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玲玲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形态分析
  • 2篇视力
  • 2篇睑板
  • 2篇睑板腺
  • 2篇睑板腺囊肿
  • 2篇显微镜
  • 2篇囊肿
  • 2篇囊肿患者
  • 2篇活体
  • 2篇活体共聚焦显...
  • 2篇共聚焦
  • 2篇共聚焦显微镜
  • 1篇眼视力
  • 1篇眼睑
  • 1篇眼睑肿胀
  • 1篇医院就诊
  • 1篇右眼
  • 1篇右眼视力
  • 1篇真菌性
  • 1篇真菌性角膜

机构

  • 4篇汕头大学

作者

  • 4篇周玲玲
  • 2篇蔡建毫
  • 2篇周元升
  • 2篇李泽宜
  • 1篇张健
  • 1篇郑建龙
  • 1篇张安琳

传媒

  • 1篇江西医药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眼科学报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活体共聚焦显微镜下睑板腺囊肿患者睑板腺形态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睑板腺囊肿患者的睑板腺组织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IVCM)下的形态学改变及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在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就诊的睑板腺囊肿患者34例34眼以及无睑板腺疾病患者18例18眼分别作为睑板腺囊肿组和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及IVCM检查,IVCM检查指标包括睑板腺开口面积、开口最短径、开口最长径、睑板腺开口附近腺管形态和睑板腺腺泡形态,分别对睑板腺囊肿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检查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睑板腺囊肿组34眼睑板腺开口均呈不规则扩张,其中70.59%(24/34)开口处可见分泌物堆积形成的栓子,但开口边缘均平滑,睑板腺开口长径、短径和面积分别为(148.12±70.16)μm、(114.77±52.38)μm和9239.11(5506.96,24111.36)μm2,较对照组的(59.35±16.78)μm、(41.98±11.77)μm和2094.19(1432.28,2945.65)μm2明显扩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65,P<0.01;t=5.793,P<0.01;Z=8.000,P<0.01)。睑板腺囊肿组中61.76%(21/34)可见靠近睑板腺开口的腺管呈囊样结构扩张,其内伴有性状各异的分泌物积聚,扩张的腺管边缘平整,且与周边腺泡分界清晰。结论IVCM可在活体上观察睑板腺囊肿患者睑板腺形态学微观改变,睑板腺形态改变包括开口明显扩张伴栓子形成、临近开口的腺管呈囊样扩张伴分泌物积聚、边界清晰。
蔡建毫许灿耿周玲玲赵子凤李泽宜周元升
关键词:活体共聚焦显微镜睑板腺囊肿
半量PDT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与黄斑区结构变化的短期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半剂量维替泊芬光动力(PDT)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短期疗效与黄斑区结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确诊为CSC患者34例(35眼)作为观察组,病程:3-44个月,均采用半剂量维替泊芬联合标准能量PDT治疗一次且治愈,术后1个月(m)复查,同时将正常视力(裸眼≥1.0)19例(21眼)黄斑区结构数据作为对照组,观察CSC患者半量PDT治疗前和治疗后1mon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CNT)、外核层厚度(ONT)、椭圆体带(EZ)和嵌合体区(IZ)的结构变化,以及与正常视力组的差异;分析BCVA与CNT、EZ、IZ的相关性。结果35眼CSC患者治疗前logMAR BCVA 0.24±0.17,治疗后1m的logMAR BCVA 0.12±0.16,治疗前后BCV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除正常视力组与PDT治疗后1m组CNT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其余正常视力组、治疗前组、治疗后1m组之间的CMT、CNT、ONT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1个月32眼(91.4%)视网膜下积液(SRF)完全吸收,治疗3个月时提升到35眼(100%)完全吸收SRF,治疗前较治疗后1m组IZ解剖结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短期内观察半量PDT可安全、有效、快速、改善CSC患者视力,促进SRF的吸收,视力的改善与CNT和EZ、IZ的结构恢复相关。
郑建龙张安琳陈适蓉周玲玲
关键词:维替泊芬最佳矫正视力
早期真菌性角膜炎误诊1例
2016年
[病例]女性,54岁,因"右眼红,痛伴分泌物2 d"于2015-12-19在当地医院就诊:角膜一小病灶,周围树枝样侵润,予局部抗病毒、感染治疗。2 d后患者自觉略好转。复诊时,加用典必舒眼水,出现右眼红痛加重,遂到我中心就诊:发病前患者曾用自制桑叶水反复洗患眼;右眼视力0.2,矫正无提高;右眼睑肿胀,
张健周玲玲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误诊医院就诊右眼视力眼睑肿胀小病灶
活体共聚焦显微镜下复发与初发睑板腺囊肿患者睑板腺形态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复发与初发睑板腺囊肿患者的睑板腺组织形态学改变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in v ivo confocal microscope,IVCM)下的表现及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在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门诊就诊的10例复发性睑板腺囊肿患者、10例初发性睑板腺囊肿以及10例对照组作为观察对象。所有对象行眼科常规检查及IVCM检查。IVCM检测指标包括睑板腺开口面积、开口最短径、开口最长径、睑板腺开口附近腺管形态、睑板腺腺泡样结构形态,分析比较三组的计量指标。结果:复发性睑板腺囊肿组睑板腺开口短径(109.08±49.96)μm,开口长径(144.95±68.10)μm,开口面积为11621.62(3976.49~24828.82)μm^(2);初发性睑板腺囊肿组睑板腺开口短径(101.53±29.55)μm,开口长径(130.08±45.21)μm,开口面积10615.07(5813.29~18275.44)μm^(2);对照组睑板腺开口短径(44.14±14.37)μm,开口长径(55.98±13.46)μm,开口面积2233.29(1437.72~2945.65)μm^(2)。与对照组相比,复发性、初发性睑板腺囊肿组睑板腺开口短径、开口长径及开口面积均明显扩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与初发睑板腺囊肿组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性睑板腺囊肿组睑板腺腺管扩张,周边腺泡样结构纤维组织增生,伴有炎症细胞浸润。初发性睑板腺囊肿组睑板腺腺管扩张,周边腺泡样结构未见明显纤维组织增生。结论:IVCM可在活体下观察睑板腺囊肿患者睑板腺形态学上的微观改变,复发性睑板腺囊肿睑板腺腺泡样结构形态与初发性睑板腺囊肿表现有差异。
蔡建毫许灿耿周玲玲赵子凤李泽宜周元升
关键词:活体共聚焦显微镜睑板腺囊肿
共1页<1>
聚类工具0