关键词:重症脑卒中肠内营养输注泵
- 护理MDT联合一键式启动急救护理路径在STEMI患者PCI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探讨护理多学科团队(MDT)联合一键式启动急救护理路径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1日~8月31日急诊行PCI的107例STEMI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19年3月1日~8月31日急诊行PCI的118例STEMI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护理MDT联合一键式启动急救护理路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首份心电图时间、心电图确诊时间、入院至球囊扩张(D2B)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首份心电图时间、心电图确诊时间、D2B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MDT联合一键式启动急救护理路径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了一套系统化、规范化、模式化的救治平台,实现同质化护理,提高护士主观能动性和业务能力,密切科室间联系,优化医疗资源,提高救治效率,利于团队合作共赢,推动多学科发展。
- 胡林婕张勤李晓彤张建秋董静冯晓燕赵星星
-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护理路径PCI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被引量:28
- 2006年
- 蔡桂兰陶志芳董静
-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住院病人脑梗死C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