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建毫

作品数:15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角膜
  • 3篇手术
  • 2篇形态分析
  • 2篇置管
  • 2篇术后
  • 2篇自体角膜
  • 2篇自体角膜缘
  • 2篇自体角膜缘干...
  • 2篇自体角膜缘干...
  • 2篇睑板
  • 2篇睑板腺
  • 2篇睑板腺囊肿
  • 2篇细胞
  • 2篇下睑
  • 2篇显微镜
  • 2篇疗效
  • 2篇疗效分析
  • 2篇临床疗效
  • 2篇临床疗效分析
  • 2篇囊肿

机构

  • 13篇汕头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4篇蔡建毫
  • 10篇李泽宜
  • 7篇周元升
  • 3篇刘应鹏
  • 2篇邵运良
  • 2篇陈浩宇
  • 2篇周玲玲
  • 1篇李贡辉
  • 1篇郑康铿
  • 1篇詹行楷
  • 1篇林世斌
  • 1篇王一帆
  • 1篇齐卫
  • 1篇张铭志
  • 1篇吕文娟
  • 1篇刘昕宇
  • 1篇彭坤
  • 1篇伍雪芬
  • 1篇陶萍

传媒

  • 3篇临床眼科杂志
  • 2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眼科学报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 1篇2012年斜...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09
  • 1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少年角结膜鳞状细胞癌1例
伍雪芬刘应鹏蔡建毫
活体共聚焦显微镜下睑板腺囊肿患者睑板腺形态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睑板腺囊肿患者的睑板腺组织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IVCM)下的形态学改变及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在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就诊的睑板腺囊肿患者34例34眼以及无睑板腺疾病患者18例18眼分别作为睑板腺囊肿组和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及IVCM检查,IVCM检查指标包括睑板腺开口面积、开口最短径、开口最长径、睑板腺开口附近腺管形态和睑板腺腺泡形态,分别对睑板腺囊肿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检查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睑板腺囊肿组34眼睑板腺开口均呈不规则扩张,其中70.59%(24/34)开口处可见分泌物堆积形成的栓子,但开口边缘均平滑,睑板腺开口长径、短径和面积分别为(148.12±70.16)μm、(114.77±52.38)μm和9239.11(5506.96,24111.36)μm2,较对照组的(59.35±16.78)μm、(41.98±11.77)μm和2094.19(1432.28,2945.65)μm2明显扩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65,P<0.01;t=5.793,P<0.01;Z=8.000,P<0.01)。睑板腺囊肿组中61.76%(21/34)可见靠近睑板腺开口的腺管呈囊样结构扩张,其内伴有性状各异的分泌物积聚,扩张的腺管边缘平整,且与周边腺泡分界清晰。结论IVCM可在活体上观察睑板腺囊肿患者睑板腺形态学微观改变,睑板腺形态改变包括开口明显扩张伴栓子形成、临近开口的腺管呈囊样扩张伴分泌物积聚、边界清晰。
蔡建毫许灿耿周玲玲赵子凤李泽宜周元升
关键词:活体共聚焦显微镜睑板腺囊肿
泪小管部分管壁切除置管重建术治疗泪小管炎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评价显微镜下行泪小管部分管壁切除联合硅胶软管植入重建泪小管的手术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到2013年6月我院住院的泪小管炎患者24例。在显微镜下手术:(1)距内眦睑缘约3 mm平行切开眼睑皮肤,暴露膨大脓肿的泪小管;(2)水平切开泪小管,清除泪小管内脓性分泌物、结石和肉芽组织;(3)分别从上下泪小点植入软性硅胶管经泪囊、鼻泪管一同出鼻腔;(4)切除多余扩张的水平部分泪小管前壁,用8-0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残余的泪小管后壁,包绕硅胶管,重建泪小管。术后观察6个月。结果术中见泪小管膨大脓肿,像人体"胃"的结构。术后1周拆除皮肤缝线,3个月取出泪道引流管。术后6个月,22例泪道冲洗通畅,占91.7%;2例泪小管再阻塞,其中1例为术后1周泪道植入管脱落。全部患者均无流脓,泪小管无红肿,泪小点开放,睑缘整齐。结论泪小管水平部分管壁切除联合硅胶软管植入,重建泪小管,恢复泪道引流功能,疗效好,是治疗泪小管炎尤其是下泪小管炎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李泽宜蔡建毫周元升王一帆
关键词:泪小管炎
泪小点肿物的手术方法探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泪小点肿物切除并喇叭状泪小点成形的手术方法。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手术的泪小点肿物患者14例(14只眼)。显微镜下手术,沿肿物外1 mm完整切除肿物,分离泪小管并向内分离睑结膜,向外分离眼睑皮肤,用9-0尼龙线将泪小管口与移行的睑结膜、皮肤对位缝合,使泪小管开口呈喇叭状敞开,其中5例置入Crawford泪道引流管。肿物做病理检查。随访3-6个月。结果术后1周拆线,1个月后拔出泪道引流管。术后泪小点开口呈喇叭状开放,置入泪道引流管者泪小点圆且大,泪道冲洗通畅。睑缘位正,无肿物复发。14例泪小点肿物病理报告色素痣10例,乳头状瘤2例,表皮样囊肿1例,肉芽肿1例。结论泪小点肿物切除并喇叭状泪小点成形术,既改善眼睑外观,又恢复泪小点引流功能;置入泪道引流管,可避免泪小点狭窄,术后疗效佳,是很好的手术方式。
蔡建毫李泽宜周元升
右眼内直肌后徒术联合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后角巩膜溶解1例
林世斌李泽宜詹行楷蔡建毫
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临床与基础研究
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blepharophimosis ptosis and epicanthus inversus syndrome,BPES),又名睑裂狭小,上睑下垂和倒转型内眦赘皮综合征。其他的别名包括:先天性小睑...
蔡建毫
关键词:睑裂狭小综合征显性遗传病矫正手术
文献传递
泪道内窥镜下环钻泪道成形联合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泪道内窥镜下环钻泪道成形联合环形硅胶管置入术治疗泪小管阻塞、泪总管阻塞、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入院治疗的单纯性泪道阻塞患者54只眼,其中泪小管阻塞12只眼,泪总管阻塞14只眼,鼻泪管阻塞28只眼。所有病例泪道冲洗无分泌物,术前先行泪道探通,鼻泪管阻塞者探通阻力小、泪小管及泪总管节段阻塞〈3mm为手术对象。泪道内窥镜下微型环钻泪道再通术,并置入泪道引流管。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泪道通畅情况。结果2只眼鼻泪管阻塞者术后1-2个月泪囊有分泌物提前拔管,其余病例术后3个月拔管并泪道冲洗通畅。随访6个月,泪道冲洗通畅45只眼,治愈率达83.3%;好转5只眼(9.3%);无效4只眼(7.4%),其中2只眼为泪小管再阻塞,2只眼为鼻泪管阻塞者。结论选择泪道探通阻力小、阻塞节段短的泪小管阻塞、泪总管阻塞、鼻泪管阻塞患者行泪道内窥镜下环钻泪道成形联合置管术疗效好,损伤小,并发症少,成功率高。
李泽宜蔡建毫周元升齐卫
关键词:泪道内窥镜环钻泪道阻塞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结膜瓣转位术对双头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分析
蔡建毫刘应鹏李泽宜邵运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眼科临床诊疗工作防控措施及岗位流程被引量:10
2020年
自2019年末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迅速蔓延。目前认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与2003年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基因组同源性非常高,2003年SARS流行期间及目前COVID-19流行期间眼部感染问题也一直受到高度关注。2019-nCoV的毒力、传播途径和传染性虽有初步临床观察,但其对人体各器官的侵害方式及机制仍在研究中,切断传染源、有效治疗COVID-19患者是目前COVID-19防控的主要目标。面对这种毒力和传染性极强的2019-nCoV,眼科医护人员应该做好医疗环境和个人的安全防护,并对就诊的眼病患者给予合理的治疗和救助。目前除我国湖北省以外的其他城市少数医疗机构的眼科医疗工作未曾停止外,大多数医疗机构有待逐渐恢复临床诊疗工作,医护人员亟待了解工作期间COVID-19的防控措施和工作流程。本刊组约厦门大学厦门眼科中心和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医护人员防护要求,并结合眼科工作实际情况和其他标准制定的关于疫情期间眼科诊疗工作防护流程,以供眼科医疗机构和基层眼科医疗工作人员参考。
黎晓新林宝娇陈燕芒陶萍李贡辉蔡建毫陈浩宇张铭志
关键词:防控措施眼病患者眼部感染冠状病毒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生物羊膜遮盖术对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分析
刘应鹏蔡建毫李泽宜邵运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