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龄段不同部位手术全麻后导尿患者苏醒期躁动的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同年龄段不同部位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的规律。方法对相同年龄段骨外科下肢骨折(n=30)、胸外科肺肿瘤(n=30)、普通外科直肠肿瘤(n=30),并全身麻醉后导尿的患者,对他们在麻醉苏醒期发生躁动的情况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结果手术部位不同,年龄段相同的患者比较,苏醒期发生躁动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年龄段不同部位手术患者全麻后导尿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可能性由强到弱依次为:下肢骨折手术患者>肺肿瘤手术患者>直肠肿瘤手术患者。 汪海滨 董静 于晋辉 侯旭 李红霞关键词:苏醒期躁动 全身麻醉 导尿 手术部位 年龄 基于DW-MRI纹理分析建立预测宫颈鳞状细胞癌放化疗敏感性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建立基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MRI)图像的纹理分析预测宫颈鳞状细胞癌放化疗敏感性的数学模型并进一步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30例经病理诊断为宫颈鳞状细胞癌并准备接受同步放化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治疗前进行MRI检测,得到其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像。对于每组图像均由两个影像医师在肿瘤最大层面进行肿瘤的感兴趣区勾画并用软件Mazda version 4.6分析,提取出一系列纹理参数。采用一致性相关系数和动态范围矩阵方法验证参数的可重复性和冗余度,之后采用t检验筛选有意义的纹理参数。将筛选得到的参数进行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治疗敏感性预测模型。并进一步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该模型的预测准确性。结果抗拒组DWI图像中的偏度、和熵、熵、差异熵、差值方差高于敏感组,抗拒组ADC图像中的峰度、熵、对比度、和方差高于敏感组,和均值低于敏感组(P<0.05),且具有较强的可重复性。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和熵以及和均值纳入预测概率计算公式中。ROC曲线评估结果显示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786 7(P<0.05)。结论基于DW-MRI的纹理分析方法在预测宫颈鳞状细胞癌放化疗敏感性方面有较高的准确性,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董立新 李新 杨森 毛羽 付占昭 董静 郑岳关键词:宫颈鳞状细胞癌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纹理分析 放化疗敏感性 不同年龄、不同手术部位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手术前选择最佳下导尿管时机的研究 汪海滨 董静 于晋辉 侯旭 李红霞 研究不同年龄、不同手术部位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手术前选择最佳下导尿管时机:按手术患者年龄的不同,反应由强到弱依次为:青壮年>老年>儿童;相同年龄段手术患者:按手术部位的不同,反应由强到弱依次为:体表>胸腔>四肢骨折>盆腔及会...关键词:关键词:全身麻醉 一种手术室用清创护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术室用清创护理装置,涉及清创护理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支撑柱,支撑柱远离底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对患者需要清洁处进行支撑的操作台,操作台上设有对患者患处进行限位以防清洁时患者晃动而影响清创过程的... 王哲 朱岩 黄越玫 董静 刘莉 孙晓娇 冯来德文献传递 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在不同时机下导尿的择期苏醒期躁动研究 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 研究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在不同时机下导尿的择期苏醒期躁动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120例拟行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B、C三组,分别在不同时机对患者进行导尿,对比不同导尿时机各组患者对导管的适应程度、苏醒期躁动分级和一次性导尿成功率.结果 C组患者对导管的适应率显著优于A组和B组(P<0.05);C组患者的苏醒期躁动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C组患者的一次性导尿成功率显著高于A组(P<0.05),但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麻醉前,在手术室对患者进行导尿,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术后对导尿管的适应率,同时也将降低患者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宜广泛应用和推广. 董静 刘莉 万美琳关键词:导尿管插入术 手术后并发症 麻醉后护理 全麻手术术前留置导尿管的时机选择及其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全麻手术术前留置导尿管的时机选择及其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全麻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0例,A组在全麻前留置导尿管,B组在全麻起效后留置导尿管,C组在全麻诱导期留置导尿管。结果在导尿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方面,A组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苏醒期舒适率方面,A组明显低于B组,B组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方面,A组明显高于B组,B组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4h内排尿成功率方面,A组明显高于B组,B组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麻手术术前留置导尿管的时机选择中,全麻诱导期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尿道刺激反应和苏醒期舒适度,有利于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和促进术后排尿功能恢复,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董静 刘莉 万美琳关键词:外科手术 导尿管插入术 导尿患者通过自我穴位按摩配合导尿术对改善疼痛、尿道黏膜损伤和尿道刺激症状的研究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在无痛导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清醒状态下导尿的胸腔手术患者90例,随机将其分为3组,对照组(A组)、双手五指交叉姿势按摩组(B组)、握拳叉腰姿势按摩组(C组),每组30例。比较3组患者导尿过程中的疼痛程度、尿道粘膜损伤程度和尿道刺激症状。结果 3组比较,B组与C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自我穴位按摩配合导尿,无痛效果明确,操作简便易行,患者容易掌握,易于接受,满足了导尿患者无痛治疗的要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汪海滨 侯旭 于晋辉 董静 吴冬梅 张丽静 王宝石 马静关键词:清醒患者 无痛导尿 微小病理组织留取与保存送检的方法 被引量:1 2014年 手术中取下的病理组织过小(检材长径≤0.2 cm)的情况非常常见,如膀胱肿瘤、声带息肉、脑部胶质瘤、各部位淋巴结等。传统方法是使用大头针将病理组织扎牢,固定于试纸或滤纸上。如果病理组织如大头针尖样大小,就难以固定。即便是放在试纸或滤纸上,病理组织经固定液固定后,颜色苍白,与试纸或滤纸近似,难以辨认。因此手术室工作人员与病理科交接病理取材时,寻找及识别病理组织非常困难。需要反复的辨识、确认,耗时费力。当遇到病理组织过小这种情况时,可以通过使用伊红将微小病理组织染色的方法,将它们染成红色,很容易看出哪个是送检的微小病理组织,降低了识别送检组织的难度,提高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伊红是一种酸性组织染色剂,溶于水及乙醇。它是病理组织检查过程中使用的常规染色剂。使用伊红染色后的病理组织,细胞核呈蓝色,细胞质、肌纤维、胶原纤维和红细胞呈不同程度的红色,钙盐和细菌可呈蓝色或紫蓝色。它不会引起病理组织的结构及质量的变化,不影响病理组织检查报告的结果。 汪海滨 侯旭 董静 李若愚 于铠睿关键词:留取 送检 同部位不同年龄手术患者全麻后导尿苏醒期躁动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通过观察手术部位相同的不同年龄段患者,全身麻醉后导尿,苏醒期发生躁动程度的不同,总结不同年龄段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的规律。方法 120例因上肢骨折行内固定术并于全身麻醉后导尿的手术患者,按年龄分为儿童组、青壮年组、老年组,每组40例。比较3组在全麻苏醒期的躁动分值。结果尽管手术部位相同,但是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全身麻醉后导尿苏醒期的躁动分值是不一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同手术部位不同年龄段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后导尿,苏醒期发生躁动的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青壮年组、老年组、儿童组。 汪海滨 董静 于晋辉 张笑颜 李红霞关键词:苏醒期躁动 导尿 全身麻醉 年龄 一种手术护理负压吸引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术护理负压吸引装置,涉及手术护理负压吸引技术领域,包括负压引流器,负压引流器的一端设有引流液收集器,引流液收集器上设有负压引流管,引流液收集器的外侧设有安装架,安装架远离引流液收集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 王哲 朱岩 黄越玫 董静 刘莉 孙晓娇 冯来德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